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產品在大陸內地市場的貿易活動,早在上一世紀的七、八零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是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相關的貿易幾乎全數經由在港的貿易公司進行的。那個時候,我還在求學階段,還搞不清前途在哪,更別說和這一些有什麼淵源了。
這型態的生意,是指高端歐美工業產品賣進大陸,賺取外匯,也就是當時洋人說的,“硬通貨” (Hard Currency)。這跟大多數僑外投資前進中國,設廠,利用低廉勞工成本,製造各式產品,出口世界各地,賺取外匯,有本質上的差異。
換言之,那就是國際貿易裡面的進口生意。另外,還有一種進口的貿易形式,就是外資設廠進口所需的“資本財”,例如,機械設備,以及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等等,它都有相關的核准程序要走。以屬性來看,和一般進口貿易又有些不同。
簡而言之,若用歐美商界人士習以為常的“市場經濟”貿易觀念眼光,其中的複雜性和差異性是頗高的。
我開始接觸內地生意始於九零年代中期,也一直以國際貿易的形式進行交易。過程裡,曾經有做過微幅的調整。也就是從原先絕大多數經由在港的歐洲大貿商,終止合作,改成開放式的綜合交易型態。
早年就有許多歐洲大貿商進駐香港,但他們和殖民地時代的英商「怡和洋行」或是「太古集團」又有些不同,歐系公司沒有太強的政治關係。不過,他們的財力雄厚,市場資訊暢通,又有能力像日本商社那樣,進出口生意通吃,必要時還可以‘’以貨易貨‘’ (Barter Trade),貿易支付和匯兌方面非常靈活 。所以,深獲歐洲製造業的青睞,並以他們為跳板,將產品輸往亞洲。
這是歐系大貿商的強項,卻也是行銷策略上的短板。由於工業產品銷售技巧繁瑣,完成交易的要件比較多,要讓這類舊式貿商的“買辦”大爺做那麼瑣碎的小事,顯然不敷成本。也就是讓他們賺錢太辛苦了,自然不會放太多資源在我們的商品推廣上面。
幾次一起拜訪各地客戶之後,我就看到這個模式的不可行性,也很快的做出政策的修正。當然是花心思說服總部的那些爺們,經過幾番努力,他們才同意和歐洲大貿商脫鉤,改成多渠道的通路。稍後搭配我操辦的“直銷”做法,這也是後來在香港設立「區域營運中心」的遠因之一。
儘管行銷策略已經從‘’獨家授權‘’單一大貿商,變成了‘’多渠道‘’的貿易模式,市場的‘’抓著力‘’也比過去強了許多,業績更是大幅增長。但是,成長是無止境的追逐,好還要更好,作為集團的分支機構,終究不敵總部想要進一步貼近市場的意圖。雖然我主觀認定完美的時機尚未到來,但礙於形勢,我也只能從善如流,做出“登陸”的決策。
當時已經是全球的共識,市場的規模和潛力是無可限量的巨大,西方稍具規模的製造商無人能自外於這股前進東亞的浪潮。只是,大陸幅員遼闊,高新科技和工業發展的區塊也分佈各區,西方投資者是有必要做出聰明的資源分配使用。
由於我們香港「區域中心」的運作已經頗具成效,又有許多港商的投資分散在珠江三角洲各個角落,華南地區暫時不需要投入太多資源。反而,正在大力發展的長江三角洲,是有必要受到更多的關注。以當時的發展情勢看來,上海為首的工商業發展真的是一日千里,大有取代珠三角重要性的趨勢。
於是,我們選定設立「聯絡辦事處」(Liaison Office) 的地點就是上海。當時的主要門戶國際空港就在「虹橋」,還有大多數的國際酒店都在浦西。為了方便將來同事出差公幹,我們就把寫字樓放在「虹橋區」天山路的一棟商辦大樓裡。
經過完整的申辦設立程序,我們終於有了一個法人實體,準備迎接未來無限可能的發展。當時,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