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鄭風.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
昧旦 tan3。
子
興 視夜,明星有爛lan7。(個人以為用【
燦 tsha n3】字更好! 明淨也)
將
翱 將翔,弋
鳧 與雁gan7。
弋 言加之,與子宜之。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lo2。
琴瑟在
御 ,莫不
靜好 ho2。
知子之來 之,雜 佩以贈 之。
知子之順 之,雜佩以問 之。
知子之好 之,雜佩以報 之。
2024/04/17補遺: 最後一段的韻腳:來 lai7 vs.贈tsing3,順sun7 vs.問bun7,好ho2 vs.報po3! 顯然 來 ,贈 不押韻! 但是閩東話的贈發zaing242 (國際音標/tsaiŋ˨˦˨/)! 有-ai音的元素!
這首詩描述夫妻生活的相處之道! 從細微平凡處去品味夫妻如何互動,俗語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對話從早上的第一句話開場,妻子一早醒來,想要喚醒還在賴床的先生,她說,「你聽,公雞已經在啼叫了! 」,作為一家之主的先生,有可能是白天操勞,體力尚未恢復,還想再睡一會兒,於是回答說:「天還未亮啊,看,東方天邊的啟明星,還在閃閃發光呢! 」。
作為妻子的也不抬槓,繼續和顏悅色的勸說道: 「聽話!聽話!快快起床 ,大雁野鴨這些飛禽都將要離巢,在天空翱翔,快帶著你的弓箭去打獵吧! 」,「打到獵物後,我會幫你煮一頓大餐好好犒賞你! 」,「我倆一邊吃飯,一邊飲酒,豈不愜意,接著,你鼓琴,我吹瑟,這樣安靜和美的日子,我願意跟你一直這樣生活下去,直到永遠!」
先生感受到妻子的柔情蜜意,於是回答說:
「你對我的慰勞,安撫,我會回贈你五彩的佩玉! 」「你對我的溫柔,順從,我會呵護妳五彩的佩玉! 」,「你對我的親密友善,我會回報你五彩的佩玉! 」
這就是有來有往,禮尚往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算是親密如夫妻關係,也是要三不五時,噓寒問暖,相互關懷! 並且看好時機,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餽贈,以表揚,讚美,慰藉其為家庭付出的辛勞! 感恩與謝意一直都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黏著劑與潤滑劑,夫妻之間亦是如此!
全篇,看不出來有何甜言蜜語,但就是在這日常的生活對話中,可以感受到夫妻間彼此相互尊重,彼此相好的互動關係! 把平凡的日子過好,那天天都會是好日子!
字詞註釋: 【明星 】,指金星,金星是除太陽,月亮外,最亮的星體。在古代,金星於日出前出現在東方稱為「啟明」,傍晚出現在西方則稱為「長庚」。也稱為「太白」、「太白金星」、「太白星」。
【宜 】:《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 反。go5。菜肴。亦謂作爲菜肴。《詩·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毛傳:“宜 ,肴 gau5也。”《爾雅·釋言》:“宜,肴也。”邢昺疏引李巡曰;“飲酒之肴也。”
【御 】:本義為駕馭。延伸義,「彈奏;吹奏 」。《楚辭·遠遊》:“張《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 《九韶》歌。”唐韓愈《鄆州谿堂詩》:“公在谿堂,公御 琴瑟。”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上欲遷幸,復登樓置酒,四顧淒愴,乃命奏玉環。玉環者,睿宗所御 琵琶也。”宋樂史《楊太眞外傳》卷下:“歌《涼州》之詞,貴妃所制也。上親御 玉笛,爲之倚曲。” 或言:「近旁;旁邊 」。《詩·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孔穎達疏:“於飲酒之時,琴瑟之樂,在於侍御 。”余冠英注:“御,侍也,在御 猶言在側 也。”
【好 】:相善、彼此親愛。如:「友好」。唐·高適〈贈別晉三處士〉詩:「知己從來不易知,慕君為人與君好。」《紅樓夢·第二七回》:「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
【善 】:
親善、交好。《左傳·隱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後漢書·卷七○·孔融傳》:「與蔡邕素善。」 喜好、喜愛。《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楚辭·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愛惜。《荀子·彊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
【雜 】:五彩相合。
《說文解字·衣部》:「雜,五彩相會。」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
【之 】:
最後六句九個【之】字: 又語助辭。 《 書·金縢》 禮亦宜之。 《 禮·文王世子》 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 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 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閩南語時間:
有 「明星有爛」的【有 】字,助詞。無義。作形容詞詞頭。《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 蕡其實。”《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 泚,睨而不視。”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君子秉文,辭令有 斐。”嚴復《原強續篇》:“蓋察病而知致病之原,則其病將愈,唯病原眞而後藥物得,藥物得而後病乃有 瘳,此不易之理也。”參閱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有”。
閩南語的孝順,叫做 【
有孝 】,有人覺得應該寫作【友孝】,【友】字,甲金文象兩手同一取向,甚至聯在一起之形,以示友好。「友」,跟「孝」,兩字在漢語詞是不存在複合一起使用的!
來 「知子之來之」的【
來 】字! 是【
賚 】的假藉! 需破讀第四聲!《詩·商頌·烈祖》:“既載清酤,
賚 我思成。”毛傳:“賚,
賜 也。”朱熹集傳:“賚,
與 也。
有一個閩南語詞! 就是
lo2(loo2)-lat8 ,教育部字典寫【努力】,意思是「
對於他人的幫忙表達感謝之意 」! loo2 在漢語是【慰勞】的【勞】字,《呂氏春秋·孟夏》:“勞農勸民。”陳奇猷校釋:“勞即‘慰勞’之勞。那麼 lat8字呢? 是【賚】字,它的異體有,「來,徠,勑」等字!《晉書·卷六二·劉琨傳》:「琨撫循勞徠,甚得物情。」 而,對人感謝,除了口頭溫藉外,還會有財物的給予,這就是賚字! 合起來是【勞徠】,《孟子.滕文公上》:「放勛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
勞來 ,匡直,輔翼」,為同義複詞! 閩南語的「來」字讀如「勑」字的「力」字旁音! 便成了 lo2(loo2)-lat8!
再從這裡衍申,【賚】,還有一個詞是【
褒賚 】,【褒】,是表揚,讚美義! 一樣,也會同時給予一些財務以示嘉獎! 因此與【賚】字組成輔義複詞! 那麼這個【賚】,跟同義複詞的【勞】字調換,就是【褒勞】,這雖然不出現在書面字,但,口語中運用完全不違和! po-lo2, p-聲母丟失就成了
o-lo2 ! 意思跟單一字的閩南語音po 意思是幾乎一樣的! 《台日典》: 【褒】,po, 例如:
愛hō͘人 ∼;看命無 ∼,食水也無。
說到這裡,還有個問題是,「勞」切音lo7, 為去聲! 不是上聲, 是美中不足之處! 不過聲調的改變,指是語言流傳過程中的變化之一,可以看同方言中不同腔口差異,就可以理解,對此,不能墨守成規,尤其是口語,遷就變調,變音的因素太多了! 這是不可苛求的,當然,如果在某一天,又找到一個更合理,更適當的漢字源,當然,這又另當別論了!
教育部字典寫:「呵咾」,來看它的說帖:
《教典/KIP典》,推薦漢字「呵咾」,選用因由如下:
「臺灣話/咱人話把對人的讚美說成 o-ló,用法如:「伊 o-ló 汝唱歌真好聽。」(他稱讚你唱歌很好聽。)o-ló 的漢字寫法,自來極為分歧,主要有訓用(借義)、半借義半借音、借音的幾種選用漢字的方法。訓用的如「讚美 」(台日大辭典),半借義半借音的如「褒了 」(蔡培火),近年來的詞書中較常見的是借音,如「阿佬 」(王育德)、「阿老 」(胡鑫麟)、「謳誄 」(陳修)、「阿咾 」(周長楫、楊青矗、陳正統)、「呵咾」(董忠司)等。這個詞的漢字寫法這麼紛雜,透露的可能是這個詞的來源不是漢語言,所以找不到音、義皆合的漢字。 近年來多數詞書採用借音的漢字寫法,則表示訓用的漢字比較不受認同。如果要採用借音字,先來看 o 要用什麼漢字比較恰當。「阿」字雖有 o 的音讀,但「阿」是臺灣話常用詞頭,用在「阿公、阿媽、阿爸、阿母」等詞語中,要學生同時學習「阿」字的 a, o 兩讀,會造成學習的負擔,並不恰當。「謳」的臺灣話發音是 au,也不是常用字,所以對國小學生來說,也會增加學習負擔。「呵」字除了有 o 的音讀以外,也是筆畫簡單的常用字,不會造成困擾,是理想的選擇。
接著看 ló。「老」字有高齡的意思,「佬」有貶義,「誄」是罕用字,只有「咾」既不難認,又不會造成困擾,是較佳的選擇。
「呵咾」都有口字邊,稱讚要用言詞,必須動口,所以按漢字「借音」功能,做推薦用字。」
在這份用字說帖中的一句,「
透露的可能是這個詞的來源不是漢語言,所以找不到音、義皆合的漢字。 」,卻是太過武斷了,這是除外法則,不能說是最終的論定! 也就是說,不是漢語言,當然找不到相對應的漢字,但,找不到漢字,並不能論斷它不是漢語言! 來看客語的說法,它的發音也是
o-no (音調隨各腔口不同而異!)。因此,此音字是閩,客共同語,那麼它的漢語言的可能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於是我在社團上貼文,邀請各路前輩,同好,一起來集思廣益!
果然,有各種異議之聲,腦力激盪(brain storm)下,竟激發出另一個思路,發現另一種可能的漢語詞,這個留在下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