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土地功能嚴格分區對社會的隱性傷害

    上次我們講到我們台灣與歐美國家截然不同的土地使用方式,雖然台灣的住商混合模式令街景與交通秩序管理不易,同時因台灣房價所得比高出先進國家許多,就覺得台灣生活環境不佳。但這樣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實也讓台灣的生活機能好過世界上許多國家,同時治安也比較容易維持。

    整齊的代價

    而其他國家無論是開發中國家還是先進國家,乾淨整齊的房屋外觀與街景也並非沒有任何代價,其實旅客在開發中國家旅遊時看到的主要是它們的觀光區,與一般居民的生活圈並沒有太多交集。再者這些好看的房屋與街景也是要花費人力物力去維護的,像是美國很多州的住宅持有稅就高出台灣十倍之餘,除了持有稅以外,維護費及管理費等也十分可觀,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現象。
    所以很多先進國家的房價所得比看似只有台灣的一半,但是高額的不動產持有稅與維護開銷等成本算下來其實根本沒比台灣好到哪去,而且這些負擔及便當您年老沒收入只要你持有房產的一天都會一直跟著你(這裡還沒有提到歐美國家的所得稅與強制險等費用時常直接拿走一個人近半的收入了)
    那有人說如果是這樣房子不去整理也可以節省許多開銷吧?各位讀者這樣一來最終房屋外觀不就跟台灣沒有太多差別了嗎?是啦在阿撒布魯的區是可以這樣搞啦,不過在國外通常這樣的地方你住一兩個晚上就會想逃了,因為這些地方通常也是偷搶案、兇殺案與毒品交易猖獗的區域,警察也懶得管,生命財產難以得到保障,自然就難以居住。
    講到這就要講在台灣社會相對不明顯但包括歐美國家在內的多數國家而言十分棘手的社會現象—左右對立與階級仇恨。

    階級議題概述

    眾所皆知西方社會的政治分為左右兩大派,而左右兩派的起源與法國大革命當時的三級會議有關,貴族與教士等權貴階級坐在會場右側,而平民代表則坐在左側。所以縱使左派與右派經過兩百多年的演變有各式各樣的分界,其根本仍代表著社會普羅大眾(左派)與既得利益者(右派)。
    以上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可能難以深入理解,畢竟台灣社會一來面對的主要是統獨議題(中美對抗),二來就是台灣社會的階級落差跟國外比真的不算明顯,可能講到這裡有人會反駁明明台灣的都市裡也有地主階級,但是台灣所謂的地主階級積累頂多不過一兩百年,跟歐美國家及其他歷史悠久的國家動輒三四百年歷史的積累差遠了。
    但其實除了上面所講的歷史差異,另外圈地運動、工業革命初期的對勞工的剝削都是遠因,不過這些都是一兩百年前的事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從二十世紀初起歐美國家嚴格的土地利用制度,在住商分離的環境下,除了生活機能被分割,最重要的就是這些純住宅區演變到最後很容易成為單一社會階層的社區,如富人社區、中產社區或工人社區,除了外出採買外,幾乎沒有跟其他階級的人互動機會,一旦缺乏互動機會,久了社會上各個階級都自成一國,導致許多由社會菁英制定的公共政策立場偏頗,底層人士由於看不到希望便將自身的困境怪罪到統治階級身上,長期下來便產生所謂的階級仇恨。
    其實包括西方世界在內的許多國家無論是治安問題,還是政治議題,其根源都是階級差距甚至是仇恨,而這兩年許多國家的防疫執行不順利其實也跟這些現象有關,試想一個社會如果階級間彼此不信任,防疫這種需要全體總動員的政策要如何落實,所以最後很多國家疫情控制不住也就不意外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