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之家】觀後感__家,是逃不掉的揹負還是成長的根源?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導演:盧盈良

觀影時間 :29/11/2022

類型:記錄片

這是ㄧ部與創作者一起「回家」的歷程。樸素的敘事,真切的語調,鏡頭從一開始的黑暗裡母親的聲音,到最後海邊的母親的背影,我們經歷了一場辯證:天地不仁,神到底存不存在?一個人與家人的關係,是逃不掉的揹負還是成長的根源?答案其實並不是只有一個。

回家,就如英雄的主題,是歷久不衰的創作母題。

離家的遊子返鄉,在陌異疏離的眼光裡,掀開家庭內部的衰敗憂傷,如灰霧籠罩的無語沉默。幻易叵測的天神,風雨驟降的大地,這一家人渺小地,無力地被命運撥弄,兄憨愚屢遭挫敗,父執迷蹉跎韶光,母認命自憐自艾,創作者作爲小兒子則憤恚遠走,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遠方。

返家的那一刻開始,攝影機對準的,並不是自揭混雜神祕與恥辱的家庭私密,毋寧是與原生家庭開始對話。寬容,可能來自近距離關注,且客觀化地觀察,就算是自小生長的家庭,也有你所不知道的、不能清楚表達的、不能伸手干預改變的某些東西,就像木塑泥雕的神像的雙眼,既無情又包容。

層層剝開家庭的厚殼,將習以爲常的日常瑣碎放在鏡頭下審視,透過這藝術化的過程,創作者探尋自我的孤獨感,體悟也許生命如海潮起伏,每一個背影的後面都有一雙充滿愛的眼睛的凝視,ㄧ個人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也許沒有什麼道理,但我聯想起土耳其導演努貝瑞錫蘭的作品《野梨樹》。

作為記錄片形式,《神人之家》裡生動活潑的語言,貼近土地的生活樣貌,平凡人家的日常等等,都在淡而有味的影像記錄裡引人共鳴,許多情真意切的片段,更是打動人心。但或也因爲是記錄片,許多關鍵處點到爲止,無法殘酷地直視、深入地探討到底。比如以拍遺照爲契機,而翻出母親的少女照與父母親的結婚照,到父母進棚拍攝合照,爲父親挑選遺照等等,此主軸環繞記錄片當下的意義,父親的逝去有意地輕描淡寫,也許反映出創作者內心深處,依然存在著無法輕易理清的糾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乾淨明亮的地方
33會員
53內容數
以濃縮篇幅,捕捉生活掠影,微小的光,淡淡的傷,以及不寫下就會散失的種種。
乾淨明亮的地方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黃昏漸近,異國的陌生巷弄裡,周遭熙攘的人群突然都模糊成黑灰色的長影。沒有人發現我和他們漸行漸遠,終於分岔,就這麼地,不知何時何處,走散了。
Thumbnail
2025/03/14
黃昏漸近,異國的陌生巷弄裡,周遭熙攘的人群突然都模糊成黑灰色的長影。沒有人發現我和他們漸行漸遠,終於分岔,就這麼地,不知何時何處,走散了。
Thumbnail
2025/01/15
很高興收到「#Myvocus2024」。 裡面有各種「小精靈」數據紀錄,包括:你最常「出沒」的時間,最常看誰的文章,最常與誰留言互動,你的文字哪篇最多愛心、最多留言,哪個月份發文最多等等⋯⋯ 雖然,覺得知道這些數據有點無關緊要
Thumbnail
2025/01/15
很高興收到「#Myvocus2024」。 裡面有各種「小精靈」數據紀錄,包括:你最常「出沒」的時間,最常看誰的文章,最常與誰留言互動,你的文字哪篇最多愛心、最多留言,哪個月份發文最多等等⋯⋯ 雖然,覺得知道這些數據有點無關緊要
Thumbnail
2024/10/08
雨不停下著,大水淹沒河岸,時間停頓在最後的秋季。 你記得的秋天不是這樣的。 你記得嵐山遍野深艷楓紅,麻園頭溪畔金燦欒花,肥蟹與甜柿的危險關係,西窗夜雨聊不完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Thumbnail
2024/10/08
雨不停下著,大水淹沒河岸,時間停頓在最後的秋季。 你記得的秋天不是這樣的。 你記得嵐山遍野深艷楓紅,麻園頭溪畔金燦欒花,肥蟹與甜柿的危險關係,西窗夜雨聊不完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回家之後,我們都屬於彼此 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習慣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例如「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姊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也只有在談論家人時會使用得如此自然。 紀錄片導演以自己的家人為拍攝對象,也不得不代入第一人稱,將自己也投入作品中,因為他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
Thumbnail
回家之後,我們都屬於彼此 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習慣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例如「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姊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也只有在談論家人時會使用得如此自然。 紀錄片導演以自己的家人為拍攝對象,也不得不代入第一人稱,將自己也投入作品中,因為他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