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說書10分鐘〉第2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

書名: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
なくてならぬもの: 愛すること生きること
作者: 三浦綾子
譯者: 許書寧
出版社:星火文化
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如果你從沒想過,不妨展卷讀《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這本書,它是本半自傳的短篇回憶錄,並不說教,而是作者三浦綾子用自身的生命故事,帶領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
三浦綾子
三浦綾子曾寫代表作《冰點》,她是在日本很有名的小說家,她透過寫小說,表現出她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對於主耶穌是人類的救主,她深信不疑。不過,她疾病纏身,因此她的文稿都是由她口述而丈夫三浦光世紀錄,為此她也開玩笑地說,一般做這種代筆的工作報酬,是一小時六萬日圓,所以她感謝上天賜與她如此好的先生,省了不少的費用!
三浦回憶,小時候家中藏書很少,因此大多數都是跟別人借來閱讀的。她記憶猶新的回憶一句蠻有詩意的話:「蝴蝶翩翩起舞,往黑暗的樹林裡飛去。」她在小學畢業時,已經讀過世界文學名著《徬徨少年時》,而文本其中的人生哲學的探討與人物角色的價值觀的改變,都是讓當時的她嘆為觀止的。三浦寫作小說多年的心得是「感同身受」,也就是「只要想寫小說,就不可能度發生在人身上的事件視若無睹。」她常常思考人生中的叉路,也就是出現A與B兩個選擇時的選擇問題,連帶性的思考人的存在問題。她也思考,是否真的有免責就能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存在?
在這本書中,三浦說過她曾遇過一個女醫師,面對病人時,以流露憐憫胸懷的心情說出讓她反省耶穌基督為世人受難的意義的那句話:「是你頂替了我們來受罪吧?」三浦繼續提到,寫作小說需要一個骨架與主題,也因此她在成名作《冰點》的故事反思了教會一再說「愛你的敵人」,到底是什麼意思?聖經中常常充滿著不可思議的事情,對於受苦受難的人,很多人都會怪罪是祖先作祟,就像約伯記主角堪稱義人約伯正直卻飽受磨難,也因而思考現實生活中何以好人常受苦難呢? 《冰點》除了示現寬恕敵人,也為基督教的原罪做出了作者的解釋:原罪是出於自我中心而生,所以人常常會嚴以待人、寬以待己。
人生究竟要如何活呢?三浦在學生成長期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在求學階段,有位老師常常給她鼓勵,這個老師的樂觀態度是:失敗多,成功也會多。後來三浦19歲時當上了老師,在北海道的小學任教時,她求好心切,但是下課也常跟學生打成一片,她也很將學生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為孩子寫日記,用這樣的方式洋溢著自己對於學生的愛。但是,她過度正義感的態度也曾給學生陰影。有次她看到班上有個很優秀的女同學霸凌一個同學,不讓她玩遊戲,三浦就使用權威,不許大家跟這個女同學聊天,讓她飽嚐被霸凌的痛苦。其實三浦也很後悔這樣看似正義實則二度傷害的作法,我也不贊成,因為孩子們並不知道他們到底錯在哪裡,純粹的處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三浦曾經閱讀一個牧師的自傳,這個牧師外號叫做「驢駒」,典故出自當年耶穌風光受百姓歡迎入耶路撒冷時,所騎乘的就是一隻驢子,而驢駒的用意在於完全信服神,甘心為耶穌做事不求回報。三浦任教的時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後來日本戰敗,戰勝國對其嚴加看管,其中一項就是完全抹煞軍國主義教育,命令學生們所有課本都要塗上黑墨,這對於三浦來說就像是完全否定掉過去的自我一樣,讓她精神受創,她因而消極度日,認為不如當個乞丐,至少不會誤人子弟來害人。在那段時期,她也曾同時跟兩個人訂婚,完全不顧自己的人格信用。直到她遇上前川正,一切才有所改觀。前川先生對於她如此虛度人生,感到極為痛心,甚至拿一顆石頭砸自己的腳,這讓三浦震驚之餘,更讓她認識真正的信友,以及那種友情之愛(事實上她也真的愛上前川,前川比她早離開人世,而三浦的先生也知悉他們的感情,不但不怪罪,反而讓她繼續保有這段不一樣的感情)。
三浦信主以後,她先後染上肺結核,以及一種久癱在床的怪病。然而三浦變得樂觀,她在書中引述法國數學家巴斯卡的問題:神是否存在證明不了,如果的確存在,那麼我就領受祝福,可是如果不確定卻否認,但確實有,那該怎麼辦呢?所以,三浦認為,在這樣的思路下,相信神並不會浪費掉人生。所謂的信德,就是在神面前將自己徹底的當成一個問題來看待,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接著讓我感動的是,三浦光世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娶年紀比自己大又久病在床的三浦綾子為妻,這讓三浦感嘆,她走過傷痛、求婚,遇上這個充滿愛與包容心的丈夫,這彷彿就是她先生的使命,也是她自己獨特的幸福!在最後的章節,三浦引用小野村牧師在二戰時被威脅仍繼續傳道,不拜日本傳統神祇天照大神,因而屢次入獄,而現今日本考慮修改國安法,帶來限制言論與信仰自由的隱憂,再度強調信仰的重要。
生命中,究竟不可缺少的是什麼?三浦認為並非最基本的衣食無缺(儘管中國春秋管仲曾說:衣食足然後知榮辱。認為民生基本才是最根本的),而是心靈的富足。每個人生命中所需不同,不過,當一個人視生命如大事而茫然時,信仰會給予他需要的解釋,並塑造甚至改變他的人生觀,就像三浦一樣。
當然,三浦寫這本書的用意並不在於勸人一定要信主(如果對於基督教教義不瞭解,可能真的會把三浦當成說客,文字會看不下去),而是做見證,與其說是忠於神,不妨說更深層的,她選擇忠於自己,用心生活而活在當下吧。
對比於無神論的共產社會主義國家,或是神權國家的強烈打壓,身為臺灣人一份子,擁有民主環境,享受憲法保障自由,是無比幸福的事!最近出版過名作《惡魔詩篇》的魯西迪遇刺,他一向認為,宗教的自由是在於可以接受批判,即使是帶有不敬,教徒也應當要虛心檢討,認為這是誤會的雅量,而非立刻回嘴相批(很多基督徒都會這樣做),甚至學聖戰的歷史憤而動武,因為每個人都有信仰的作為與不作為的自由,而言論自由與信仰自由是平等的,不應當因此受限。宗教是給社會帶來平安與和平,而不是造成衝突流血的,因為神愛世人,暴力是祂所棄惡的。即使是美其名的護教,本質依然是暴力,那麼信仰就不再是信仰,而是心魔了。希望各位讀者您能繼續的問自己,用心生活,在生命中,您最需要的是什麼,你找到並得到了嗎?希望因此你能找到內心的永恆平靜,最終達到與宇宙合一的境界。
相關網頁:
我最喜愛的作家──三浦綾子:
https://vocus.cc/article/61173446fd897800019343f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