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偷家族》談一齣關於沒有血緣的家的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前提下,如何實踐多元的可能。


ㄧ般我們在談論多元成家時,談論的是同性婚姻如何合法化的問題,但這卻反而限縮了多元成家的可能。在《小偷家族》中,一家6口,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算不算一家人?因原生家庭家暴而選擇脫離家庭或其他有監督權之人者,算不算構成刑法第240條之「和誘罪」?真正的多元成家,是讓想成為一家人的人都能成家、讓每個人都有選擇家的權利。


是故,在這樣的多元選擇下,現有關於婚姻、親權、兒少、安養等法律制度都必須改變,而具體而微的的社會救濟制度也必須加以調整。因為家庭不再是以「血親」作為「親屬」之依據,社會救濟也不再是強制性的介入。


如果我們接受有種家的組合是能夠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員能夠隨時變動、隨時選擇離開或進入家庭關係。那麼,什麼才是「家」呢?什麼才是家之所以為家的本質呢?


家(人),不是一種空間概念,住在同個屋簷下的人不一定是家人,例如:大學宿舍的室友。空間也不是時間概念,生活得越久的人,不一定就有更深的家庭關係,例如:只顧者賺錢而未盡到教養責任的父母。那麼,「家」是什麼?我們常說,家是避風港、家是永遠的依靠、家是我們的根。當我們說「想家」時,想得是什麼?想者母親喚家人吃飯的聲音、想者父親挑燈工作的身影、想著在外面工作或上班一整天一回到家就有熱騰騰的食物可以吃的溫飽、想者一家人窩在客廳說說笑笑交談的情景、想著包容所有失敗與一切的關懷、或產生一種單純想要被理解的感覺。


當我們說我把家「撐」起來時,撐得又是什麼?是經濟?是傳宗接代?是讓孩子獲得溫飽?還是除了生理之外,更大、更持久的心理依靠;一顆不管遭遇多大的逆境,都能共同面對、陪伴的心。


沒有血緣關係的家能夠讓人有想家的感覺嗎?或是能夠被撐起嗎?血緣關係多了一份責任、一份期望、一份不可選擇的承擔。沒有血緣的家當然能夠想、能夠被撐起,但卻少了點責任、少了點期望、少了點不可選擇的承擔。


不以血緣為基礎的家庭關係,該以什麼為基礎呢?金錢?權力?還是僅是出於「愛」便能包容、聯繫彼此?若沒有責任、期望、承擔的愛,愛還會是完整的嗎?這樣的愛是無法持久的。我們必須承認,「關係」若僅是建立在愛之上是危險的,因為愛並不是永遠不變的,但血緣關係卻是永遠不變的,而這樣的基礎才有可能讓家庭關係長久。因此,若僅有血緣關係而沒有愛,家不會是家;而僅有愛而沒有血緣關係,家的關係便不會長久。


在蘇軾的《前赤壁賦》中,蘇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在《小偷家族》「聽」煙火的那一刻,可以是長久也可以是一瞬,端看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家」。


看著沒有血緣的家人在海邊同樂,鏡頭帶到坐在岸邊的奶奶初枝(樹木希林 飾),沒有發出聲的說了聲謝謝;男孩祥太(城檜吏 飾)最後在返回安養機構的公車上,看著沒有血緣的父親治(中川雅也 飾),同樣沒有發出聲的說了おとうさん。有沒有血緣或許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世界,知道有個正在或曾經在乎你的人、有個願意理解、傾聽、支持你的人。那個人能不能夠被選擇,有時候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但能夠選擇是不是就能夠選到好的,我們也永遠不會知道。我們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把自己照顧好,並且努力讓這一段關係有長久發展的可能。

2018/7/30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先不談如果Wade最後簽了名會怎樣(重新開始全新的闖關模式?)、「大刀」在最後水生火熱時還在冥想是在想啥?為什麼是鋼彈不是福音戰士?為什麼現實中在路上的玩家不怕被車撞(一般都是在有跑步機的地方玩)、「我最屌」現實長得是方是圓是女是男?綠洲是否有自己的法律?能夠避免被特定企業壟斷嗎?我想談的是
這一系列關於數學符號歷史的紀錄片,共介紹了5種符號,以一集一種符號故事性、戲劇性地方式介紹,分別是圓周率π、無限∞、未知數x、零0、虛數i。一般人都能深入淺出的了解符號背後的由來及發現的意義。趁著這兩天陰雨天在家看完,真心覺得當初若國高中數學課也是如此項是在教一種思想史的教數學,必定會更加有
《血觀音》的精神主旨在於:「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未來是指還未發生的事情,是否百分之百會發生,不知道,但我們「相信」之所以會有未來在於,我們能夠「想像」未來。既然未來是建立在想像之上的,那麼可怕的不是無愛的未來,而是對未來沒有了盼望的想像。 19世紀丹麥哲學家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先不談如果Wade最後簽了名會怎樣(重新開始全新的闖關模式?)、「大刀」在最後水生火熱時還在冥想是在想啥?為什麼是鋼彈不是福音戰士?為什麼現實中在路上的玩家不怕被車撞(一般都是在有跑步機的地方玩)、「我最屌」現實長得是方是圓是女是男?綠洲是否有自己的法律?能夠避免被特定企業壟斷嗎?我想談的是
這一系列關於數學符號歷史的紀錄片,共介紹了5種符號,以一集一種符號故事性、戲劇性地方式介紹,分別是圓周率π、無限∞、未知數x、零0、虛數i。一般人都能深入淺出的了解符號背後的由來及發現的意義。趁著這兩天陰雨天在家看完,真心覺得當初若國高中數學課也是如此項是在教一種思想史的教數學,必定會更加有
《血觀音》的精神主旨在於:「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未來是指還未發生的事情,是否百分之百會發生,不知道,但我們「相信」之所以會有未來在於,我們能夠「想像」未來。既然未來是建立在想像之上的,那麼可怕的不是無愛的未來,而是對未來沒有了盼望的想像。 19世紀丹麥哲學家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我家不是你家,我家的事,不必外人過問及操煩。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是描寫長大離家的孩子們和年老雙親共度一個夏日的家庭倫理劇。沒有發生特別事件。頂多只有快到中間才解開「為何那一天家人要團聚」的小小謎題,還有家人之間瑣碎又時而語出驚人的對話而已。   劇本初稿寫於二〇〇六年秋天,其實同一劇名的大綱早在五年前就有了。
Thumbnail
以一起嬰兒販賣事件為主軸,講述一群社會邊緣人聚在一起,組成幸福卻轉瞬就崩毀的家庭。儘管場景搬到韓國,讓它似乎多了一點不同的化學效應,但不知道是因為並沒有一次從頭看到尾,還是情節真的太像,它所帶來的感觸並沒有原本期待的那麼深刻。
Thumbnail
「你的不在乎是真的不在乎嗎 ? 真的有虛假的愛存在嗎 ?」 間諜家家酒劇場版 SPY×FAMILY CODE: White的缺點真的是缺點嗎 ? 這會不會其實是它的特色呢。 你真的了解電影嗎 ? 或許應該點進來看看,或許會顛覆你的認知呢。
Thumbnail
痞客邦邀約觀看特映場 #間諜家家酒劇場版SPY×FAMILY CODE White 劇情:佛傑一家人,為製作出讓擔任審查委員的校長喜歡的傳統點心,而來一場家族旅行,沒想到安妮亞在火車旅途上,誤食了裝在行李箱中,會動搖世界世平的神秘的巧克力,並遭到綁架,洛伊德和約兒為了解救安妮亞,開啟了一場驚心動魄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電影<寄生上流>的故事梗概以及劇情中存在的有趣點。劇情中通過家教和家管工作,拉攏家人進入富人家庭內的故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我家不是你家,我家的事,不必外人過問及操煩。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是描寫長大離家的孩子們和年老雙親共度一個夏日的家庭倫理劇。沒有發生特別事件。頂多只有快到中間才解開「為何那一天家人要團聚」的小小謎題,還有家人之間瑣碎又時而語出驚人的對話而已。   劇本初稿寫於二〇〇六年秋天,其實同一劇名的大綱早在五年前就有了。
Thumbnail
以一起嬰兒販賣事件為主軸,講述一群社會邊緣人聚在一起,組成幸福卻轉瞬就崩毀的家庭。儘管場景搬到韓國,讓它似乎多了一點不同的化學效應,但不知道是因為並沒有一次從頭看到尾,還是情節真的太像,它所帶來的感觸並沒有原本期待的那麼深刻。
Thumbnail
「你的不在乎是真的不在乎嗎 ? 真的有虛假的愛存在嗎 ?」 間諜家家酒劇場版 SPY×FAMILY CODE: White的缺點真的是缺點嗎 ? 這會不會其實是它的特色呢。 你真的了解電影嗎 ? 或許應該點進來看看,或許會顛覆你的認知呢。
Thumbnail
痞客邦邀約觀看特映場 #間諜家家酒劇場版SPY×FAMILY CODE White 劇情:佛傑一家人,為製作出讓擔任審查委員的校長喜歡的傳統點心,而來一場家族旅行,沒想到安妮亞在火車旅途上,誤食了裝在行李箱中,會動搖世界世平的神秘的巧克力,並遭到綁架,洛伊德和約兒為了解救安妮亞,開啟了一場驚心動魄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電影<寄生上流>的故事梗概以及劇情中存在的有趣點。劇情中通過家教和家管工作,拉攏家人進入富人家庭內的故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