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世界觀

從台灣出發

日軍西鄉司令與降服的原住民圖
  • 倫敦畫報插圖/1890年
原件刊登於1875年2月27日的英國《圖畫報》(The Graphic: An Illustrated Weekly Newspaper)。1874年,日本以琉球的船難難民擅闖臺灣原住民部落而遭到殺害為藉口,三千餘名士兵攻打臺灣南部牡丹鄉石門村原住民部落。兩個月的交戰後,石門各原住民部落投降,日本都督西鄉從道(Saigo)和各部落的酋長及士兵們合影。
「開山撫番」—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族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出2022.8
原住民文化不英是菁英知識型的,而是大自然中生活習俗、部落生態、生存技巧的經驗累積。
他們尊重大自然。雖然,平地人開發看似先進的科技,好像讓原住民沒有聰明能夠成為科技的開創者或參與者,但是,在2022的今天,我們似乎看見原住民的生活智慧才是合適人類永續發展的。山,不要開發這麼多,海,也不要污染這麼多,利益,也不要追求這麼多。如果平地人也能尊重大自然,那才是幫助人類環境更好的生活智慧。相對的也會讓人的人生更在大自然的生息裡,也不會有那麼多不健康、焦慮、憂鬱種子在城市人的心中撒種了。
在19世紀的他們,在不同族群中學習著、掙扎著如何生存:漢人、日本人、西方人、自己族人。
因為生性和平、天真、爽朗,所以當前三種人對他們有惡意剝削的念頭時,他們是手無寸鐵的血肉。相信商議和諧是要捍衛自己的立場,尤其是國族屬性的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Mizk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