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亞東關係協會:臺日友好關係的樞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臺灣與日本關係密切,在國際合作與經濟貿易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友人。從1972年起,臺日雙邊在無邦交的狀態下,何以建立互信機制?亞東關係協會又如何扮演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現在,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曾咨翔
刊頭 日本國會議員訪問團灘尾弘吉(左四)等人於臺北市圓山大飯店接受亞東關係協會的酒會宴請
案名:金鐘獎、外交、劇照翻拍
檔號:0067/003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灣與日本地理空間距離一衣帶水,在1951年《舊金山和約》(圖1),以及1952年《中日和平條約》(圖2),明文要求日本放棄對臺灣及澎湖群島以及南海相關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其後,受到冷戰局勢的影響,我國與日本的雙邊關係亦趨發展,先後有岸信介、佐藤榮作及吉田茂等首相親自前來臺灣訪問,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圖3)。
圖1舊金山和約
案名:對日和約(台日貿易協定)(日韓臨時航空協定)
檔號:0039/412.6/69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中日和平條約案名:對日和約
檔號:0040/713.1/52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岸信介(前排左三)訪臺
案名:金鐘獎、外交、劇照翻拍
檔號:0067/003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0年以降,聯合國是我國在國際發聲的場域,美國透過緩議案(Moratorium)方式,維持我方的中國代表權席位。1960年代,新興國家崛起,先後加入聯合國,美國改採重要問題案因應,亦即臺灣的中國代表權屬於重要問題,必須超過全體三分之二會員國同意方能通過議案,變動臺灣的地位。兩岸在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席位的保衛戰,隨著冷戰局勢趨緩,美國與中共關係升溫,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使得我國退出聯合國。失去聯合國的國際舞臺,又逢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國際社會局勢險峻。待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繼任,選擇親近中共路線,1972年9月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基於一個中國原則下,我國亦與日本斷絕邦交。
1972年以降,在兩岸對峙的僵局下,我國仍必須在限縮的國際社會尋求發展,藉以穩固對外的經濟與貿易網絡。值此困境,亞東關係協會作為維繫臺日友好關係的準官方組織,登上歷史舞台。政府預期中共不斷在國際社會施壓,與日本有默契選擇透過民間方式處理的機制,也就是經由半官方模式維繫雙邊關係。1972年12月1日,日方在東京設置「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內部成員由外務省、通產省公務員組成。隔天,我方成立「亞東關係協會」,負責處理與日本的相關業務,包括領務、涉外事項、貿易、簽訂民間各種協定、技術合作、漁船作業、船舶、飛機之出入境、海空運輸、學術(圖4)、文化、體育之交流、調查與協助等等,繼續維持雙邊經貿、文化交流、技術合作等非政府間實務關係。
圖4 亞東關係協會協助臺日學術合作
案名:中日學校締盟暨交流
檔號:0072/050.4/90001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72年底,雙方在臺北簽訂「亞東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交流協會相互設立駐外辦事處協議書」(圖5)。然而,囿於無邦交的狀態,一開始討論機構名稱時便產生隔閡,後來取得共識,避免使用「日臺」、「華」、「中」等敏感用字,選擇替代性名稱。由於駐外辦事處規模減縮,加之我國在日本外交財產歸屬爭議迭起,此半官方機構是否能發揮作用,飽受各界爭議。
圖5 亞東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交流協會互設駐外辦事處協議書
案名:司法行政法令
檔號:0076/609/89001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當時面臨友邦不斷離去之際,中共更是不遺餘力在國際上打壓,特別阻撓我國國旗在國際場合出現,尤以飛機機身國旗標誌為首要目標(圖6)。日本與北京建交後,商談雙方航線的建置,中共要求日本必須讓中華航空公司改名,飛機機身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不得出現(圖7)。政府以國家尊嚴拒絕日本的要求,日方則在1974年4月與中共締結航空協定,外相大平正芳在記者會表示:「日本政府不承認臺灣飛機上的國旗標誌為一個國家的國旗,也不承認中華航空公司為代表國家的公司」。4月20日,我國主張中日航線問題應以維護國家主權尊嚴為基本立場(圖8),宣布與日本中斷航線。
圖6亞東關係協會東京辦事處來函
案名:中日空運協定
檔號: 0054/606.3/89005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中華航空公司
案名:公路、機場、港口
檔號:0058/0042/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我政府處理中日航線問題之基本立場
案名:中日空運協定
檔號: 0054/606.3/89005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與日本斷航之後,雙邊往來必須繞道,更改航線,加重日本航空運輸成本,嚴重影響與臺灣的經貿往來。日本外務省正視該項問題,原本希望直接與政府高層交涉,但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認為與日本溝通管道,應集中於亞東關係協會。在亞東關係協會運籌帷幄下,1975年3月臺日雙方達成初步協議。此時,適逢日本政局變化,轉以「互尊互惠,依照國際慣例」方式處理雙邊關係,提升我國在日本的地位,也開啟雙邊同意簽署重啟航線民間協定。
臺日雙邊的復航,也提升亞東關係協會的地位。根據日本法律規定,亞東關係協會派駐日本官員,依規定居住滿1年,必須辦理延期手續,配合前往區公所捺指紋。復航之後,比照一般國際組織,連同眷屬免除申辦外國人登錄手續,改由外務省發給居留證。最初,亞東關係協會成立只獲得30個員額,復航後逐年增加,1985年已增至65名,並獲得日本同意增設橫濱分處。
經歷過臺日斷航至復航事件,確立駐日機構的定位。亞東關係協會在國際險峻局勢下,在日本生根,更成為雙邊互動的半官方管道,涵蓋保護華僑、留學教育、領務簽證外事工作,以及經濟貿易、技術交流、仲裁協調實務,肩負臺日外交、經濟、社會與文化交流的重責大任。隨著雙邊友好關係愈來愈密切,2017年5月亞東關係協會正式更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持續拓展雙邊友好關係。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臺灣與日本往來的歷史紀錄,其中不乏亞東關係協會維繫雙邊關係的努力,歡迎從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一同探尋臺日交流的軌跡。
#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aa.archives.gov.tw/
參考資料:
  1. 林金莖,《梅と櫻:戰後の日華關係》(東京 : サンケイ出版,1984年)。
  2. 林金莖,孫克蔭翻譯,《戰後中日關係國際法》(臺北:財團法人中日關係研究會,1987年)。
  3. 馬樹禮,《使日二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4. 清水麗,〈日華斷交與七二體制的形成:1972-1978年〉《台日關係史(1945-202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頁124。
  5. 黃天才,〈破困境創新局:馬樹禮在東京〉《中外雜誌》第56卷第6期(臺北:中外雜誌社,1994年12月)。
  6. 黃自進訪問;簡佳慧紀錄,《林金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典藏豐富多元之國家檔案,每月 16 日(遇假日順延)定期發行「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Archives LOHAS),向社會大眾宣傳國家檔案內涵價值、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與經驗交流、各項服務及活動,以及國內外檔案館、博物館及圖書館相關資訊報導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明鄭時代到2002年,臺灣曬了338年的鹽。戰後政府接收日治時期的鹽業基礎,歷經復原、整理、擴建、機械化、民營化、產業轉型,而逐漸 多元發展 。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回顧這一段戰後臺灣鹽業的白金歲月。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檔案協同研究人員 蔡昇璋 鹽,是民生必需品,也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每逢11月,大家總是期盼喜愛的電影,成為今年金馬獎的大贏家!這興辦將近一甲子的獎項,在60年前究竟有什麼樣的契機與轉折,成就今日眾所皆知的金馬獎,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吧。
前有紅葉隊力克日本隊,後有金龍及巨人隊榮獲世界冠軍!1972年8月,臺北市少棒隊再度代表我國,遠赴美國參加世界少棒大賽,並以懸殊比數,擊敗強隊取得三連勝再次蟬聯冠軍。此時,臺灣的少年棒球運動不僅舉國關注,更贏得海內外同胞齊心加油打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從國家檔案中,回顧中華小將的風采。 註釋:
過往曾締造許多第一的輪船招商局,歷經清朝、民國與遷臺一百多年的經營發展,最終仍走下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 70 年代為因應我國外交困境而成立、90 年代順應全球化潮流而民營化、進而成功轉型蛻變為現今世界貨櫃運力排名第九大,也是臺灣貨櫃三雄之一的陽明海運。 註釋:
新臺幣是我國現行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是橫式鈔券,有別於早期直式鈔券。今年,適逢橫式新臺幣佰元鈔發行60年,就讓我們一同探究新臺幣鈔券的演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程驛喬 #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aa.archives.gov.tw/ 參考資料:
花蓮機場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坐落在花蓮市中心北方,是座歷史悠久的機場,在日治時期已經是軍民合用機場,後來政府開放國際包機,成為第一個開辦國際航線的乙種航空站,是東部飛航的重要門戶。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邱炳翰
從明鄭時代到2002年,臺灣曬了338年的鹽。戰後政府接收日治時期的鹽業基礎,歷經復原、整理、擴建、機械化、民營化、產業轉型,而逐漸 多元發展 。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回顧這一段戰後臺灣鹽業的白金歲月。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檔案協同研究人員 蔡昇璋 鹽,是民生必需品,也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每逢11月,大家總是期盼喜愛的電影,成為今年金馬獎的大贏家!這興辦將近一甲子的獎項,在60年前究竟有什麼樣的契機與轉折,成就今日眾所皆知的金馬獎,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吧。
前有紅葉隊力克日本隊,後有金龍及巨人隊榮獲世界冠軍!1972年8月,臺北市少棒隊再度代表我國,遠赴美國參加世界少棒大賽,並以懸殊比數,擊敗強隊取得三連勝再次蟬聯冠軍。此時,臺灣的少年棒球運動不僅舉國關注,更贏得海內外同胞齊心加油打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從國家檔案中,回顧中華小將的風采。 註釋:
過往曾締造許多第一的輪船招商局,歷經清朝、民國與遷臺一百多年的經營發展,最終仍走下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 70 年代為因應我國外交困境而成立、90 年代順應全球化潮流而民營化、進而成功轉型蛻變為現今世界貨櫃運力排名第九大,也是臺灣貨櫃三雄之一的陽明海運。 註釋:
新臺幣是我國現行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是橫式鈔券,有別於早期直式鈔券。今年,適逢橫式新臺幣佰元鈔發行60年,就讓我們一同探究新臺幣鈔券的演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程驛喬 #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aa.archives.gov.tw/ 參考資料:
花蓮機場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坐落在花蓮市中心北方,是座歷史悠久的機場,在日治時期已經是軍民合用機場,後來政府開放國際包機,成為第一個開辦國際航線的乙種航空站,是東部飛航的重要門戶。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邱炳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00年,馬其頓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新副總理、外交部長不希望繼續跟臺灣建交,立刻宣佈斷交並跟中共建交。諾魯曾建交斷交兩次,最近跟中共斷交並向臺灣訴求更大的援助。其他斷交國家中,部分因中共的金援或其他利益而斷交。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2021/3/1 五眼聯盟可能對川普的《架構》早有所悉。莫理森採取與日、韓、東協「避險」不同的制衡策略,在聯盟中率先斷鏈脫勾,可能就是一種「試行、示範」。臺灣冷靜體認,澳洲對華政策仍必須取決於中美關係,而且短期內沒有找到取代中國買家的可能。中澳不僅有自貿協定,也有RCEP斡旋,未必以決裂相始終。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00年,馬其頓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新副總理、外交部長不希望繼續跟臺灣建交,立刻宣佈斷交並跟中共建交。諾魯曾建交斷交兩次,最近跟中共斷交並向臺灣訴求更大的援助。其他斷交國家中,部分因中共的金援或其他利益而斷交。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2021/3/1 五眼聯盟可能對川普的《架構》早有所悉。莫理森採取與日、韓、東協「避險」不同的制衡策略,在聯盟中率先斷鏈脫勾,可能就是一種「試行、示範」。臺灣冷靜體認,澳洲對華政策仍必須取決於中美關係,而且短期內沒有找到取代中國買家的可能。中澳不僅有自貿協定,也有RCEP斡旋,未必以決裂相始終。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