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金馬開幕《一家子兒咕咕叫》觀後感

賽鴿是一個非常在地又非常有新意的題目,賽鴿文化是台灣強大的地下經濟,也深入南部許多傳統家庭的生活之中,導演透過賽鴿看到的是台灣最底層的傳統文化,父權主義與內心愧疚的糾結、充滿順從與掙脫的傳統女性、世代交瘁下極度想破繭而出的女兒、無家可歸的孤兒在找到歸屬卻又不能當作歸屬的矛盾。
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故事,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糾結與矛盾,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夢想與悲哀,而且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個演員都演的超級好,每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有他的情感與思維,演員間也有很棒的對手戲,語言的流暢度、鏡頭畫面都是非常有水準的。
在整個故事背後也有強大的台灣社會結構,不論一般人對於賽鴿的認知如何,但養鴿、賽鴿是我從小看到的現實,台灣的傳統社會中,除非真的極有財力的家庭背景,一般人家要靠養鴿賽鴿維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也是許多養鴿家庭中給予自己的一個發財的夢想,特別當自己不願意面對現實的時候,就會將所有的精力放在這線希望上,卻常常走上了家破人亡的絕路。
其中更用了父親的愧疚作為故事的主軸,跟一般大眾一樣,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無法面對的愧疚感,這是每個人生命中都需要面對的課題,但強大的父權在面臨愧疚的時候,會比一般人更難走出來,他會將過錯不斷推給別人,也會將生活推向更窘迫的情形,唯有自己獨處以及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願意面對自己的脆弱與錯誤。
但較為可惜的一點,整部片雖然很深刻,卻有一種一直在心頭搔癢的感覺,總覺得少了一點點感動,在某地方多了一點,又在某個地方少了一點,形成最後沉重的心理壓力,但是也哭不出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導演故意為之)。
簡單來說,他是一個成功的影展片、劇情片、社會片,但卻不是一個商業片,不同於前一篇所說的最後真相以商業為目標製作,而是用了成熟的鏡頭語言訴說著屬於台灣的故事,也保持著台灣的電影步調與金馬的風格。
題外話,其實在看片的過程中,我一直覺得這部片子是不是在暗示我,該離開這個壓力甚大的圈子,去找到一個快樂輕鬆自在的生活,告訴我們不要像鴿子一樣,為了吃而回到牢籠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