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透過自由書寫,讓自己開始理解

Free Writing,又稱「自由書寫」,白話一點叫「自由寫作」
補一下之前文章談到的內容坑,今天聊聊自由書寫~

什麼是「自由書寫」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讓自己解開腦袋的枷鎖、放飛思緒的一個方法。每個人對自由書寫的註解與意義都不同,坊間通用的基本原則就是一直寫、不停的寫,直到榨乾你腦袋再也想不出東西為止。但總的來說都回歸到同一個大重點:
自由
可以寫下當前想到的任何東西,無須考慮外界的價值觀怎麼看這些文字。
記住,此時此刻的我們,只專屬於自己
沒有一定的形式,不帶特定目的、方法,只要想寫就寫,因為此時此刻的我們是「自由」的。因此無論任何方法、思考、批判、髒話、具激動性的情緒字眼、很奇怪的內心OS、murmur、日常碎念....等等,都可以大膽地寫下來。
這是一種解放內心束縛,釋放內心思緒的方式,在無拘無束的狀態下,將腦海中啵啵啵冒出來的各種思維泡泡全面解放,讓自己得到心靈、情緒上的舒壓。人會透過不同媒介釋放內在思緒與情緒。對我來說,自由書寫就是一種釋放的做法
我自己常用的情境有兩種:
  1. 沒靈感的時候。 我們活了這麼多年,看過許多資訊、見過不同背景的人、聽到許多種類的人生經驗與故事,這些都沉睡在我們深層記憶中。每當我沒靈感,不知從哪找素材時,我就會用自由書寫。舉例來說,自由書寫就像是把手伸進水裡,攪動水底的淤沙,使沉澱的沙子浮躍於水面。那些沙,就是人生閱歷的積澱。透過自由書寫的攪動,一一浮現眼前,此時此刻就可以開始從中做挑揀,將它們作為素材進行運用。從自己寫出的雜亂無章的文字中,擷取隻字片語作為靈感的起源
  2. 有壓力的時候。 日常生活總有諸多不如意,或心煩意亂的事。運用自由書寫,可以將這些壓力與煩躁,用文字表達、發洩出來。舉例來說,這就像水庫洩洪,自由書寫就是閥門。透過打開閥門的口,將積載過多的水體釋放出來。 大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寫日記的習慣,也有人的習慣是寫手帳。即便沒有,至少也有做日常紀錄的習慣。這些動作除了讓我們留存記憶,另一個用處就是將情緒具象化。因此許多人寫完後,應該多少會有一種終於把想寫的、該記的給寫下來了,鬆一口氣的感覺,那種微微的急迫、壓力感就沒這麼強烈了。 無論是作為紀錄,或是日常情緒聚集地。透過「寫」這個過程進行輸出,這些被輸出出來的東西(紀錄),就是屬於自己的真實。這是一種釋放自我並創造獨特性的過程,也使這件事具備更鮮明的專屬感
在那個當下,你就只屬於自己,屬於那個最獨一無二的特別之人
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If not for other people, write for yourself. Writing is a form of therapy.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前面簡單提了自由書寫,這邊也稍微提一下所謂的理解

什麼是「理解」
我是這麼詮釋的:
理解是在輸入 ( input ) 輸出 ( output ) 的輪迴中,不斷迭代的結果
打從出生以來,我們從小碰到的第一種正規學習媒介,就是"書籍"。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書籍很多,從一般繪本到童話故事都有。回想一下,我們應該都在書上玩過連連看、大家來找碴、動物塗色對吧。透過相對趣味的方式,我們在這上面學到的是聯想力、辨別力、創造力 (儘管我們當時只覺得好玩)。
開始上學後,通常會接觸到第一本注音教科書,從當中去理解拼音的概念,去理解什麼字要怎麼唸。然後開始練習發生、練習咬字講話、練習與旁邊的小朋友與老師溝通。這過程可能講得不順,或是忘記怎麼寫,這時候就會再回到書籍與老師身上,重新複習( input )。我們一直重複這個輪迴,直到我們知道怎麼咬字、怎麼寫字、怎麼透過不同的方式與其他人正常交流。我們真正開始理解這項知識。長大後更不用說,時常與學習為伍。
因此廣義地說,我們都在透過閱讀的方式去學習某項知識,這就是輸入( input );透過練習、嘗試運用這項知識,這就是輸出( output )。整個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就是使我們對該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的過程。

我對「自由書寫」的另一種詮釋
我自認自己是半個金魚腦,難以記住太複雜或是印象值太少的事情,容易忘東忘西甚至記不起一些事情。我大學時曾經發生出門忘記關冷氣的事情,最後是我室友幫我關的,但他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完全想不起來。這種事情放在學習上也很類似,我或許可以背誦,但很多知識層面的內容我容易記不住。有時看完一本書,你問我還記得那些內容,我或許說不出太多東西。
最終我得出一個結論,閱讀或記事的過程,就像是腦袋從外面買東西回來放。腦內儲存空間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以買很多東西回來放。但如果把東西買回來後都沒有去整理拆封,甚至連用都沒用過,只是買回來放在那了 。那我們就會對它的存在越來越無感,最後被新買回來的東西給埋沒(忘記)。但那些舊東西一直都在,它們並沒有消失。因此我需要做的就是時常去翻找我的雜物堆,看到什麼就先翻出來,先不說有沒有用,至少先翻出來,讓我發現它們的存在。
自由書寫就是一個翻找的手段
我們的腦袋從以前到現在存放太多東西了,但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埋得太深,印象淡薄到不被我們發現。我們需要的是不斷挖掘與翻找,直到從雜物堆裡發現某些物品 ( 知識 ) 的一鱗半角,讓它們重新見到陽光 ( 讓"知識"重新被憶起 )。
因此自由書寫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腦內整理術,專門翻找、撥弄存放在腦內空間的各種雜物件(思緒 or 知識)。這個翻找不需要條理化,首要重點是先"翻"、翻了才能"發現",才有機會被拿來"用"。到"發現"這個階段後,才是整理的開始。而且一般來說,真正需要的物件被"發現"的當下,你的內心也會告訴你該怎麼做。

做「自由書寫」的好處是?
  • 沒有拘束感,沒有外界的框架包袱,在那個當下,你是自由的
  • 可以釋放壓力,恣意讓情緒揮灑在紙上、冊子上、電腦記事本裡
  • 可以發現深埋在內心的想法,需要一些Idea時,可以拿來使用
  • 從以前到現在,腦袋買了非常多東西回來放,隨時可以開始掏金

怎麼開始做「自由書寫」?
  1. 挑選一個合適的空間,挑選標準是能夠使自己自在放鬆
  2. 選擇順手的工具,無論是鉛筆、鋼筆、原字筆,或是用鍵盤手打,都可以,挑選的標準是順手。像我是用鍵盤手打,原因是我寫字與擦拭的速度跟不上腦內的思緒,所以鍵盤打字是最快的紀錄方法。而且敲鍵盤的回饋感,可以讓我得到釋放壓力的感受與敲打的爽快感。無論選擇寫字或敲鍵盤,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可以讓你集中思緒,讓你專注在當前的事情上,這樣你就不會被外在的雜音干擾。當然,如果你覺得外界的反饋是一種刺激,那也可以,重點是能夠自在的寫出來
  3. 開始寫(打字)之後就一直產出,中途不要停下來。無論腦袋出現任何想法,例如字詞不標準、語意奇怪、邏輯不通順等等,通通都不要管,全部寫下來就對了。
  4. 避免刪減。自由書寫的優點就是解放腦袋的思緒想法,如果刪刪減減,代表你一直在思考邏輯內容通順,以及語意的好壞,會不斷糾正自己。這樣就不對了,因為我們的目的是釋放所有東西,有些我們認為不好的東西,可能是深處情緒的關鍵詞或是靈感的來源。如果刻意遏制刪減,很容易錯失掉難得的機會。
  5. 減少思考,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要在乎對錯、脈絡、有沒有空格與標點符號,就算是情緒化的敘述字詞都可以,甚至是罵人的話、幹譙他人或事件都可以。Follow你的內心聲音,遵循它,內心想說什麼就讓它說什麼,我們不要管。

「自由書寫」與「理解」,兩者的關聯?
如何透過自由書寫讓自己開始理解?如何驗證自己是不是真的把某個知識點吸收?又如何知道自己對它們理解到哪呢?
答案是:
直接寫一次就知道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會針對自己當下最有印象點的畫面、單詞去進行描述,所以當下釋放出來的,肯定是自己最有印象的內容。每看完一本書,一個章節、甚至一句話、一個詞,都可以進行自由書寫。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知道自己對某個觀點的真實想法,可以將它們作為主題去進行書寫,看看自己在極度自由、無限制的狀態下寫出來的內容是什麼。那些內容就是自己對這個主題,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大值的具象化體現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自由書寫的方式與說明,每個人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樣,大家可以去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另外,市面上有一本書叫《自由書寫術》,是教大家自由書寫的書,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來看,坦白說我自己沒有看XD,因為我是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實驗驗證的。
後續如果有空的話,我可能視情況一些寫延伸內容,例如工具圖篇、情緒篇之類的。當然主要會是我自己的經驗延伸使用,坊間說法,會偏向"我流"類別。
By the way,這篇也是配合自由書寫的狀態寫出來的,老實說我也沒想到自己會寫到這些,甚至有些東西是我最初下筆前不會想到的內容,但不知不覺就寫出來了~
所以蠻推薦大家可以用這個技巧玩玩看,說不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重點是這些內容都在過程記錄下來了,靈感已經跳出來被你拿捏住了,完全跑不掉啦!XD
我是你的生涯發展教練Leo🎯
如果你想要多收到生涯發展、生涯探索相關的資訊與做法,或是與我聊聊天
可以追蹤我的IG: @life_vv_light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出去~ 如果對這文章內容有其他想法的,也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