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指數化投資人是不會去思考到底該買0056、00878、00900的

    指數化投資人是不會去思考到底該買0056、00878、00900的,這些都是策略型ETF,是一種主動投資。 你是把你的錢交給一群躲在冷氣房裡研究指數編列的人作投資,而基金經理人說他只是照著指數追蹤,弱小的你連他叫什麽名字都不知道! 共同基金的績效不好,我們可以知道是經理人的選股技巧,但是ETF的績效不好,投資業現在找出推卸的新花招,而且多數的散戶也信了! 你知道他們怎麽說嗎?這是一種策略因子啊! 我們把股票進行各種分類後產生各種風格不同指數,於是產學界開始合作分類與推出新的指數,有傳統的市值加權因子指數、高股息因子指數、小型股因子指數、動能因子指數、價值因子指數...只要能有機會分類出來的,就給與一種因子。 投資界開始給你一種觀點,在股市投資,就像是在股市超市裡,選擇你喜歡的因子口味ETF,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風格與品味,挑選適合自己的因子來投資。 買市值加權因子ETF與買動能因子ETF或其它多因子ETF,只要長期持有都是一種被動投資! 嗯,你說的對~ 挑選策略型因子ETF與自己選股慢慢被當成是不同的事情,因為散戶聽說買ETF叫作被動投資,被動投資聽說長期持有績效都不錯,比起自己選股來的分散風險,還有達人說其實可以自組ETF。 就是這樣,很多散戶被ETF、因子誤導自己“不是”在進行主動擇時選股了,就算你的ETF每半年會換掉25%的持股,你也不覺得自己是短線操作股票。 你用長線投資的心去買一些周轉率越來越高的ETF,不覺得這很奇怪嗎?然後一堆投資達人還裝成自己是長線投資人,分析這些經常更換成份股的ETF,可是連指數是什麽人主導編列的都不清楚。 大叔可是越看越奇怪,難道你們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行為財務學、投資行為偏差相關的個人心得。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