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粥鹹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大家很嫌的粥又上版面啦,一派認為憑什麼漲價,另一派認為就是有價值才敢漲。看訂價這件事,從個體的角度來說,無論是企業在販售產品,或是個人技能變現 (如醫療人員等專業),策略上常見兩種模式:
  • 一個模式是想辦法讓這個產品,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夠在市場上獨佔或寡佔;或是擁有超強技能,做別人不會的事。當別人有需求而你有產能,價格會怎麼訂?相信你們一定會喊高不喊低,當然漲價啊。
  • 另一個模式,既然我的產品或技能現在打不贏別人,為了獲利不落入平庸,尋求降價也是一個選擇,降低產品或技能的毛利,無論是折扣、滿額送、買一送二、買大送小,以優先擴大市場佔有率為考量,量上來了、資本回來了,後面再轉換策略。

哪一個模式才是對的??

如果抽離個人與道德立場,站在更高的維度,以評估這家企業值不值得投資的角度來看,當然前者的模式是優先考慮!拉高訂價,也許流失掉一些客戶,但是把品牌以及專業度強化後,粉絲黏著度增加,會帶來更明確的目標客群。
但前提要確定,企業這種優勢,或個人展現的能力狀態,能不能持續個至少5到10年?會不會太快氣力放盡,會不會太容易被複製,進而競爭或被取代。
如果可以持續下去,這筆投資機會我們當然要把握住;如果評估後發現這個投資在短期就會失去優勢,也許再另外找投資機會,或是只考慮短期獲利。而既然只要賺短期,選擇後者可能還比較有優勢。
選擇,沒有絕對的是與非對與錯,端看我們要的是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羨慕H都不用什麼工作,靠投資吃飯,我也想要這樣過日子'' 兩年前C朋友因為這樣,開始進入市場,也嚐到甜頭,正準備將工作量減少,靠著資產增長來補貼。 但是到了今年,C朋友的損益慘兮兮,前陣子毅然決然放下,就這樣離開市場,認命工作去了..........
''好羨慕H都不用什麼工作,靠投資吃飯,我也想要這樣過日子'' 兩年前C朋友因為這樣,開始進入市場,也嚐到甜頭,正準備將工作量減少,靠著資產增長來補貼。 但是到了今年,C朋友的損益慘兮兮,前陣子毅然決然放下,就這樣離開市場,認命工作去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商業的基本邏輯是相通的,但各種不同的要素產生了千變萬化的組合,也足以造成新創 企業99%的失敗以及1%的成功。 想想看,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以及彈性調整價格哪種適合你呢? 為了讓受眾感到物超所值,可以怎麼做呢?
Thumbnail
如果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與競爭導向定價法都有其問題的話,許多人可能認為,根據消費者的支付意願來制定價格是一種聰明的做法。畢竟,這樣不是可以最大化利潤嗎?然而,事實卻可能恰恰相反。在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 Jagmohan Raju 和張忠共同撰寫的《定價耍心機(Smart Pricing)》
Thumbnail
在傳統的定價策略中,除了「成本加成定價」法以外,另一個常常被使用的則是「競爭定價」法,即是參考競爭者的定價後,再衡量本身產品相對競爭對手的優劣定位,再為自己產品定出一個價格。 為什麼許多公司,包括我們自己,經常採用競爭定價的方式?原因其實很簡單: 1. 簡單易行:只需調查競爭對手的價格,然後稍作
Thumbnail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弄出的東西要好吃是首要條件。在繁忙的時段,專業的真功夫表現出來。但某些餐廳的收銀系統卻是靠估算,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讓人質疑價格是否合理。餐飲業想要生存,除了食物好吃之外,服務和專業也是必須的。
台灣人買東西最追求CP值,用超值的價格買到好東西,相信人人都會很開心,現在的工作形態越來越多元,也有許多以前不曾出現過的行業冒出頭,一時間讓人眼花撩亂,也似乎越來越多人,不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服務。
  第三個層次則是系統性思維。當你以一種固定的操作規則來進行股票交易時,你的「盈與虧」並不是簡單地、1:1地對應到漲跌,而是「唯有你容忍自己承受這樣的虧損時,你才有機會拿到那樣的利潤」以及「如果你打算拿這樣的利潤,你必須相應地承受那樣的虧損」。
Thumbnail
進場撿便宜的想法已經預設一個立場是:漲勢沒有改變,而人性是若心理有一個立場或觀點,會開始去找許多符合這個觀點的資訊或證據,並忽視不符合自身想法的觀點,萬一想法與現實不符,還會持續找更多理由堅持自己的判斷,不論甚麼資訊都朝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解讀,這不會有問題?
Thumbnail
許多小店的業主可能會感到困惑,為什麼他們的辛苦不足以換取合理的報酬,答案可能在於他們對產品的定價策略。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書中提到,如果產品或服務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業主就有機會要求更高的價格。也就是說當業主可以創造顧客認為值得付費的產品和服務,就可以用高價商品來提升價格。但問題是,大多
Thumbnail
在《無痛買單》一書中,作者下寬和針對當代企業在定價策略上遇到的困境與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書中不僅列舉了多個具體案例,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針對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商業的基本邏輯是相通的,但各種不同的要素產生了千變萬化的組合,也足以造成新創 企業99%的失敗以及1%的成功。 想想看,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以及彈性調整價格哪種適合你呢? 為了讓受眾感到物超所值,可以怎麼做呢?
Thumbnail
如果傳統的成本加成定價法與競爭導向定價法都有其問題的話,許多人可能認為,根據消費者的支付意願來制定價格是一種聰明的做法。畢竟,這樣不是可以最大化利潤嗎?然而,事實卻可能恰恰相反。在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 Jagmohan Raju 和張忠共同撰寫的《定價耍心機(Smart Pricing)》
Thumbnail
在傳統的定價策略中,除了「成本加成定價」法以外,另一個常常被使用的則是「競爭定價」法,即是參考競爭者的定價後,再衡量本身產品相對競爭對手的優劣定位,再為自己產品定出一個價格。 為什麼許多公司,包括我們自己,經常採用競爭定價的方式?原因其實很簡單: 1. 簡單易行:只需調查競爭對手的價格,然後稍作
Thumbnail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弄出的東西要好吃是首要條件。在繁忙的時段,專業的真功夫表現出來。但某些餐廳的收銀系統卻是靠估算,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讓人質疑價格是否合理。餐飲業想要生存,除了食物好吃之外,服務和專業也是必須的。
台灣人買東西最追求CP值,用超值的價格買到好東西,相信人人都會很開心,現在的工作形態越來越多元,也有許多以前不曾出現過的行業冒出頭,一時間讓人眼花撩亂,也似乎越來越多人,不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服務。
  第三個層次則是系統性思維。當你以一種固定的操作規則來進行股票交易時,你的「盈與虧」並不是簡單地、1:1地對應到漲跌,而是「唯有你容忍自己承受這樣的虧損時,你才有機會拿到那樣的利潤」以及「如果你打算拿這樣的利潤,你必須相應地承受那樣的虧損」。
Thumbnail
進場撿便宜的想法已經預設一個立場是:漲勢沒有改變,而人性是若心理有一個立場或觀點,會開始去找許多符合這個觀點的資訊或證據,並忽視不符合自身想法的觀點,萬一想法與現實不符,還會持續找更多理由堅持自己的判斷,不論甚麼資訊都朝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解讀,這不會有問題?
Thumbnail
許多小店的業主可能會感到困惑,為什麼他們的辛苦不足以換取合理的報酬,答案可能在於他們對產品的定價策略。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書中提到,如果產品或服務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業主就有機會要求更高的價格。也就是說當業主可以創造顧客認為值得付費的產品和服務,就可以用高價商品來提升價格。但問題是,大多
Thumbnail
在《無痛買單》一書中,作者下寬和針對當代企業在定價策略上遇到的困境與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書中不僅列舉了多個具體案例,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針對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