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的酪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日,媽媽興沖沖的回到家,說水果行的老闆告訴她,酪梨雖然外表沒有變色,但只要變軟就是熟了,於是,兩顆酪梨就這樣落入媽媽的魔手中。
削第一顆,沒錯是變軟了,也印證了水果行老闆的話。但,第二顆明明就沒有很軟,老媽的固執性格又出現了,硬是拿刀開啟解剖程序,惟力氣不夠,只可以在外圍描出一圈刀痕,接著就派出我爸,好不容易切半了,皮也拔不太掉,都要用刀子切,兩顆酪梨就這樣被分成兩袋。
昨日,請老爸這個小弟去打酪梨果汁,廚房傳來好幾次轟轟轟的聲音,往常都大概2次就好了,但昨晚不太尋常。入口後,我反映「沙沙的」,而且喝起來還苦苦的,趕快上網查,果然就是酪梨沒熟的味道。
我就問我媽說:「妳喝起來有怪怪的嗎?」
媽媽說:「還好阿!」
我就說:「超奇怪的,不好喝!」
說實在,喝了都回苦,整個心情都不美麗了,我就跟我媽說妳真的很固執耶!對我來說,吃了不符合往常期待的東西都會超級失望,尤其這意外還是人為的,導致我昨晚喝的超級慢。爸爸還說:「妳真的不太能吃苦。」我心想,幹嘛要自己討苦吃咧。
最後,媽媽又默默說:「沒熟的酪梨另一袋也有耶!」
低氣壓的我又說:「幸好妳這個不是要準備妳兩個孫子喝的,不然他們一定不會喝。」
返鄉跟老爸老媽同居了2年多,我跟姊姊說,看著爸媽,妳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習慣、個性的來源地,有些要引以為戒,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有些改不了的,只能認命地去接受,就如同媽媽的固執展現,我想某些時候的我亦是如此吧!
但吞下一杯回苦的酪梨牛奶,還是那我那個當下感到超級不爽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74內容數
從沒想過自己會從一個法律人跳槽到民宿管家的世界裡,一切都懵懵懂懂,懷抱滿腔熱血投入,卻硬生生遇上新冠疫情來襲,對於自己能繼續摸爬帶滾多久也不知道,只好先且看且走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搬回家住之後,每晚都會跟爸媽一起追劇,最近開始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但老爸總是說「知猴知猴...是紅肥綠瘦」!如果開始大笑,老爸就會繼續說:「以前大家都以為我是外省人耶,要不是下來做檳榔久了......。」 我心想「好漢果然特別愛提當年勇!」
一抬頭才發現坐在我對面的爸媽如今已是戴著老花眼鏡在包檳榔!
搬回家住之後,每晚都會跟爸媽一起追劇,最近開始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但老爸總是說「知猴知猴...是紅肥綠瘦」!如果開始大笑,老爸就會繼續說:「以前大家都以為我是外省人耶,要不是下來做檳榔久了......。」 我心想「好漢果然特別愛提當年勇!」
一抬頭才發現坐在我對面的爸媽如今已是戴著老花眼鏡在包檳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收到鄰居阿媽送的大水梨,她以此做了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想到阿媽的個性有如這道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平和溫潤且飽含人生智慧。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過去或現在? 「小桃?」一家人在爺爺回來的一個禮拜後,一起吃烤雞,桌上的大烤雞香味撲鼻,把小桃香的直流口水,「小桃?」媽媽又在叫她一次,因為她已經把手伸出去,把一隻雞腿拔下來,「好香~」小桃一邊流口水一邊埋怨道,這時在廚房幫忙的爺爺也來助攻,但是是幫媽媽,爺爺以說故事德名義,但小桃回房間,問她
Thumbnail
我下班回家路上想買地瓜蒸起來 放冰箱當早上早餐 我媽看到我買隨便買地瓜 斷言我買的地瓜肯定很難吃 蒸好還燙的時候 她就急著拿起來吃一口 然後就很小聲說還可以啦⋯ 我以為很難吃我就也吃一口 對我媽說明明很甜 媽媽就開始氣急敗壞了XDD 她一定是急著想打臉我隨便買的瓜很難吃哈
Thumbnail
我吃酪梨是想要攝取優良的油質,含油量高的酪梨,味道和口感都較好。台灣雖然可生產三十多個品種的酪梨,但有不少品種的含油量較低,口感較水,味道不濃,適合拿來打汁。有些人吃酪梨還要沾醬油,對我來說,直接吃就很好吃的水果,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為了吃水果而吃進多餘的糖份或鹽份。
Thumbnail
  我家的日常吃食總是一陣流行過一陣的,這幾乎取決於我媽的喜好,她是個用情不專的婦女,對食物總抱有心血來潮的狂熱,淘汰外食餐廳的速度比發現「這家不錯」的速度還來得迅猛;她更能欽點某道食材或料理,榮登當季度的常駐嘉賓,例如泰式鮮蝦冬粉煲(整個冬季)、桶裝冰淇淋(半年),以及花生芽(久遠不可考)。 
我喜歡各式水果,唯獨不愛木瓜、榴槤。幼時,媽媽總說木瓜非常營養,對身體多好什麼的,但我和弟弟不為所動,仍舊對木瓜敬謝不敏。其實,小時候不吃的食物,長大未必不吃,先生說他讀大學以前不吃苦瓜,現在倒是很愛,我的版本則是茄子。雖不吃木瓜,我偶爾會買木瓜給先生吃,沒忘記媽媽說過,木瓜是很好的水果。 我將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收到鄰居阿媽送的大水梨,她以此做了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想到阿媽的個性有如這道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平和溫潤且飽含人生智慧。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過去或現在? 「小桃?」一家人在爺爺回來的一個禮拜後,一起吃烤雞,桌上的大烤雞香味撲鼻,把小桃香的直流口水,「小桃?」媽媽又在叫她一次,因為她已經把手伸出去,把一隻雞腿拔下來,「好香~」小桃一邊流口水一邊埋怨道,這時在廚房幫忙的爺爺也來助攻,但是是幫媽媽,爺爺以說故事德名義,但小桃回房間,問她
Thumbnail
我下班回家路上想買地瓜蒸起來 放冰箱當早上早餐 我媽看到我買隨便買地瓜 斷言我買的地瓜肯定很難吃 蒸好還燙的時候 她就急著拿起來吃一口 然後就很小聲說還可以啦⋯ 我以為很難吃我就也吃一口 對我媽說明明很甜 媽媽就開始氣急敗壞了XDD 她一定是急著想打臉我隨便買的瓜很難吃哈
Thumbnail
我吃酪梨是想要攝取優良的油質,含油量高的酪梨,味道和口感都較好。台灣雖然可生產三十多個品種的酪梨,但有不少品種的含油量較低,口感較水,味道不濃,適合拿來打汁。有些人吃酪梨還要沾醬油,對我來說,直接吃就很好吃的水果,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為了吃水果而吃進多餘的糖份或鹽份。
Thumbnail
  我家的日常吃食總是一陣流行過一陣的,這幾乎取決於我媽的喜好,她是個用情不專的婦女,對食物總抱有心血來潮的狂熱,淘汰外食餐廳的速度比發現「這家不錯」的速度還來得迅猛;她更能欽點某道食材或料理,榮登當季度的常駐嘉賓,例如泰式鮮蝦冬粉煲(整個冬季)、桶裝冰淇淋(半年),以及花生芽(久遠不可考)。 
我喜歡各式水果,唯獨不愛木瓜、榴槤。幼時,媽媽總說木瓜非常營養,對身體多好什麼的,但我和弟弟不為所動,仍舊對木瓜敬謝不敏。其實,小時候不吃的食物,長大未必不吃,先生說他讀大學以前不吃苦瓜,現在倒是很愛,我的版本則是茄子。雖不吃木瓜,我偶爾會買木瓜給先生吃,沒忘記媽媽說過,木瓜是很好的水果。 我將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