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重回1990年代的兩岸07: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的台灣產業?!

商人無祖國?! 真的是如此嗎?! 之前談到了消費者運動, 世界上已有更多的消費者願意花多一點的錢,去購買或者是拒買某些的商品, 以免自己在消費某個產品的時候,它的背後可能是奴工童工的血淚, 這就是一種消費的價值!
前面也談到了永續投資的理念和民主產業鏈的發展, 它可以讓消費者不是追逐最低價,也可以讓廠商是在風險跟利潤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而不是追求最大的利潤! 也就是消費跟生產都可以是由價值觀來引導的。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是鴻海郭台銘想要投資中國的紫光, 我個人認為,政府從現在開始投審會的審查,不應該只是從商業的角度, 或任由廠商從商業的角度出發,也應該把臺灣社會賦予消費者的責任或是價值觀的追求,也同樣地要求商人, 不只是追求利潤,也要思考對國家社會的責任, 包括國家安全!
因為今年的狀況應該可以讓大家看的非常的清楚, 台灣需要政府用獎勵跟懲罰兩種方式齊下,去引導台商讓他們的作為是可以賺到錢,但不是一時的暴利,卻是一個比較安穩的方式, 也是對這個社會比較負責任的方式。
在中國市場開放之前 ,曾經臺灣商人是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跑! 當時台商就算英文再憋腳, 用拼拼湊湊的英文跟日文做貿易,都可以闖出一片天!到90年代初期的時候採訪台商, 他們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用浮誇的方式描繪中國市場當時的勞工多麼的便宜,在語言的方面又省了很多的事情!如今回顧這一段,在中國市場的初期的省力狀況並不是好事,反而讓台灣的商人在當時全球跑的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眼光不再看望全球市場!
台灣應該回到1990年代之前, 把市場放到中國以外的市場為目標。現在連好萊塢投資電影,也開始有片子不再考慮中國市場, 因為害怕創意受限於當地的審查制度,比如像捍衛戰士,反而飆出了好成績!
這讓我想起了日前台灣的農產品不斷的被大陸所限制,在網路上卻看到一個有趣的留言。有位台灣的農友說他家是種芒果的, 家人也知道,就算初期的時候, 看起來銷到大陸是不錯的,可是比較起如果共產黨到台灣來,那麼農地都不會是自己的, 還不如不用等人家來一會制裁這個,一會制裁那個,現在就開始另外尋找市場, 不管是內銷或者是外銷! 農友的看法是不是提醒了我們的政府, 該引導的如何去找出中國以外的市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