日記7/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化事業大概不外乎對錢或對人有所期待,如果都沒有,就是派遣工減打卡鐘所餘四捨五入。
今天被問某本絕版書,應該是有些借題發揮的機會,不過我發現自己已經絲毫不會想付諸實行了。讀完威廉‧德雷西維茲的《藝術家之死》,對這個往極乏味方向科幻化的世界更加採取投降主義。做所有責任內的事,然後什麼也不要在乎。自己的無知就應付不完了。
不知是天氣太熱還是時間被切得太破碎還是單純姿勢不良身心交互作用,不僅翻譯速度不快,也實在很難提起勁用平日下班時間寫現在的東西。這次FF的coser 事件之後,手上這篇搞不好會被誤以為是對它的直接回應,還得小心撐竿跳過去才行。重點是翻模自己(再扭曲它),娛樂自己。
我在沒有真正透露忿恨對象的前提下完成這篇文章了,連遮遮掩掩朝某個模糊的方向伸出一根手指都懶。我的麻木經驗值增加500,朝更舒適的精神狀態又靠近了一些。
avatar-img
8會員
184內容數
存字用:短篇小說集介紹試讀、日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的其他內容
在華山光點看完了修復版《少年吔安啦》。其實已經在Youtube上偷看完過,來自場景方面的衝擊力主要在那次就承接完了。 到五歲為止,我和爸媽住在嘉義縣六腳鄉奶奶家,但實際上跟北港只隔一條橋,生活都仰賴朝天宮四周店家、菜市場。日後回奶奶家時,我們也總是說回「北港」,不是嘉義。
對夢二的印象其實是「畫風廣到難以辨識」,看展果然產生一種簡直是聯展的錯覺,而且覺得他最好的部分已經被林靜一繼承,看靜一滿足感是持續性的。不過還是有一些喜歡的作品。老B一直嚷嚷說想去日本,但我們同時又置身在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完全日式建築古蹟內,說不上來的怪。
今天寫了忠男牛仔褲店傳單的文。 其實它對我而言,視覺上的震撼還不如象徵意義上的:我心目中另類漫畫與生活的共存方式的本質似乎就這樣被具像化了。唯有不惜做到這種程度,才可能持續。唯有這種表面上的錯置,可以說明它們「(準)宗教/世俗」的深層關係。
看了阿巴斯《風帶著我來》,喜歡這部勝過更收斂、話說得更白的《櫻桃的滋味》。 去了咖啡店試圖推進一些小說進度但失敗。一來用手機寫真的很不習慣,二來感覺腦還是無法往前演算畫面。也許還是只能從平日用電腦的總時數撥出時間來,才能在精神力充足的前提下寫;讓思緒快速流動再摹寫下需要的部分,加以組裝。
去超商幫臨時想上廁所的老B買了一包抽取式衛生紙,店員結完帳對我說:要小心拿喔
在語言的粉粒食物的碎屑情念的黏液之間,突然升起Pascals版〈326〉,知久壽燒的嗓音。沉醉之餘,也向內觸碰到冰冷堅硬的團塊。它說:不許任何事物阻擋在你和作品之間。那些都不會值得。
在華山光點看完了修復版《少年吔安啦》。其實已經在Youtube上偷看完過,來自場景方面的衝擊力主要在那次就承接完了。 到五歲為止,我和爸媽住在嘉義縣六腳鄉奶奶家,但實際上跟北港只隔一條橋,生活都仰賴朝天宮四周店家、菜市場。日後回奶奶家時,我們也總是說回「北港」,不是嘉義。
對夢二的印象其實是「畫風廣到難以辨識」,看展果然產生一種簡直是聯展的錯覺,而且覺得他最好的部分已經被林靜一繼承,看靜一滿足感是持續性的。不過還是有一些喜歡的作品。老B一直嚷嚷說想去日本,但我們同時又置身在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完全日式建築古蹟內,說不上來的怪。
今天寫了忠男牛仔褲店傳單的文。 其實它對我而言,視覺上的震撼還不如象徵意義上的:我心目中另類漫畫與生活的共存方式的本質似乎就這樣被具像化了。唯有不惜做到這種程度,才可能持續。唯有這種表面上的錯置,可以說明它們「(準)宗教/世俗」的深層關係。
看了阿巴斯《風帶著我來》,喜歡這部勝過更收斂、話說得更白的《櫻桃的滋味》。 去了咖啡店試圖推進一些小說進度但失敗。一來用手機寫真的很不習慣,二來感覺腦還是無法往前演算畫面。也許還是只能從平日用電腦的總時數撥出時間來,才能在精神力充足的前提下寫;讓思緒快速流動再摹寫下需要的部分,加以組裝。
去超商幫臨時想上廁所的老B買了一包抽取式衛生紙,店員結完帳對我說:要小心拿喔
在語言的粉粒食物的碎屑情念的黏液之間,突然升起Pascals版〈326〉,知久壽燒的嗓音。沉醉之餘,也向內觸碰到冰冷堅硬的團塊。它說:不許任何事物阻擋在你和作品之間。那些都不會值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從沒有過人生這麼無聊的瞬間 若是連寫作都少了 或許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 所以不得不 強迫自己寫一點東西 為那一天留下一些值得被回憶的事件 以往經過一番忙碌丶充實以後知道休息 休息間還有一些瑣碎的事件得忙得做 大概也是為新學期的開始而做準備 可如今 似乎沒有 不是想著工作、生活、
Thumbnail
於是就整理一下見工資料。其實我一直讀,一直讀,讀完了就塞爆了見工的File…當我今天整理的時候,怎麼這一頁有幾張證書,那一頁有不知明的作品…這滿滿的血汗終於需要在這裡斷捨離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你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但你為什麼這麼無能、把自己給搞砸了?你知道有多少作家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遇嗎?」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從沒有過人生這麼無聊的瞬間 若是連寫作都少了 或許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 所以不得不 強迫自己寫一點東西 為那一天留下一些值得被回憶的事件 以往經過一番忙碌丶充實以後知道休息 休息間還有一些瑣碎的事件得忙得做 大概也是為新學期的開始而做準備 可如今 似乎沒有 不是想著工作、生活、
Thumbnail
於是就整理一下見工資料。其實我一直讀,一直讀,讀完了就塞爆了見工的File…當我今天整理的時候,怎麼這一頁有幾張證書,那一頁有不知明的作品…這滿滿的血汗終於需要在這裡斷捨離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你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但你為什麼這麼無能、把自己給搞砸了?你知道有多少作家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遇嗎?」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我也知道書店不賺錢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打工一定要事先講清楚是免費的還是有時薪的,我自己也錯在沒有先問清楚,覺得跟文青談錢就是俗。我一直活在工作就有時薪跟勞健保是正常的,原來之前得到的那些理所當然的福利,現在都是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才有的。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