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1.5°C的升溫已不可能,挽救氣候變遷正在崩盤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葛望平
前往北極的路途上,我在三萬英呎高空親眼見證格陵蘭近海因高溫不斷所產生的融冰,湛藍天空中下仿若美麗星河,漂浮著數億顆白色浮冰,每一個微型白點的實體都可能比一個運動場還大。
而格陵蘭的東部冰原,因氣候變遷讓氣溫變得非常極端,今日高溫融冰,導致冰川開始融化,明日低溫來襲冰層融水又凝固結成了冰,迅速成為冰穴。一番別有洞天的美麗景象,實則暗藏氣溫失衡的隱憂。
圖/伊盧利薩特冰峽灣Ilulissat icefjord。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1.5°C之後呢?我們是否已做好因應與調適?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預警,未來五年內,世界的平均氣溫將有50%的機會比工業化前平均高出1.5度。
NASA長年觀測格陵蘭急速升溫導致冰蓋消融,最新研究指出,即便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全球海平面仍會上升27公分,災難性的洪水發生機率,將高出10倍以上,足以讓當前數億人居住的土地淹沒而必須遷徙。
極端炎熱和干旱除了反應氣候失調,也帶來能源與糧食危機等民生問題。用電需求激增、缺雨使得歐洲水力發電減少,沿萊茵河向德國火電廠輸送燃料時有中斷;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中提到,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顯然,人類為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遠遠不夠。倘若升溫冰融等失控現象是大自然不可逆的運轉,我們的確無法抵擋,但目前人類破壞大自然速度實在太快,我們幾乎錯失了一切可以挽救的機會。
圖/左圖為三萬英呎高空下數億顆白色浮冰;右圖為因蘊藏大量高溫海水,導致冰融現象持續發生, 而行成「融冰湖」。圖片皆由歐萊德提供

與座頭鯨的奇妙相遇:格陵蘭的生態復育

那天,在格陵蘭冰河上前行時,很幸運地巧遇座頭鯨家族,牠們對聲納極為敏感,仿佛聽到了我們的心跳聲,不時發出聲音,與我們對話,近距離的接觸這些海洋巨人,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心靈饗宴。
在歐美工業革命時期石油被勘測出來之前,當地能做為照明的普及燃料只有鯨油。人們大量出海捕鯨以賺取財富,造成鯨魚的滅絕危機。諷刺的是,在工業革命以後,鯨油被化石燃料取代,反而得到了喘息,當地居民逐漸意識到生態平衡與保育的重要,鯨群因而得到了復育。
然而,石油大量開採帶來工業化的文明,雖讓生活條件變得更好,卻也污染了我們的生態,造成環境危機,因此對於能源的使用,我們必須做出改變,除了去石化,同時尋找合適的替代能源。
我不禁感歎,人類文明,終究要考量與自然生態的平衡,才得以永續發展。
圖/在格陵蘭冰河上前行時,很幸運地巧遇座頭鯨家族。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恢復生物多樣性比工業減碳更經濟快速

根據Nature《自然》期刊研究顯示,保護30%的首要地區和仍處於自然狀態的生態系統,70%原本會滅絕的物種將倖免於難,且能吸收超過465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減少49%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大氣層累積的二氧化碳。
研究人員更首次計算出,若能在全球最合適的地區採取行動,也就是在優先等級最高的地方復育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效益將高達90%以上、氣候效益則達82%的解決方案,成本還可壓低27%,整體成本效益可提高13倍。
由此可知,我們必須將恢復生物多樣性放在最優先的順序,加上碳稅的實施與工業減排,才能為人類帶來解決氣候變遷的可觀效益。
延伸閱讀

我大膽預言,格陵蘭將會成為宜居城市

對於氣候變遷,格陵蘭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很深,他們說:極端氣候的變化已不是季節,而是用每小時來形容;有趣的是,他們並不擔心自己,因為夏日變長的格陵蘭反而變得愈來愈宜居。
冰融的加速,帶來豐沛的水利資源,格陵蘭再生能源使用率已經超過了60%。當我們來到塔希拉克Tasiilaq,看到小孩們開心地戲水釣魚,這再平常也不過的景象,因夏季高溫融冰成水,逐漸變成常態。氣候變暖,洋流帶來漁業資源,從冰層中裸露的土地,讓格陵蘭從過往的狩獵生活有著更多可供畜牧,耕種農業發展的機會。
因此,他們擔心的是格陵蘭以外的國家,是否有準備好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計劃?因為,如果格陵蘭冰蓋完全冰融,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4公尺,因此追問我們:你們的住家有多高?
圖/伊盧利薩特Ilulissat港口。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WE KNOW THE SOLUTION,WHAT ARE WE WAITING FOR?

「解凍格陵蘭」採訪紀錄團隊,親自造訪11個城鎮、與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當地居民深度訪談,科學家們都異口同聲地提到,氣候變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他們覺得科學模型已不需要再做,而是希望人類正視氣候緊急時代的來臨,團結一致,立即採取因應與調適的行動。
科學研究與數據資料並非要造成社會的恐慌與對立,其預測的價值,在於提供政策上的調整或是商業模型的改變,我們必須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積極採用替代能源,才能降低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圖/迪斯科灣Disco Bugt。圖片由歐萊德提供

受邀聯合國大會氣候週發表「解凍格陵蘭計畫」

由歐萊德發起,並與聯合報及願景工程共同倡議的「解凍格陵蘭」計畫,接連榮獲RE100及WCF聯合國世界氣候基金會主席的盛情邀約,對該計畫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我即將於9/19啟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UNGA77)氣候週舉辦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並首次公開發表格陵蘭島因急遽的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民生等議題,看見當地居民如何調適與因應。
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深切期待,探訪格陵蘭的內容紀錄可喚起世人對日益嚴峻氣候議題的重視與關注。
同時藉此機會,讓世人目睹氣候變遷事實,從環境教育著手,帶來改變的力量,同時也將台灣綠色永續的影響力擴及到國際。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歐萊德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文 / 丁菱娟 真正的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已,而是在這些認識的人當中,你對他們做了什麼,幫助了什麼。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的特別,他是天生的業務高手,擅長經營人脈關係,他有一條特別的天線,總是可以把他認識的人、事、物串連起來,有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經常在他的引薦之下連結在一起,然後有更多的合作關係。
文 / 尤虹文 今年春天離開台灣前,我發心希望可以在歐洲,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幫助烏克蘭難民。終於因緣成熟來到了波蘭,感恩德悅師父和靜思書軒青兒營運長,讓我能參與慈濟的難民救助活動。 波蘭是作曲家蕭邦的故鄉,聽著街頭鋼琴藝人彈奏蕭邦的夜曲,惆悵似乎在空氣中蕩漾。這曾承受極大創傷的國度,經歷過無數戰爭,
文 / 丁學文 對「日不落帝國」的往日輝煌念念不忘,不但造就了彌漫英國的「Declinism衰落主義」,更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政經長相。它激發了Harold Macmillan的積極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也促成了Margaret Thatcher的成功推動經濟革命。更是Liz Truss今天得
文 / 黃達夫 雖然,我的工作主要是照顧癌症病人,並且,從事這個工作己經55年。回顧癌症醫療,從1960年代,開始化學藥物的使用,轉眼,50多年過去了!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眼看著癌症病人的存活率越來越高, 固然,給予在這個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帶來相當程度的成就感。然而,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罹
文 / 王力行 同事放了一段「元宇宙」的影片,看著時尚名牌GUCCI在裡面開了一個店。不禁想到天下文化未來是否也能在「元宇宙」裡開一個書店。 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未來的人類會看書嗎?書會長成什麼樣子?屆齡40不惑的天下文化,正在面臨許許多多的迷惑。 迷惑之一,新世代的年輕人從出生到學習,手機、網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文 / 丁菱娟 真正的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已,而是在這些認識的人當中,你對他們做了什麼,幫助了什麼。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的特別,他是天生的業務高手,擅長經營人脈關係,他有一條特別的天線,總是可以把他認識的人、事、物串連起來,有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經常在他的引薦之下連結在一起,然後有更多的合作關係。
文 / 尤虹文 今年春天離開台灣前,我發心希望可以在歐洲,盡自己的微薄力量,幫助烏克蘭難民。終於因緣成熟來到了波蘭,感恩德悅師父和靜思書軒青兒營運長,讓我能參與慈濟的難民救助活動。 波蘭是作曲家蕭邦的故鄉,聽著街頭鋼琴藝人彈奏蕭邦的夜曲,惆悵似乎在空氣中蕩漾。這曾承受極大創傷的國度,經歷過無數戰爭,
文 / 丁學文 對「日不落帝國」的往日輝煌念念不忘,不但造就了彌漫英國的「Declinism衰落主義」,更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政經長相。它激發了Harold Macmillan的積極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也促成了Margaret Thatcher的成功推動經濟革命。更是Liz Truss今天得
文 / 黃達夫 雖然,我的工作主要是照顧癌症病人,並且,從事這個工作己經55年。回顧癌症醫療,從1960年代,開始化學藥物的使用,轉眼,50多年過去了!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眼看著癌症病人的存活率越來越高, 固然,給予在這個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帶來相當程度的成就感。然而,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罹
文 / 王力行 同事放了一段「元宇宙」的影片,看著時尚名牌GUCCI在裡面開了一個店。不禁想到天下文化未來是否也能在「元宇宙」裡開一個書店。 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未來的人類會看書嗎?書會長成什麼樣子?屆齡40不惑的天下文化,正在面臨許許多多的迷惑。 迷惑之一,新世代的年輕人從出生到學習,手機、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正式宣布:明天開始進入冰河時期,凌晨00:00起準時開始。 而5000年後,你覺得世界上物種多數會長什麼樣子?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一早起來發現風還是很大,但是漸漸可以看到藍天了。導遊和大家說明今天的行程,大致上是因為風還是太大了,今天還是先不要去找獨角鯨。因為獨角鯨是在海冰的邊緣,也就是要到幫我們擋風的北方島嶼(Bylot)的最外側,那邊的風一定會更大。於是今天向東沿著海岸邊緣尋找北極熊。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Thumbnail
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分享了氣候變遷狀態、衝擊和環境風險,以及影響氣候穩定的變因。透過深入瞭解這些議題,能更好地意識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恐懼文化,並揭示環保觀念中的迷思和誤區,包括原來北極熊的減少的真相!
我願ESG與你同在, 未來生活,從聚焦ESG開始!   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生活變化是什麼?   許多科學家皆指出, 地球迄今較工業革命前增溫攝氏1.1°C, 已足以加劇目前嚴峻的熱浪、野火、風暴和水患。   2022年亞洲地區發生2例洪災, 淹出生活環境的無奈   巴基斯坦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正式宣布:明天開始進入冰河時期,凌晨00:00起準時開始。 而5000年後,你覺得世界上物種多數會長什麼樣子?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一早起來發現風還是很大,但是漸漸可以看到藍天了。導遊和大家說明今天的行程,大致上是因為風還是太大了,今天還是先不要去找獨角鯨。因為獨角鯨是在海冰的邊緣,也就是要到幫我們擋風的北方島嶼(Bylot)的最外側,那邊的風一定會更大。於是今天向東沿著海岸邊緣尋找北極熊。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Thumbnail
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分享了氣候變遷狀態、衝擊和環境風險,以及影響氣候穩定的變因。透過深入瞭解這些議題,能更好地意識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恐懼文化,並揭示環保觀念中的迷思和誤區,包括原來北極熊的減少的真相!
我願ESG與你同在, 未來生活,從聚焦ESG開始!   伴隨氣候變遷而來的生活變化是什麼?   許多科學家皆指出, 地球迄今較工業革命前增溫攝氏1.1°C, 已足以加劇目前嚴峻的熱浪、野火、風暴和水患。   2022年亞洲地區發生2例洪災, 淹出生活環境的無奈   巴基斯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