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照上主形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雯青小組已經進行二次讀書會,讀的是AWRC(亞洲婦女資源中心)將iGi期刊的文章,選錄已譯成中文的篇章,集結成小書《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此次閱讀的章節為小書中的〈我與《照上主形象》、ÁWRC、女性解放神學之路〉。
我個人很喜歡這一篇,因為作者(天主教徒)記錄了她如何因為意外進入到AWRC工作,從一個對女性議題完全無感的狀態,進入到「眼睛開了」的啟蒙。文章雖然有些年歲了,但放在對性別議題仍屬守舊的教會教導中,仍是字字鏗鏘(但這樣其實很悲傷⋯⋯)。
此次邀請小組成員小珈,分享她的參與心得。

文:小珈
在閱讀這一章時,瞭解原來女性長久以來的苦楚已被漠視所謂的「正常」,並還充斥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其實自己讀完是有情緒的,但當下沒有察覺。
在小組討論後,由小毛先提出「作者是有情緒的、是生氣」的時候,我才發覺原來我也在生氣。
回想過去接受教育的方式,向來只是單向輸入,很少有針對特定主題再深入思考及繼續探究。這幾次開始參加讀書會,才有機會進入到討論及批判的部分。學生時期只知道要工作賺錢,錯失多少學習機會,自己開始生氣。透過在小組裡的討論,才覺得知識原來可以這麼靈活且多元。
主上帝說:「人單獨生活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合適的伴侶來幫助他。」……於是,主上帝使那人沉睡。他睡著的時候,主上帝拿下他的一根肋骨……。主上帝用那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把她帶到那人面前。那人說: 這終於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我要叫她做「女人」, 因為她從「男人」出來。(創世記2章18~23節)
身為女性的我,開始意識到不平等跟內心有不平的時候,應是當我要開始成為妻子及母親這兩個角色。對於這些角色的期待,過去在信仰的教導、或家人給予的回應,不外乎是「犧牲」跟「奉獻」。回想起來,對他人而言,迎接新身份或許是喜悅,但對我而言卻是恐懼,彷彿掉進無底深淵;心裡跟身體有壓力卻無處可釋放。
在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裡,女性成為妻子、媳婦及母親是「天經地義」的事;母親為孩子犧牲是「正常」、妻子要支持先生是「正常」、媳婦要負責照顧家庭人員是「正常」,本該如此。身為女性,我雖內心不怎麼認同,但也找不到可以反抗的力量。
在分享過程中,蛋媽點出長期屈服於「君尊結構」的框架,造成許多壓迫。雖然當時我心裡還在想:「事情還是要有人犧牲啊!要不然誰來做的想法」。這是很「服從命令」的第一反應。但其實,我們應當反思這結構底下所衍生的問題。
「因種族主義、異性主義、階級主義、民族中心主義、殖民主義、年齡歧視和其他的剝削等相互結構而形成並擴展。性別受到種族、階級、年齡、文化和宗教的形塑,是君尊結構操控中的一環。 雖然君尊結構(Kyriarchy)隨著歷史演進而有所改變,但它在今日的文化和基督宗教內還是強而有力的。」(摘自〈我與《照上主形象》〉)
該文的作者提到:新的基督論。因為耶穌反抗當時的權威,才被送上十字架。那時候我好像因為這樣的連結而得力,重新燃起對信仰的希望;經文不只是段經文,而是能在察覺到不平之處,讓無力者有力量。在小組討論時,我也激動的分享:在我起初的教會經驗中,教會的教導,往往不顧及女性看似微不足道的需要,跟生命的苦楚,甚至是要女性犧牲小我而來成全別人。該文作者的經歷分享,跟她參與AWRC的活動所接觸到的新觀點,才讓我被安慰到。
原來上主也是看重我們這些女人「微不足道」的苦楚。
後來小組的結論是,我們來查經吧!這對我來說是新奇的,因為想擺脫過去「君尊結構」的教導,重新回到經文來,明白上主的旨意,才不會枉費上主要給我們的豐盛生命。

工商時間

明年預計展開這本小書的「入門級」讀書會,詳情請見:https://reurl.cc/7jDV9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雯青小組首座山。考量成員的經驗與年紀(最小的一歲半),最後選了安全許多的德文山。 最驚嚇的,是阿毛以負重的方式,人生首次揹了20公斤,走完全程。為了紀念,特別請求他賜文回應。也謝謝他以文字記錄下這難忘的一日。
    在繪本的世界裡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才很深的體悟到:我是「故事匱乏」者。這是我沒有料到,繪本與故事給我的震撼。人生於世,必須建立在故事之上。而故事不是從遠方、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課本裡的知識,故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此篇為Hen Book說書人亨利,參與完昨天小組讀書會後的心得分享。亨利此篇隨筆本無標題,我取用他文章中提到的「擁抱」,結合讀書會文章的「脆弱」主題,同時也以「擁抱」向亨利鍾愛的神學家Miroslav Volf致意。
    2022年剩下的4個月,聚會命運無敵坎坷的雯青們,每個月將選讀一篇亞洲婦女資源中心出版的《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中的文章。開張第一篇,選的是〈為人母親的神學省思〉。此篇文章寫於20年前。20年前做女性神學,與20年後做女性神學,時空上都有劇烈的變化。我感謝前人辛苦的開路,把此篇當成是個「引子」
    安息:按下暫停鍵 安息:正增強的槓桿 安息:平靜
    那麼,到底信心/信靠/信仰(faith),到底是什麼?我們總會說要信靠,但追根究底,這似乎是不容易清楚定義的事。對每個人來說,faith是什麼呢?
    這是雯青小組首座山。考量成員的經驗與年紀(最小的一歲半),最後選了安全許多的德文山。 最驚嚇的,是阿毛以負重的方式,人生首次揹了20公斤,走完全程。為了紀念,特別請求他賜文回應。也謝謝他以文字記錄下這難忘的一日。
    在繪本的世界裡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才很深的體悟到:我是「故事匱乏」者。這是我沒有料到,繪本與故事給我的震撼。人生於世,必須建立在故事之上。而故事不是從遠方、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課本裡的知識,故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此篇為Hen Book說書人亨利,參與完昨天小組讀書會後的心得分享。亨利此篇隨筆本無標題,我取用他文章中提到的「擁抱」,結合讀書會文章的「脆弱」主題,同時也以「擁抱」向亨利鍾愛的神學家Miroslav Volf致意。
    2022年剩下的4個月,聚會命運無敵坎坷的雯青們,每個月將選讀一篇亞洲婦女資源中心出版的《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中的文章。開張第一篇,選的是〈為人母親的神學省思〉。此篇文章寫於20年前。20年前做女性神學,與20年後做女性神學,時空上都有劇烈的變化。我感謝前人辛苦的開路,把此篇當成是個「引子」
    安息:按下暫停鍵 安息:正增強的槓桿 安息:平靜
    那麼,到底信心/信靠/信仰(faith),到底是什麼?我們總會說要信靠,但追根究底,這似乎是不容易清楚定義的事。對每個人來說,faith是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單身營會-見證·黃毓雯姊妹 我是在2012年六月二十四日受洗的,在受洗八年左右的時間,我都盡力地扮演一個好基督徒,所有能服事的事,我都會服事。在營會期間我經常覺得很有共鳴,當少軒哥講到,他如何將一個好基督徒的標準,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時侯,在他身上所有的掙扎,我都同樣有過。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嫁給我吧!」、「讓我給你幸福!」 「我」原本應該是中性的詞,可是上述兩句的「我」有多少人腦海中是預設了由「你」來完成?這樣的男性角色設定根植於多少女性的心? 女性在「Hypergamy 慕強擇偶」話題中的角色 男性要承擔求婚的角色到什麼時候? 「女性主義毀掉我的戀情」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單身營會-見證·黃毓雯姊妹 我是在2012年六月二十四日受洗的,在受洗八年左右的時間,我都盡力地扮演一個好基督徒,所有能服事的事,我都會服事。在營會期間我經常覺得很有共鳴,當少軒哥講到,他如何將一個好基督徒的標準,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時侯,在他身上所有的掙扎,我都同樣有過。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老生常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扮演了許多未經挑選的角色。有時候,這些角色使我們背負起過重的負擔,忘記了自己原本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角色,並嘗試尋找那些真實的自我時,我們又會發現什麼?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嫁給我吧!」、「讓我給你幸福!」 「我」原本應該是中性的詞,可是上述兩句的「我」有多少人腦海中是預設了由「你」來完成?這樣的男性角色設定根植於多少女性的心? 女性在「Hypergamy 慕強擇偶」話題中的角色 男性要承擔求婚的角色到什麼時候? 「女性主義毀掉我的戀情」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