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菸、不酗酒、不肥胖,就可降低5成以上致癌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黃達夫

雖然,我的工作主要是照顧癌症病人,並且,從事這個工作己經55年。回顧癌症醫療,從1960年代,開始化學藥物的使用,轉眼,50多年過去了!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眼看著癌症病人的存活率越來越高, 固然,給予在這個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帶來相當程度的成就感。然而,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罹患癌症的病人越來越少。

數十年來,從為數不少的研究,我們早已觀察到飲食、生活習慣與癌症的密切關聯性。顯然,只要人們能夠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但是,行為的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做為醫療人員,我們能夠做的,只是不斷地提醒及宣導。

延伸閱讀

四~五成癌症其實可以預防

大約在一年前,當我看到英國癌症流行病學專家從英國全民健保資料的分析,估算每10個癌症病人當中有四人是可以預防的。其中影響最大的危險因子就是吸菸,其次是體重過重(肥胖)。這是一個大型的研究,可信度高,我因此在專欄寫了一篇〈四成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希望能夠影響一些人。

今年8月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個更大型的調查結果,統計了全球204個國家的癌症發生率、死亡率及危險因子的關聯性,同樣發現44.4%因吸菸、喝酒及肥胖而致癌。

專家們認為,如果再加上約10%如子宮頸癌,及大部分肝癌可以經由HPV病毒及C型、B型肝炎的預防注射而免於罹癌,則有五成以上的癌症得以避免。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統計,在2020年全球約有1900萬人罹患癌症,其中1000萬人死於癌症。足見,儘管治療癌症的方法不斷地在進步,然而,在絕大多數的國家,罹患癌症的病人越來越多,因此,整體癌症五年存活率的提升卻是緩慢的。

而且,對於任何人而言,面對癌症的診斷,都會是精神上的一大打擊,雖然,因為醫療的進步,近年來,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身心方面的折磨,遠較過去好了不少,但仍然不是件好受的事。

因此,不要得癌症,應該是人人想追求的目標。事實上,個人認為,如果,能夠從國家醫療政策的制定着手,把重心放在癌症的「預防」,就可大幅減少癌症死亡率。

圖/良好的飲食習慣,不但可讓癌症發生率減半,也能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圖/良好的飲食習慣,不但可讓癌症發生率減半,也能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預防注射可以降低一成癌症發生

從國家醫療政策的角度出發,最容易做到的事,是預防注射。台灣在新生兒B型肝炎的注射方面,有很好的成效。近年來,也積極地在推行HPV病毒及C型肝炎預防注射,我不知道,到目前為止,成效如何?但卻極值得努力推行。如果,預防注射100%做到了,就可以減少10%癌症的發生,這是極可觀的數字。

接下來,比較困難做的是,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的養成,這則是很複雜的社會問題。我們先來談菸與酒,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想見,年輕人在一起時,很容易因為好奇或好玩,而去嚐試吸菸或喝酒,甚而成癮。

如何讓菸害與酒害,從小學生時代開始深植於每一個孩子腦中,是所有父母及學校要一齊努力的工作。

菸酒之外,另一個重要危險因子是肥胖。人們可以選擇不吸菸,不喝酒或少量飲酒,但是,三餐則要天天吃,而在當今的社會環境,要規律地維持健康飲食及作息並不容易。尤其是經濟弱勢族群,要吃飽都不容易,哪裡還顧得了營養。

這方面需要社會的救濟與協助,投資在幫助弱勢族群獲得健康的三餐,同時輔導他們遠離菸酒、規律的作息及適當的運動,是降低整體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

延伸閱讀

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可讓癌症發生率減半

養成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不但癌症發生率可以減半,同時,也能大幅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反而可以在後端大幅減少醫療資源的耗費。而且,提升國民的健康,就會增加國家的生產力,可真是一舉數得。

可惜的是,台灣的民主尚不成熟,在惡質的選舉文化下,政府難以規劃高瞻遠矚的政策,大部分人期待馬上看得到、拿得到所謂有感的東西。結果,很多需要長期投資,無法立竿見影的政策很容易被忽視,或根本無法推動。

個人認為,如何結合整個社會包括政府、醫界、教育界、社福團體、餐飲業等的力量,幫助全民遠離罹癌的危險因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最重要且最値得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做的事情。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我們可以幫她檢查、幫她治療,可是心裡的傷、心裡的疲憊,還有對孩子的擔憂不捨,要怎樣才能治得好呢?又有誰來分擔照顧她的這些疲累心酸呢?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被孩子家暴的媽媽身體受傷,我們可以幫她檢查、幫她治療,可是心裡的傷、心裡的疲憊,還有對孩子的擔憂不捨,要怎樣才能治得好呢?又有誰來分擔照顧她的這些疲累心酸呢?
Thumbnail
2023/01/17
過去30年,在台灣縣市首長的選舉中,候選人總少不了以爭取大學、醫院、科學園區等的地方建設為重要政見。事後回觀,這樣的政見,往往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少時候只是圖利官商學界,民眾不一定受益,卻很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 從這次選舉期間,論文門的遍地開花,台灣民眾終於看到廣設大學政策結下的惡果。
Thumbnail
2023/01/17
過去30年,在台灣縣市首長的選舉中,候選人總少不了以爭取大學、醫院、科學園區等的地方建設為重要政見。事後回觀,這樣的政見,往往缺乏高瞻遠矚的視野,不少時候只是圖利官商學界,民眾不一定受益,卻很容易獲得選民的支持。 從這次選舉期間,論文門的遍地開花,台灣民眾終於看到廣設大學政策結下的惡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節目集體聆聽📎錄製時間:2024年7月 衛服部公布國人10大死因,肺癌長年位居榜首,我們要如何確保肺功能健康?! 醫生開抗生素你不吃,身體竟然會產生世界級新細菌? 沒想到毛孩也可以拯救父母的老後孤獨,養毛孩不只身心靈獲得滿足,還可以幫助流浪的貓貓狗狗! 小編精選新聞,帶你快速了解健康大小事!
Thumbnail
節目集體聆聽📎錄製時間:2024年7月 衛服部公布國人10大死因,肺癌長年位居榜首,我們要如何確保肺功能健康?! 醫生開抗生素你不吃,身體竟然會產生世界級新細菌? 沒想到毛孩也可以拯救父母的老後孤獨,養毛孩不只身心靈獲得滿足,還可以幫助流浪的貓貓狗狗! 小編精選新聞,帶你快速了解健康大小事!
Thumbnail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裡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Thumbnail
我在學生時代,讀的教科書裡提到,大約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得到癌症,換句話說,只要你運氣夠好,不是因為年紀輕輕就因為意外而死亡的話,那大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到癌症,最近看到新的資料,罹癌的機會已經提升到三分之一了!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年輕人罹患胃癌的案例逐漸增加。 不久前,29歲和35歲的兩位網紅因胃癌去世的消息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很多人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年輕人的胃癌率上升? 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如空腹喝咖啡,可能是「幫兇」。 以下是被認為可能埋下健康「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年輕人罹患胃癌的案例逐漸增加。 不久前,29歲和35歲的兩位網紅因胃癌去世的消息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很多人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年輕人的胃癌率上升? 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如空腹喝咖啡,可能是「幫兇」。 以下是被認為可能埋下健康「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