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兩年,疫情下的返鄉路:爸媽,我回來啦!

2020年自紐約返台探親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亞洲爆發,台灣實施邊境管制措施。身為心繫家鄉的好青年,自然不願在這關鍵時間點成為潛在的醫療負擔,當機立斷取消了返台機票。然後,這一取消,就取消了一年半,身為海外遊子的我和先生,兩年沒回家。
數月前,收到公司通知,紐約外派合約結束。有鑑於下一站泰國曼谷疫情仍然嚴重,公司建議我們離開紐約後,回家Work from Home直到泰國疫情明朗再前往。
咦,回老家???這真是意外之喜,總算可以光明正大回台灣!!!(這次就算不想回家,也沒有居留證可以留在美國了。)

行前準備

住宿先訂好: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
Photo by Ryan Kwok / Unsplash
Photo by Ryan Kwok / Unsplash
目前「回家住」並不是個選項,所有旅客都必須入住合格的防疫旅館或政府統一管理的集中檢疫所。如果沒有事先訂好隔離住宿地,那可是連飛機都上不了的!
根據社團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討論,防疫旅館已經沒有疫情爆發之初難訂,但還是建議有歸國計畫的人提前至少一個月詢問空房,避免心儀旅館客滿。
在經過14+1天隔離後,誠摯建議接下來要進行隔離的遊子們訂旅館時考慮以下幾點:
  1. 房間採光:有對外窗最好,半個月不能出門,如果看不到陽光和外面的世界,可能得憂鬱症。
  2. 供餐:考慮一下自己的食量。當初為了不煩惱三餐吃什麼,直接下訂包餐的住宿方案,結果旅館供餐分量過大(男客吃飽,女客就太撐),我許多餐根本吃不下,即使告知旅館不取餐,仍擔心旅館會直接銷毀,十分可惜。後來想想,也許選擇不包餐的住宿方案更適合我,也不浪費食物。
  3. 離家距離:如果家人是想到防疫旅館樓下跟你揮手的類型,那選間離家近的旅館吧!我選了間離家不遠不近,搭車單趟要四十分鐘的旅館。結果退休在家,閒著沒事的我爸堅持每兩天要來旅館樓下載歌載舞,彩衣娛女兒一番,我勸他沒事少出門,他堅持有事,大熱天帶著兩根香蕉也要來看我。早知如此,我應該選更近一點的旅館(或更遠一點,讓他根本不能來?)。

PCR核酸檢測:戳鼻孔,戳好戳滿
根據台灣疾管局規定,所有入境旅客在登機前,必須出示採檢效期三日內的PCR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以我們搭9月10日的班機為例,報告日期必須落在9月7日到9月9日之間。當然這其中也可能會有一些例外狀況,詳細資訊還是要以疾管局公布資訊為主,也可以打萬用專線1922詢問。
為了確保能準時拿到合格的報告,我和先生查了許多24hr內出報告的紐約醫療院所,從9月7日開始一天去一家,總共戳了三次鼻孔。戳到我懷疑人生,自嘲做不了〈通靈少女〉至少能當〈通鼻少女〉。

入境檢疫申報系統:登機前48小時內要填
所有資料都準備妥當後,登機前48小時內要記得填入境檢疫系統申報,大約是提供旅客健康聲明、基本資料、旅遊史和接下來入境後的居住資料、聯絡人資訊等等。填完申報後,記得留存申報成功的截圖,如果沒有截圖證明,登機時會被地勤攔下,要求重填,耗時耗力

搭機當天

提早到機場,所有資料紙本電子各備一份
疫情期間旅客較少,相對的,機場工作人員也較少。
因為想悠哉地完成報到手續,我還是提早兩個小時到機場。然後為了避免一直讓我的手機在不同工作人員之間流轉,除了把資料電子檔存在手機裡之外,我也另外準備了紙本。
需要的資料有:
  1. PCR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2. 防疫旅館訂房確認書
  3. 入境檢疫申報系統成功證明
也幸好準備了紙本資料,我才沒有在聯合航空櫃台Check-In時卡關。
聯合航空的報到櫃台立了又高又厚的透明壓克力牆,上頭只有小小的通話孔和遞護照的洞,我注意到在我前頭排隊的幾個客人,全都出示手機畫面,地勤人員看不清楚,一直要求旅客將手機貼在透明牆上,臉也靠的極近,十分辛苦。到我時,幾張A4紙啪——的攤在透明板上,又大又清楚,10秒鐘搞定通關。

搭機注意事項:除了口罩,上飛機就是消毒消毒再消毒
Photo by Toa Heftiba / Unsplash
我搭乘9月10日紐約至舊金山轉機回台的聯合航空班機,要求全程配戴口罩。
第一段航線因為是國內線,旅客人數相對較多,商務艙跟經濟艙大約都是六成滿。沒有採用傳說中的梅花座,座位安排是把旅客集中在客艙前側,中後側有許多空排,但前側坐的滿密集,加上許多西方客人不愛戴口罩,航程中不斷聽到空服員提醒客人戴口罩的廣播,讓我有點心驚膽跳。
第二段航線的座位安排亦同,不過因為是飛台灣的國際線,客艙大約只有三成滿,旅客也大多是台灣或其他亞洲人,不要說拿下口罩,穿兔寶寶套裝、輕便雨衣、戴護目鏡全副武裝的旅客我都見到好幾個,反差十分大。
上飛機後,空服員首先提供酒精棉片讓旅客自行消毒座位,棉片很小,跟打針時使用的醫療棉片差不多大,擦不了多少地方。雖然空服員說不夠可以再跟他們要,但我覺得麻煩,乾脆改用自己帶的大包消毒紙巾,豪邁地抽四五張,裡裡外外擦個乾淨。
兩段航線都有正常提供餐食,中間也有提供洋芋片、餅乾糖果等零食,如果需要飲料,會以罐裝或瓶裝為主,基本上就是確保密封的食物和飲品。我深知自己是個肚子餓容易心情不好的人,所以都有正常進食,進食完畢後就換口罩,保持清潔和乾爽,兩段航程下來總共換了四次口罩。
疫情期間空服員特別注重化妝室清潔,根據我偷偷觀察,一有旅客使用完化妝室,空服員就會進去消毒打掃。每次走進化妝室,都有股濃濃的酒精味,非常乾淨。

抵達台灣之後

出關不用急,行李要等很久
抵達台灣並換上台灣電信公司的SIM card後幾分鐘,就收到了衛福部發送的檢疫申報連結,裡頭存有接下通關所需要的入境居家檢疫申報憑證,憑證一共有三頁,建議可以先截圖存在手機裡,避免不小心關掉網頁,又要重新登入。
下機後,有許多全副武裝,只看的到眼睛的工作人員揹著大聲公和舉著牌子在登機口(下機口?)進行引導,所有旅客會先收到一張綠色的非洲豬瘟小卡,沒拿這張小卡的話,得多進行一個肉類檢疫。
沒有檢疫申報憑證的旅客依著不同性質被引導排隊,分別去辦台灣電話卡,或者由專人協助填寫系統。至於已經收到憑證的旅客,例如我,就可以跳過排隊的階段,直接去檢疫人員處進行通關。
入境處會檢查PCR陰性證明、核對護照、檢疫憑證、繳回豬瘟小卡,並且告知接下來隔離的注意事項。
聽工作人員閒聊,跟我差不多時間入境的旅客總共有一百多人,但我從下飛機到領行李的轉盤處,也不過花了十分鐘,堪稱神速。到領行李處後,一件行李都還沒出來,地勤人員解釋,這是因為所有行李都要消毒後才能放行,我又額外等了二十分鐘才領到濕漉漉的行李箱。

機場採檢:是吐口水,不用怕
順著引導路線推行李箱一路來到入境大廳,會領到隔離第十天時自己進行居家快篩的採檢盒,以及機場採檢用的夾鏈袋、採檢瓶。
機場採檢是深喉口水檢驗,不是戳鼻子,有專門的採檢區,全程自己來,不用擔心。旅客需要在採檢瓶內吐至少5cc的口水,我不確定如果採檢前喝水會不會造成檢體汙染,但我採檢前沒喝水,嘴巴超級乾,5cc口水花了幾乎5分鐘才吐完。

防疫計程車:帶自己的筆,不要用名牌包
Photo by Lexi Anderson / Unsplash
接下來就是通關最後一步——搭防疫計程車。
工作人員要求旅客先填寫紙本的個人和住宿資訊,這部分的資料在先前的各種檢疫系統和登機資料中都有填過,我看著那塊夾著表格的板子在眾人手中傳來傳去,內心其實頗有衛生疑慮。幸好我有帶自己的筆,輪到我時,我速速用自己筆填好並用消毒紙巾消毒,減少接觸風險。
上車前,司機會幫旅客做全身消毒,是真正意義上的全身。他們讓旅客眼睛閉上,拿著大酒精瓶從頭開始噴灑,旅客還要旋轉,伸出手,抬腳讓他們消毒腳底。行李消毒也做得相當徹底,原本就濕漉漉的行李這時候就更濕了。結束時,我有種淋了場酒精大雨的感覺
建議回台灣的旅客穿著輕便的衣服,也盡量不要使用皮製、名牌包等高價不耐酒精的隨身物品,工作人員和病毒是不會因為你包包上的價格標籤而手下留情的。
上計程車後,我馬上聯絡了防疫旅館,跟他們說大致的抵達時間,請他們做好準備。我覺得這一步驟相當重要,千萬不要完全沒通知,大搖大擺的自己走進防疫旅館大廳,如果見到一群什麼防護都沒做的旅館工作人員,絕對是他們很慌,你很怕!

結語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 Unsplash
寫這篇文章的是在我結束隔離的倒數第二天,再沒兩天就要出關了。慶幸自己有為這趟旅程事先做好各種規劃,搭機過程、抵台後和在隔離旅館的14+1天,除去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外,我都過得順利又愉快。
飛機抵達台灣那天剛好璨樹颱風登陸,體驗了一把空中大怒神(這我不想再嘗試了,謝謝);隔離第二天遇到地震,身處高樓層的我晃得厲害,但因為怕被罰錢,不敢逃出房間,只能隔著魚眼對門外探頭探腦;第六天旅館送了清腸胃早餐店大冰奶,痛並快樂地清淡飲食幾天;第十二天遇到台電機組故障,旅館大停電數小時,房間熱的跟蒸籠一樣,偷聽到隔壁房客哀號似地打電話,熟悉的1922背景音樂〈夢中的婚禮〉其實也在我房間響了許久。
因為這些,我寫了好幾篇網誌,每天不停發臉書和IG限時動態騷擾親朋好友。剩兩天,不知道還會遇到些什麼,不過好久沒回家,不管是什麼都會很有趣的吧!
原文於2021/09/30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收藏、點讚,並追蹤我們即可獲得最新的文章通知喔!有任何想法或回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並參考NEX 媒體實驗室| 台灣觀點世界亮點,即可得到更多資訊。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認識本文作者:I Cheng Huang
期許自己實事求是,但總是天馬行空。本業是在數據堆裡打滾的行銷人,夢想成為作家。
剛離開紐約,下一站是曼谷,不會講泰文但熱愛芒果糯米飯的土生土長台灣孩子。
執行編輯:Vivi Lin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