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偷嗑】減法即加法!為《桃園電影節》親寫辯士腳本 吳奕倫用聲音帶領觀眾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即將在8月19日至28日舉辦的《2022桃園電影節》,今年將以「魔幻時刻」作為影展主題,而影展片單也在近期陸續公布。今年最大的亮點,除了備受矚目的重量級導演經典名作外,子單元「辯士留聲機」也格外引人注目,這個企劃將會放映東西方經典默片作品,並邀請辯士在現場即席解說電影,希望帶領觀眾重返早起在日本、台灣等地曾風光一時的辯士文化。
此次受邀在《桃園電影節》演出的吳奕倫,去年在《致憤青・文協百年紀念影展》上,就曾表演過「辯士」;今年他特別為《桃園電影節》播映的多部默片撰寫辯士腳本並親自演出,將讓觀眾更加了解百年前盛行的「電影辯士」。
歐美、日本經典默片齊聚 吳奕倫為《桃園電影節》親寫辯士腳本
今年《桃園電影節》將會播放許多經典的無聲電影
(圖片來源:桃園電影節粉絲團)
相較去年《致憤青》上播放的多為日本默片,今年《桃園電影節》的「辯士留聲機」單元則是能看到歐美及日本頗具意義的默片。
在歐美部分,會看到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巨匠-佛列茲朗的傳奇作品《大都會》及德國默片史上重要的推手-羅伯特威恩執導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20世紀初,美國最賣座導演之一,同時也是傑出喜劇演員-巴斯特基頓自導自演的影視喜劇範本《攝影師》。
至於日本電影,則會看到日本名導-小津安二郎的《浮草物語》等作品;另外,日本異色導演林海象,令外界驚豔的處女作《願睡如夢》,則是由日本名辯士-松田春翠親自飾演片中的反派辯士,讓觀眾可以透過戲中戲的方式,觀賞辯士極致的演出。
《大都會》(右)、《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左),兩部雖是無聲電影,但對後世作品,有著深遠的影響
(圖片來源:IMDB)
其中,《大都會》、《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攝影師》、《浮草物語》等四部作品,吳奕倫都會在現場表演辯士。
對於連續兩年在不同影展上,以辯士為觀眾詮釋默片,《致憤青》以日本電影為主、《桃園電影節》則是歐美與日本都有,吳奕倫表示在準備上差異,首先是日本電影多是「殘本」,原因在於日本曾受過戰爭侵襲,且當時對於影像保存的觀念上較為不足,所以導致許多作品的底片不齊全:「可能原本片長90分鐘,它現在只剩20分鐘,這時候就必須要靠辯士不斷的補充,又或者是靠辯士的各種聲音變化,來彌補影片當中的不足。」其次,相較於歐美,日本默片中的肢體動作更加少,這對於鮮少接觸默片的觀眾來說,可能會有些沉悶:「所以日本片我們會多說一點話。」
日本默片及歐美默片的不同,讓辯士的表演也更加多元
至於歐美電影,由於保存上較為完整,所以幾乎不會有「殘本」的狀況,加上當時歐美電影的鏡頭運用已經非常純熟:「即使像《卡里加利博士》節奏比較緩慢,但是它已經有那種畫面呈現出來,給人是非常有震撼感,更不要說基頓或卓別林。」
吳奕倫解釋,當畫面已經非常豐富,若辯士當下仍不斷講解,就可能帶來反效果:「所以在歐美片的部分,我們留比較多的留白,像是基頓的作品或《大都會》,我們有保留蠻多留白的時間,讓大家直接欣賞裡面的畫面。」
吳奕倫認為不同的無聲電影,辯士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
當需要留白的時間變多,辯士又是如何透過自己的詮釋,讓觀眾可以更加專注在默片中?
以此次會在影展播放的《攝影師》為例,吳奕倫說,當中有近四分鐘幾乎沒有停下的長鏡頭,此時他會在腳本上寫:「接下來這個鏡頭是影史上最具特色的長鏡頭之一。」藉此讓觀眾注意接下來的片段,這樣的方式,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同時讓觀眾能夠更加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辯士靠聲音引發觀眾想像 吳奕倫讚經典默片如《全面啟動》
為了能在演出時帶給觀眾更多想法,辯士不僅得寫親自寫演出腳本,還需要對作品背後可能隱含的寓意或拍攝手法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掌握度,如此才能確保在表演的過程中,觀眾不僅可以觀賞默片的影像,還能在接收到辯士的講解後,引發他們對於作品能有更多想像。
時至今日,《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仍被奉為恐怖片的始祖之一
(圖片來源:IMDB)
以同樣會在《桃園電影節》播放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為例,這是一部上映於1920年、被稱為「世界上最早恐怖片」的作品;故事描述,神秘的卡里加利博士與他所使用的催眠術,竟與小鎮謀殺案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繫,這部電影無論是故事的呈現或技術等,都影響後世深遠。
吳奕倫也特別反覆觀賞這部作品:「我發覺這部片的故事結構,包含最後一顆鏡頭的手法,如果放在21世紀,就很像是《全面啟動》。」吳奕倫表示,如果只是了解故事的梗概,卻沒有仔細看作品中的畫面,就很容易單一解讀作品裡的故事,但若能從作品中發現有趣的鏡頭語言,就能透過聲音的表演,引領觀眾各自解讀這個故事。
說話容易激動 吳奕倫讓「減法變加法」
從日文翻譯、日本電影字幕翻譯師到配音員,吳奕倫用專業及充滿高辨識度的聲音,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不僅對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長年以「聲音」作為主要表演形式的吳奕倫,除了是辯士外,同時他也擁有日文翻譯、日本電影字幕翻譯師、廣告配音等多重身分,尤其有在跑影展的朋友,對他肯定不陌生,因為他經常擔任日本影人在台宣傳的口譯。
辨識度高、聲音沉著穩重的吳奕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懂得使用聲音做為自己的表演工具?對此,吳奕倫坦言自己從小就被稱讚聲音好聽:「大概從國中變完聲後,但當時一直不以為意。」後來開始有人因為欣賞他的聲音,直接帶他去配音、在前往日本工作坊時,也有人帶他去為電影做配音:「因為那時候我生活還蠻苦的,就覺得如果這個可以當作謀生的工具,也不錯。」吳奕倫也因此開始朝聲音表演的方向學習,透過研究及各種表演課程,一路靠著自己對聲音表演的堅持,走到現在。
在從事聲音表演的領域上,吳奕倫也表示曾有遇過困難,但這個困難對他成為辯士上,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本身是一個說話很容易激動的人。」
經過歲月的淬鍊,吳奕倫開始了解「減法,其實才是加法」
吳奕倫進一步解釋,因為他是個說話手勢很多、語調容易很衝的人,尤其過去在擔任口譯時,他甚至會比導演還激動:「在配動畫的時候,激動很好;但在配假如是商品的廣告,需要比較低沉的聲音,但太過激動就會被客戶打槍。」吳奕倫表示,這中間的拿捏,是他在從事聲音表演上,較為挫折的部分:「但也經歷過這些失敗,才明白怎麼樣去收。」吳奕倫說,人到了一定年齡,才會明白什麼是「減法,其實才是加法」,這樣的改變,也讓他利用在辯士表演上,透過收放自如的表演,才能讓觀眾更加聚精會神的感受辯士與默片相輔相成下,所碰撞出的火花。
另外,前陣子有電影字幕因為「超譯」而引發討論;對此,曾擔任過多部日本電影字幕翻譯、近期翻譯過日劇《輪到你了 劇場版》、《總理之夫》等作品的吳奕倫,表示相較於歐美文化,觀眾對於日本文化相對熟悉,所以日本電影比較不需要超譯。
吳奕倫補充說道,在字幕翻譯的拿捏上,其實對他在撰寫辯士的腳本時,是一種助力:「字幕對於我在寫辯士對白的邏輯上,幫助也很大,因為字幕是受限的,一句就是17個字,還含標點符號。」所以對字幕的拿捏或取捨、句子的通順度等,就必須要深入的研究或思考,才能在默片或日本片的台詞,精準的傳遞給觀眾。
「2022桃園電影節」將於8/19(五)起於桃園新光影城、in89統領影城與中央大學藝文中心107電影院等地接續映演,更多精彩單元與片單資訊將陸續公布。請鎖定臉書粉絲專頁:「桃園電影節」與官方網站:https://tyff.taoyuancf.org.tw/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要想看到「好兄弟」們,除了講求資質,更講求緣分。那如果兩者都沒有,又想看看祂們,怎麼辦?沒問題,不少影視作品都有教學,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曾經教我們「見到鬼」的6部作品吧!
什麼是辯士?台灣辯士又是如何發展?台灣目前有辯士的存在嗎?這次,【好·嗑電影】特別邀請去年在《致憤青》上以辯士身分演出、同時也是影展翻譯、日本電影字幕翻譯師及配音員的吳奕倫,分享近年來,他對辯士的研究,以及如何成為辯士的歷程。
(本文同步刊登於《men's uno》雜誌2022年7月號) 韓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已用各種多元化的作品,讓全世界有目共睹,無論是談情說愛、犯罪驚悚,觀眾都能在韓國電影中獲得滿足, 韓國雖疫情仍舊嚴峻,但他們的電影工業卻絲毫不受影響,這次就來介紹下半年值得注意的五部韓國電影。
金鐘導演許富翔,執導過的作品橫跨了電影與戲劇,且風格多變,除了在喜劇領域有所表現外,也非常擅長細膩情感上的處理;除了《16個夏天》、《詭扯》,許富翔還執導過哪些必追的作品,今天就帶各位認識一下。
繼四月底上映的《媽的多重宇宙》,五月緊接著有《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這兩部電影有個共通點,就是都在說「另一個時空的自己」,究竟平行世界的我們,會是什麼模樣?這個問題,雖然連科學家都無法解答,但有些作品倒是給了我們一些方向。
「漫長的人生,總會遇上讓我們傷痕累累的困境,這些人、這些事,會帶來傷痛、會讓我們滿是困惑,但願,我們每個人不只有能努力活下去的勇氣,更能找到活著的意義。」 《華燈初上》落幕了,但有些人的生命仍持續著,只要活著,也許就有許多傷痛,傷痛帶來的悔恨,可能需要一輩子修復,在那之前,只希望這樣的後悔不發生。
要想看到「好兄弟」們,除了講求資質,更講求緣分。那如果兩者都沒有,又想看看祂們,怎麼辦?沒問題,不少影視作品都有教學,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曾經教我們「見到鬼」的6部作品吧!
什麼是辯士?台灣辯士又是如何發展?台灣目前有辯士的存在嗎?這次,【好·嗑電影】特別邀請去年在《致憤青》上以辯士身分演出、同時也是影展翻譯、日本電影字幕翻譯師及配音員的吳奕倫,分享近年來,他對辯士的研究,以及如何成為辯士的歷程。
(本文同步刊登於《men's uno》雜誌2022年7月號) 韓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已用各種多元化的作品,讓全世界有目共睹,無論是談情說愛、犯罪驚悚,觀眾都能在韓國電影中獲得滿足, 韓國雖疫情仍舊嚴峻,但他們的電影工業卻絲毫不受影響,這次就來介紹下半年值得注意的五部韓國電影。
金鐘導演許富翔,執導過的作品橫跨了電影與戲劇,且風格多變,除了在喜劇領域有所表現外,也非常擅長細膩情感上的處理;除了《16個夏天》、《詭扯》,許富翔還執導過哪些必追的作品,今天就帶各位認識一下。
繼四月底上映的《媽的多重宇宙》,五月緊接著有《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這兩部電影有個共通點,就是都在說「另一個時空的自己」,究竟平行世界的我們,會是什麼模樣?這個問題,雖然連科學家都無法解答,但有些作品倒是給了我們一些方向。
「漫長的人生,總會遇上讓我們傷痕累累的困境,這些人、這些事,會帶來傷痛、會讓我們滿是困惑,但願,我們每個人不只有能努力活下去的勇氣,更能找到活著的意義。」 《華燈初上》落幕了,但有些人的生命仍持續著,只要活著,也許就有許多傷痛,傷痛帶來的悔恨,可能需要一輩子修復,在那之前,只希望這樣的後悔不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我和維尼一邊吃飯,一邊一起看了一部分享漫畫分鏡的影片,其中就提到了一堆蒙太奇的分鏡手法,就連我們常去的圖書館也有相關海報。這告訴我們取一個好聽、好念的名字有多重要,像是蒙太奇、普悠瑪、太宰治、余秋雨、翡冷翠,皆令人印象深刻! 岔題遠了,我在消化品味那部影片後,對於作者舉的「查理布朗」漫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暢銷懸疑小說的《法庭遊戲》改編為電影版,日前也在台灣上映,燒腦的情節加上法庭的諜對諜攻防;再加上永瀨廉、杉咲花、北村匠海三位高人氣演員加持。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Thumbnail
在「景框之外的故事」這個平台中,希望透過與各種影像的對話,包括電影、影劇、紀錄片與人物故事,試圖譜寫出景框之外的另一種風景。若想看到投稿其他平台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FB和IG:景框之外的故事。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我和維尼一邊吃飯,一邊一起看了一部分享漫畫分鏡的影片,其中就提到了一堆蒙太奇的分鏡手法,就連我們常去的圖書館也有相關海報。這告訴我們取一個好聽、好念的名字有多重要,像是蒙太奇、普悠瑪、太宰治、余秋雨、翡冷翠,皆令人印象深刻! 岔題遠了,我在消化品味那部影片後,對於作者舉的「查理布朗」漫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暢銷懸疑小說的《法庭遊戲》改編為電影版,日前也在台灣上映,燒腦的情節加上法庭的諜對諜攻防;再加上永瀨廉、杉咲花、北村匠海三位高人氣演員加持。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Thumbnail
在「景框之外的故事」這個平台中,希望透過與各種影像的對話,包括電影、影劇、紀錄片與人物故事,試圖譜寫出景框之外的另一種風景。若想看到投稿其他平台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FB和IG:景框之外的故事。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