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關於考試與學習的隨想

    (一)考試技巧
    考試要高分,是有些小技巧的。
    比如說,有些題目,真的不清楚正確答案,這時就會揣測出題老師的想法,他出這個題目是想考什麼?
    通常有意義的考題一定是要測驗我們「重要但很容易搞混」的觀念,因此,若以選擇題來說:「正確答案一定不會是最明顯個那個」怕有陷阱,所以要特別注意。
    也有許多出題老師不喜歡把答案放在第一個選項,所以看第一個答案好像對的時候,我不會貿然勾選──因為也許有陷阱。
    對於申論題,不能寫太短,即使只知道一點點,也會把那確知的一點點東西分散在最前面和最後面,因為我知道老師要看那麼多試卷,不太可能認真地每份試卷每個答案都仔細看,但是即使「再混」的老師,也會看一下答題的第一段跟最後一段。因此,寫作文或寫申論題,頭尾最重要,中間若不知道該怎麼寫,就當作在寫幻想小說吧!
    (二)現在的問題,就是未來的工作
    很多人抱怨新課綱的學習歷程或多元表現太花時間,學科都讀不完了,那有時間花在那些很難評量的事物?
    或許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要「浪費」時間。我們都知道,現在課堂學到的知識,很快就會被淘汰,或者在AI人工智慧取代下,變得毫無價值,甚至現在我們這麼努力,希望能找到很夯很棒的工作,三年五年也許後就不夯甚至已經消失被淘汰時,那我們該學什麼對未來才有用?
    在這個難以預測的世界裡,沒有人知道未來有那些理想的工作,但是我們雖然無法預測未來的職業,但是能夠確定的是,只要社會存在著未被解決的問題,與未被滿足的需求,就是好的工作機會。
    因此,對世界保持好奇心用心觀察,去探索社會有那些問題與需求,並且從這些問題為起點,去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學習歷程的多元表現及專案學習,就是提供、或者提醒我們,比課本知識還要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尋找問題,並嚐試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
    (三)接受自己的不接受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喜歡考試,對於考試心理上會有或大或小的壓力。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準備考試時,心理上更討厭考試這件事,是很正常的,若是硬要說服自己喜歡考試,反而會傷害到人格的完整性。
    考試是我們不喜歡但是必須做的事,就像人生裡其他許多事一樣,通常這些不得不做的事我們都會說是我們的責任。心理學家也認為,要一個人真正地喜歡自己的責任,這個概念是個幻想,也不健康。我們只要想辦法從一件必須做的事中,找到還不算討厭的那部分,然後同時完成其他自己不喜歡的部分,不欺騙自己,也就更能維持自己的自主性與人性。
    (三)關於壓力與運動
    我們面對壓力時,就像喝咖啡的效果,會暫時激發我們的腦力(注意力),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和類皮質糖荷爾蒙,進而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也能釋放出儲存在細胞中的能量,在演化中壓力是碰到危險遭遇敵人時所進入的戰備狀態,這些能量讓我們瞬間能夠跑更快跳更高。但是假如長期處在這種戰備狀態,就會破壞身體各系統的平衡,也就是損傷健康。
    比如說,這些壓力荷爾蒙持續分泌30分鐘,就會破壞運送葡萄糖到大腦中主管記憶的海馬體,若時間更長,也就是長期處在慢性壓力下,甚至會切斷大腦神經彼此之間的聯繫,最後海馬體會愈來愈小。
    保護大腦,保護我們長期記憶力就要控制好我們的壓力,通常壓力不是我們能自主的,我們會緊張,壓力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但是透過某些方法,可以把壓力產生的何爾蒙反應給消解掉,其中運動與良好的睡眠,是最有效的二種生活習慣,尤其對於大腦的運作方面,由於腦部的作用依賴良好的循環系統,因此對心臟有益的生活方式,對於我們大腦的認知能力也就會有幫助,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更特別的是,運動會使得身體大量產生一種很特別的物質「腦衍生神經成長因子」(英文縮寫BDNF),這種元素可以使得大腦的神經元更加強壯。
    (四)記憶的秘訣─聯想與聯結
    坊間有種種記憶秘訣,也有很多專家傳授許多技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就是要集中注意力,重複與強化我們想記住的事情,然後盡量想辦法把那件事跟我們過去的經驗(已熟知的背景知識)聯想在一起,說穿了這就是唯一核心的技巧。
    世界上所有東西都可以用某種方法和其他東西連結起來,任何人只要稍加練習,都能夠用非常有創意的方式連結事物,並且將這聯結用圖像在腦海裡呈現。
    畫面能夠把難以描述或複雜的概念,轉換成具象的形式,很容易儲存成我們的長期記憶。
    聯想是用現實環境裡的事物,來連結我們想記住的東西,連結構成的畫面愈不尋常愈怪異或搞笑,我們愈容易記住,因為大腦會忽略一成不變的熟悉的東西,特殊的事件才能吸引大腦的關注。
    研究顯示,我們面對強烈的壓力時,身體釋放的荷爾蒙會干擾記憶,但是在同樣的環境中練習愈久,熟悉度愈高時,壓力就會減少,對記憶力的影響也就愈小。
    最有效,也就是最能記憶內容的閱讀習慣是,在閱讀過程中常常停下來提出問題:作者想說什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這種閱讀方式也稱為分析式或批判式的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