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菩薩越來越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有一次友人與我分享,她聽到鄰居在說別人的閒話,友人聽了,覺得那個人的行為沒有鄰居說得那麼嚴重,但是卻成為話柄,被人說閒話。友人因為不想也這樣被說閒話,就在之後有類似的行為時,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避免讓人有話可說。
先姑且不論他們在談論的事究竟誰對、誰錯,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言語」、「眼光」會對人有一定的影響力,進而去改變了自己原本的想法或行為。「世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因為我們心有了分別,外面的境界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的心就覺得「有了什麼事」,會去分別與區分我、他們、別人覺得、哪個大、哪個小、哪個有、哪個沒有、哪個對、哪個錯、哪個好、哪個壞……,進而產生愛、恨、取、捨之心。
修行就是修正內在的分別意識,還有種種對你我相的分別。去檢查內心是著了什麼相,慢慢改和學習修正,是我們修行中甚為重要的磨練。
分享二
聖嚴法師說:「因果是平衡的;當我們得到任何結果的時候,必然要相信是跟隨著過去的因而來;當我們正在努力耕耘的時候,卻不必擔心自己的心血白白地犧牲了;努力雖不一定有理想的結果,而理想的結果,應該是從努力獲得。有這種觀念,就是一分智慧,就會不起煩惱。」
朋友中有幾個非常喜歡結交有名、有勢的朋友,希望能夠借力使力,讓自己想達成的事情能夠順利實現。然而世間沒有白吃的午餐,得到了什麼,必定要付出什麼。有些因果並不是一、兩年之內可以看得到結局,在當下我們看到互利的合作關係,往往隱藏著踩著別人而得利的醜陋,在幾年後也可能毫無隱藏的被爆開。不要貪求不屬於自己的名與利,利益薰心帶來的是深重的瞋恨心,貪婪會吞噬你的心。
(分享完畢)
佛法的教育不是一味強調人死後的世界,而是跟人講明白了,生前「好好做人」,在人道站穩了腳跟,先活得好,以後去的地方才會好。換句話說,佛法闡明的是「因與果」的關係,能往生淨土是「果」,但要結成這個果之前,必須先從個人的捨惡向善做起。先種下好「因」,然後細心照顧(善護念身口意),時時拔除野草(消業力、消黑氣),澆水施肥(行善佈施,累積功德),積存了善根、福德和因緣,才能結成「往生淨土」這個好果。好像開花、結果一樣,現在花開得美好,將來果實一定結得好。
如此說來,人的起心動念是因,一言一行是因,一切的行為舉止,不管內在與外在,都跟未來我們的命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類的所知所見只能侷限在這一世,但因果的報應牽扯,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貫穿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人大事總會讓自己記住,因為重要;小事反而被自己忽略,因為隨處可見,不足為奇。可是隨著時間推移、醞釀、累積,才會發現,愛說人閒話、愛扯人後腿、愛佔人的便宜、愛幸災樂禍……,這些已經做得很習慣的「習以為常」,會讓自己身上的垃圾、黑氣越來越多。
黑氣釋放的速度趕不上黑氣生成的速度,致使心性一直處在「地下室」,一直無法向上提升。此時不能怪外靈干擾頻繁、不能怪外道緊追不捨、更不能牽拖業障深重,而是自己太輕忽了這些小事,都是自己平時認為的這些「不足為奇」,逐漸將自己搞得「面目全非」!換言之,這些小事,這些不足為奇,它們是那麼的重要!
小編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段內容發人深省:「你開著雙B進口車,肚子卻頂著方向盤,累不累?你揹著LV包,包裏裝著胰島素降血壓藥,苦不苦?你躺在百萬名床上,卻天天失眠,氣不氣?你蹲十幾萬的馬桶,卻拉不出來,難不難?你雖有很多錢,卻要跟醫生去分享,恨不恨?好好愛自己,我們才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產品!」
人的眼光永遠看得是外面,外表穿得是光鮮亮麗,但內心如千年鬼屋,積滿灰塵與蜘蛛網,不曾打掃。過多的慾望追逐、非份的念想,是讓心靈堆滿垃圾、塵垢的元兇。人的欲望是永無止盡的,有了魚最好還能熊掌兼得,無怪乎古人說:「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杜絕不良嗜好,禁止非份之想,才能免除煩惱和牽累。
晶華董事長潘思亮先生曾分享:「人的腦與心,距離只有三十公分,我卻花了三十年走。」學佛修行始終講的都是「心」,但心有妄心和真心,當我們不夠有足夠的智慧能看清真相,便會讓妄心牽著腦袋走。天天在人我、是非裡打轉出不來,會走入別人的規範裡,迎合別人的口味,做出、說出種種自己不想做的事、不想說的話,讓自己從此丟了真心,一切為別人而活!
堅持自己不容易,維護善良不容易,保持真心不容易,這些不容易的背後,都需要有強大的信念做後盾。學佛千萬不要讓自己學成了迷信,一切只想著靠佛菩薩的加持、靠別人的幫忙。要時常在內心省思自己是否有慈悲?有忍耐?有智慧?有將佛的教誨放在心上?還是隨著別人起舞?讓別人牽著自己的心走?要在心地上下功夫,才能在心地上收穫佛法。常自見己過與修正,才能與佛菩薩越來越近!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期的培訓課程,換成指導我們學校教育方針的老師上課。長官回國之後,來到學校例行式的觀察每班的課室經營,且每次入室觀察之後,就會開主教會議,檢討課室經營方式。 這次檢討的重點,在於每班教具的整齊性和秩序性。教具要整齊擺放、要按照教具的順序,重點是不能蒙塵。在公告的當天告知,明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財、色、名、食、睡,這世間的五慾貪著, 是我們早上一起床後就開始在追逐的東西。 財:每天辛苦奔波,勞心勞力,就是為了要供養這個假我的肉體,包括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樣不是為了這個肉體的需求而設立。現實生活中,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唯有自己拿捏好其中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人就是這樣,沒有修行,沒有學佛,起貪嗔癡,便結下來世怨,因果就是這麼產生的;人的命運,都是上天和佛菩薩依照你的善惡因果所安排,實際上是自己的造作。」 我有兩個很合得來的朋友,認識大概有好幾年了,每個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平日大家雖然忙,但只要有空,大家會喬一喬時間,一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一日載母親去買菜,回程的時候聽到車子有異聲,在紅綠燈下靠邊車子就熄火了。聯絡修車廠的技師(他是同學的先生),需要等半個小時以上,還好同學先幫忙把母親與採買的食物載回家。受不了天氣的炎熱,我鼓起勇氣試著發動車子,慢慢地把車子開到修車廠,技師檢查沒有問題,也懷疑是某個曾換的零件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一場演講上聽到「讓別人贏,不代表我輸」,「唯有真心利他,才能真正利己」,作者從自己人生多重角色的修煉與覺察出的智慧,整理出貼近人心的小故事。 故事如下:有次,作者的爸爸邀媽媽去看黃俊雄布袋戲,媽媽興趣缺缺拒絕了,爸爸只好自己揪朋友看戲。傍晚他碰見看完戲的爸爸,只見爸爸神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端午節這一天,到親戚家拜祖先(祖先牌位供奉於親戚家),拜拜完回家後,我就一直感到很疲累,累到隔天早上睡很晚,還是爬不起來,全身既累又沉重,想說該不會是快感冒了吧?後來以為是自己黑氣影響或有其它問題,於是向佛菩薩請示,看到開示後大吃一驚! 開示:祖先在地獄受刑罰所致,未投胎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期的培訓課程,換成指導我們學校教育方針的老師上課。長官回國之後,來到學校例行式的觀察每班的課室經營,且每次入室觀察之後,就會開主教會議,檢討課室經營方式。 這次檢討的重點,在於每班教具的整齊性和秩序性。教具要整齊擺放、要按照教具的順序,重點是不能蒙塵。在公告的當天告知,明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財、色、名、食、睡,這世間的五慾貪著, 是我們早上一起床後就開始在追逐的東西。 財:每天辛苦奔波,勞心勞力,就是為了要供養這個假我的肉體,包括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樣不是為了這個肉體的需求而設立。現實生活中,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唯有自己拿捏好其中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人就是這樣,沒有修行,沒有學佛,起貪嗔癡,便結下來世怨,因果就是這麼產生的;人的命運,都是上天和佛菩薩依照你的善惡因果所安排,實際上是自己的造作。」 我有兩個很合得來的朋友,認識大概有好幾年了,每個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平日大家雖然忙,但只要有空,大家會喬一喬時間,一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一日載母親去買菜,回程的時候聽到車子有異聲,在紅綠燈下靠邊車子就熄火了。聯絡修車廠的技師(他是同學的先生),需要等半個小時以上,還好同學先幫忙把母親與採買的食物載回家。受不了天氣的炎熱,我鼓起勇氣試著發動車子,慢慢地把車子開到修車廠,技師檢查沒有問題,也懷疑是某個曾換的零件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一場演講上聽到「讓別人贏,不代表我輸」,「唯有真心利他,才能真正利己」,作者從自己人生多重角色的修煉與覺察出的智慧,整理出貼近人心的小故事。 故事如下:有次,作者的爸爸邀媽媽去看黃俊雄布袋戲,媽媽興趣缺缺拒絕了,爸爸只好自己揪朋友看戲。傍晚他碰見看完戲的爸爸,只見爸爸神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端午節這一天,到親戚家拜祖先(祖先牌位供奉於親戚家),拜拜完回家後,我就一直感到很疲累,累到隔天早上睡很晚,還是爬不起來,全身既累又沉重,想說該不會是快感冒了吧?後來以為是自己黑氣影響或有其它問題,於是向佛菩薩請示,看到開示後大吃一驚! 開示:祖先在地獄受刑罰所致,未投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根據佛經,前世的因將造就今世的果,我們應該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 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原文:不依過患,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無量苦。   釋義舉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可以幫助他人的事卻不願幫助他人,甚至有落井下石及毀謗他人的心態,此心態在來生必墮惡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有老人家過馬路,或是走路比較慢的人,都會說:走快一點好嗎。沒有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思考星雲:原生佛法的果就是成佛,次生佛法的果是什麼?魔仔思考:就是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和佛一起生活。思考星雲:人不是應該在人道嗎?怎麼可能和佛一起生活?小柔思考:就因為佛有人之光影。思考星雲: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魔仔有佛之光影確執著做人! 思考星雲:你想殺人,用次生佛法?殺掉千千萬萬的佛弟子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根據佛經,前世的因將造就今世的果,我們應該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 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原文:不依過患,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無量苦。   釋義舉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可以幫助他人的事卻不願幫助他人,甚至有落井下石及毀謗他人的心態,此心態在來生必墮惡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有老人家過馬路,或是走路比較慢的人,都會說:走快一點好嗎。沒有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思考星雲:原生佛法的果就是成佛,次生佛法的果是什麼?魔仔思考:就是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和佛一起生活。思考星雲:人不是應該在人道嗎?怎麼可能和佛一起生活?小柔思考:就因為佛有人之光影。思考星雲: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魔仔有佛之光影確執著做人! 思考星雲:你想殺人,用次生佛法?殺掉千千萬萬的佛弟子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