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96歲往生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家母96歲了,身體還好,可以自己吃飯,可以說話,可以寫字,可以認出子女。


今年6月,小弟從美國回來看家母。他可能在飛機上感染新冠,去看家母時,沒戴口罩,結果家母也感染了新冠。小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家母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住院一星期。出院後,身體就變差。無法自己吃飯,要外傭餵食,不能說話,不能寫字,有時認不出子女,老年癡呆症變嚴重。


9月5日,我和老婆陪家母回診。家母在輪椅上,一直昏睡,進診間,看醫生,也一樣昏睡。


我請醫生轉介居家醫療,約好下星期一(9月23日),家醫科醫生到家裡看診。


沒想到這幾天,家母狀況急速惡化,只要ㄧ吃東西,就會嗆到,已經兩天沒吃東西。呼吸也不順,大妹租借了氧氣機,有了氧氣機,呼吸改善了。


這幾天,我到處打聽安寧病房。慈濟醫院安寧病房病床滿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病房,也沒床位。最後,打聽到台中醫院安寧病房,還有床位。


今天(2024年9月21日)上午,大弟打電話來,說媽媽情況不好。不能等了,先叫救護車,送台中醫院急診室,再看看能不能住進安寧病房。


大弟打電話來時,已經將近上午11點。我和老婆大約上午11:40多分到媽媽家,看到媽媽呼吸正常,我就打電話叫救護車。


聽到救護車聲音,救護車到樓下的時候。突然之間,大約11:55,媽媽呼吸停止,心跳似乎沒了,外傭一直叫家母,希望喚醒家母。


這時有救護單位打電話來,我把狀況告訴打電話的小姐。小姐要教我急救,她說要先搬到地板上,我說家母96歲了,不方便搬到地板上。


我把手機給了家人,趕快下去開門,帶救護車人員上來。他們是專業人員,比較會急救。人員上來後,要我趕快決定是否要急救,他們說,急救時,會壓斷肋骨。


我正在遲疑時,二弟上來了。他說:“不要急救了,不要插管,會受罪。“


就這樣,媽媽在自己床上,平靜的走了。5個孩子,4個在身邊。美國小弟立即買機票,下星期一中午到台灣。


後來我們把孩子叫來,2位孫子,1位孫女來了。


救護車人員問了些話,填了些資料,就走了。救護車人員找了2位警察來,警察來了不久,問了些問題,就走了。


弟弟老婆找了萬安生命禮儀的人來,把遺體移到殯儀館。我們全部去殯儀館,萬安找了人來唸經。唸完經,我們才回家,已經4點多了,連午飯都沒吃。


在唸經時,小妹兒子從新竹開車趕到了。他在新竹某公司上班,匆忙趕回台中。


如果早點打電話叫救護車,可能在救護車上停止呼吸。如果更早打電話叫救護車,可能會在急診室停止呼吸。能在家裡在自己床上,安靜往生,也算是種福氣。


只是走得太快,出乎我們意料。本來以為可以再撐幾天,甚至幾個月、幾年,沒想到突然往生。


今天正好是我生日,媽媽卻在今天離世,似乎生死都是命定的。

avatar-img
20會員
349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家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大車讓小車,小車讓機車,機車讓行人。大家互相禮讓,就不容易發生車禍,人人都可以平平安安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可是實際狀況,卻是互相爭路、搶時間,誰也不讓誰。在馬路上受傷、死亡的人,比在戰場上還多。 我常想,真的有那麼急、要開那麼快嗎?
東西用久,都會損壞。   有時候,有些煩惱是不必煩惱的。 有一年冬天晚上,老婆突然說:"沒熱水了,應該是頂樓的熱水器壞了。" 我住透天,熱水器裝在頂樓陽台外面。 我想可能是熱水器電池沒電了,老婆找了個1號大電池給我。我和兒子帶手電筒上了頂樓,打開熱水器下面電池蓋。
早就知道人的記憶不可靠,常常會誤記一些事。但沒想到會混亂到這種程度,竟然把去年的事記成今年的事,中間可是相差一年。 五月要報稅,往年我都是儘早報稅,約在月中就報了。今年因為身體不適,拖了一下,到了20多號,快月底了,身體也好了點,開始整理資料,要報稅了。
雖然身體不過是個臭皮囊,但沒有這身體,靈魂可就沒地方寄託。我開的車開了很多年,性能還是很好。主要是因為我一直定期保養,每5000公里,就進廠保養,車齡雖高,毛病很少。人的身體,也是靠保養。好好保養,身體可以用久點,不注意保養,身體很快就壞了。
小時候,家境不太好,雖然父母有工作,但都只是領薪水的公教人員。家裡有五個孩子,嗷嗷待哺,負擔很重。 小學二年級時,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和爸爸住在台南,媽媽和弟妹住南投。每天早上爸爸上班前,先騎機車送我去學校。我坐在機車後座,用雙手環抱爸爸的腰。
本文記錄了陪伴96歲的母親回診的過程,分享了醫院看診中的等待與焦慮。探討了母親的健康狀況及家族成員的不同意見,反映出年長者就醫的種種挑戰,以及對於未來居家醫療的希望。這篇文章不僅描述了回診的細節,還回顧了母親的過去與堅強,讓人反思人生與家庭的重要性。
如果大車讓小車,小車讓機車,機車讓行人。大家互相禮讓,就不容易發生車禍,人人都可以平平安安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可是實際狀況,卻是互相爭路、搶時間,誰也不讓誰。在馬路上受傷、死亡的人,比在戰場上還多。 我常想,真的有那麼急、要開那麼快嗎?
東西用久,都會損壞。   有時候,有些煩惱是不必煩惱的。 有一年冬天晚上,老婆突然說:"沒熱水了,應該是頂樓的熱水器壞了。" 我住透天,熱水器裝在頂樓陽台外面。 我想可能是熱水器電池沒電了,老婆找了個1號大電池給我。我和兒子帶手電筒上了頂樓,打開熱水器下面電池蓋。
早就知道人的記憶不可靠,常常會誤記一些事。但沒想到會混亂到這種程度,竟然把去年的事記成今年的事,中間可是相差一年。 五月要報稅,往年我都是儘早報稅,約在月中就報了。今年因為身體不適,拖了一下,到了20多號,快月底了,身體也好了點,開始整理資料,要報稅了。
雖然身體不過是個臭皮囊,但沒有這身體,靈魂可就沒地方寄託。我開的車開了很多年,性能還是很好。主要是因為我一直定期保養,每5000公里,就進廠保養,車齡雖高,毛病很少。人的身體,也是靠保養。好好保養,身體可以用久點,不注意保養,身體很快就壞了。
小時候,家境不太好,雖然父母有工作,但都只是領薪水的公教人員。家裡有五個孩子,嗷嗷待哺,負擔很重。 小學二年級時,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和爸爸住在台南,媽媽和弟妹住南投。每天早上爸爸上班前,先騎機車送我去學校。我坐在機車後座,用雙手環抱爸爸的腰。
本文記錄了陪伴96歲的母親回診的過程,分享了醫院看診中的等待與焦慮。探討了母親的健康狀況及家族成員的不同意見,反映出年長者就醫的種種挑戰,以及對於未來居家醫療的希望。這篇文章不僅描述了回診的細節,還回顧了母親的過去與堅強,讓人反思人生與家庭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