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中國貨幣史系列:擲碎銀買單的大俠,其實是穿越時空的旅人

前言:人類學徒這兩週外出遠門汲取創作靈感(其實是當孝子好爸爸陪孩子過暑假)。所以在出門前備檔了一篇金融古代史軟文。
在此祝福各位讀者格友們也能開心過聖誕,本格子過完聖誕再與各位相見。
以下正文開始。
-----------------------------------------
當代大陸古裝劇越拍越精緻,戲服與場景越來越美,觀眾們看多了, 總以為古代人生活就該是那個樣子。
譬如最經典的古裝劇畫面就是男女主角在茶館裡喝茶吃酒,吆喝著店小二,從褲腰里掏出碎銀渣子,甚至一顆銀元寶買單。
實際上,這場景卻幾乎不存在在真實中國古代歷史之中。
中國的上古神話時期不說, 上至秦漢,下至宋元明清的交易貨幣, 主要用的是銅錢, 主因是中原地區金銀產量極為稀少,最有價值的生活金屬就是銅鐵,但鐵錢又容易生鏽毀損。
因此,以銅鉛合金鑄成的銅錢成為主要貨幣。
但因為單一個銅板的價值太低, 所以要進行大額交易的時候,就用繩子串起來, 變成一貫一貫的銅錢串。
所以史記裡記載,文景之治時, 國家年年豐收, 收繳上來的銅錢稅金放在倉庫裡十幾年沒動過,打開錢倉檢查時,發現銅錢存在倉庫裡成堆, 草繩全部腐壞的記錄。
近代的考古學家在江西挖出漢代海昏侯墓時,也發現了成噸重的銅錢陪葬品,整個沾黏成一團銅塊的真實文物,應證了史記的記載。
漢海昏侯(廢帝)墓挖出來數以噸計的銅錢塊
直到唐末的四川地區,由於蜀地對外交通不便,運送貨幣的成本奇高,這才開始慢慢的有了"飛錢"這種民間發行的匯兌票據的試行,但既不普及於全國,也不是官方發行貨幣。
唐末的飛錢,是一種民間匯票而非官方貨幣
直到宋朝由於商貿發達,金屬貨幣根本來不及鑄造給予民間使用,才大量的使用稱之為"交子"的國家發行紙鈔。
紙鈔的好處很多,重點是輕便易於攜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朝廷莊家可以作弊,國家能夠大量的印製鈔票,造成惡性通膨。
更精確的說,即便是鑄造銅錢的時代,歷朝歷代的政府也都不斷的在降低黃銅的成份,添加入更多的鉛,搞的錢幣的鑄字用沒幾年就模糊不清,民間怨聲載道。就更不用說要印多少就印多少的"交子"紙鈔惡性通膨的速度能有多快了。
到了明朝隆慶年(大約1537年)後, 白銀製成的銀碇才真正成為官方認證的繳稅貨幣, 也就是中國銀本位的開始。
其實中國本身不產金/銀, 這也是幾千年來官方一直不用金銀作為貨幣的原因. 為何到明代卻開始使用銀本位呢??
這一切得要牽扯到哥倫布了。
首先,因為他老人家半哄半騙的騙到西班牙王室派了幾艘小船出海探險,意外的發現新大陸。
幾十年後,遠征隊又在秘魯的安地斯山脈上發現了全世界最大的銀礦。
西班牙殖民總督用三角貿易買來的非洲黑奴與印第安人瘋狂開採之下,大量越洋輸入到歐洲的銀元,搞的當時銀價在歐洲本土大崩盤。
西班牙商人只好載著嚴重貶值的銀幣到太平洋彼岸,在新開拓的呂宋島殖民據點馬尼拉市看看有啥香料可以買回家做點小生意。
沒想到路過的中國商人卻願意用在歐洲一折不到的價格拿絲綢跟瓷器換取西班牙人滿手的貶值銀幣。
盛行在明清的墨西哥銀元(鷹洋),上頭還有各式中國商人的驗偽戳記
而經過了幾十年後, 中國人對銀無止境的貪婪, 竟然讓中國的銀儲備竟然成為全球第一,完成了銀本位的基礎建設。自此,大明國正式推行銀本位。
以一個幾乎不產銀,當時全球第一經濟體的巨無霸國家。靠著哥倫布大發現百年不到的時間,完成這個創舉,也算是人類創舉!
但即便是在大明國中葉轉型成為銀本位,但銀錠的價值仍然太高,直到清晚期的銀元出現之前,普通人的日常花用依然是千年如一日的使用銅錢。
黃冕堂先生編著的《中國歷代物價問題考述》一書記述到:
“(咸豐)年來,百物騰貴,……即如工匠一節,(清)國初每工只銀二三分,今增三四倍。”
也就是說,大清初年的一名工匠的日收入也才0.02~0.03兩銀子,幹滿一個月,收入也不足一兩銀子。到了晚清,工匠的日工值則是0.1兩銀子左右,月收入大約是3兩白銀。
那麼清代的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什麼東西呢?
康熙前期,蘇杭一帶,一兩銀子可以買到約150公斤小麥;乾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到60公斤煙葉或50公斤糖,可以買到10公斤肉;嘉慶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到12.5公斤茶葉,或50公斤油菜,或2500個柿子……_
嘉慶年間上繳給中央政府的銀錠(大元寶),足50兩重,上頭有工匠的名稱與上繳的縣名
而電視劇裡大俠動不動就掏出的銀元寶,大的有50兩重,小的也有20兩。
先不說這麼重的元寶怎麼沒有撐破大俠的袖子或褲襠。一顆銀元寶,別說上酒樓吃一頓飯了,在明清兩代的尋常年份,這可足足買下3噸重的小麥回家堆滿後院吃一整年了!
因此,銀兩的使用只有在商賈的大宗交易與官府交稅的時候使用,日常生活並不尋常。
同時也因為每家每戶繳交稅金的銀成色不一,因此官府酌收熔銀重鑄成標準銀元寶的"火耗"費用。
而這項"火耗"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地方官員收取灰色收入的潛規則。直到大清雍正年間,由暗轉正,成為官員的正式俸祿。
因此,下回若再看到漢唐古裝劇裡,大俠酒足飯飽後從袖口掏出碎銀付帳買單,店小二卻無須拿出秤桿來估量斤兩,就照單全收,吆喝一聲"您慢走"~
別懷疑,他們倆人都是穿越時空而來的旅人,中國古代不存在付銀兩吃飯這回事。
而您看的也不是歷史武裝劇,是時空穿越幻想劇。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以下特別感謝12月份打賞贊助讀者:獅子王/小肥象/Miro_Ai*2/小青青/胖子K/短毛貓/井底之蛙(依照打賞時間順序),與本專欄的忠實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叩首一鞠躬)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金融人類學徒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