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應該都希望自己能受人矚目吧?!但如果這份關注有著我們不可承受之重的時候,我們拒絕得了嗎?太多的新聞事件告訴我們,精神問題延伸的跟蹤騷擾對被害人而言,沒有一絲喜悅,伴隨的往往是恐懼與困擾,而不幸斷送性命在這份「寵愛」之上的,也大有人在。
該怎麼辦?面對這份莫名的愛,我們還是需要公共層面的保障,就如同韓劇《那個男人的記憶法》的劇情,跟騷的困境,最終需要公權力介入解決!追劇,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理性,我與女兒追劇時,總是在碰到社會議題時,毫不遲疑地切入討論,不論她是在復習明天要考的英文小考,還是在解兩元聯立方程式,我都不放過片刻公民教育的機會,因為我相信,一邊追劇一邊反思公民社會的能力,會跟著她一輩子,也會為台灣帶來千萬分之一的小小改變,足矣!
一則新聞就是一部劇 回到主題,究竟什麼是《跟蹤騷擾防制法》?獨立媒體【報導者】12月發表了一篇深度報導
《如何與被害人同行──跟騷法上路半年,有效嗎?保護令有何缺口?》,內容談及跟騷法在台灣的發展進程、被害人在不同階段的處境與心聲,更重要的是跟騷法需要什麼樣的社會安全體系加以支持。報導中,受害者受訪的心路歷程,閱讀起來就像一部劇!但這些新聞主角們,卻因為相對人(加害者)多有精神認知障礙,而讓受害者的日常生活,時時承受著未爆彈隨時可能炸裂的恐懼;當我們以為立法後可以提供足夠手段讓跟騷者歇停時,受害者們的親身經歷卻告訴我們,法律如何處置疾病?!如同家暴問題一般,跟騷議題同樣需要法律以外的社會支持與醫療系統介入,如同韓劇裡加害人在殺害第二女主角後被關在精神病院一般,現實社會的受害者們,也希望相對人能得到精神心理「專業的治療」,而非流於法律形式上的禁令。
追劇不會只是看戲
閱讀新聞當下,我馬上想到自己一直重覆追(沒辦法,初老症狀很重!)的幾部韓劇,像是《觸及真心》《那個男人的記憶法》,其實都是浪漫偶像劇,而且跟騷事件不一定是劇情的重點,但韓劇在處理這些公共性議題的方式,卻令人印象深刻,《觸及真心》因為故事主體的律所背景,劇情中對於包含手機、定位跟蹤及權勢暴力等問題,都有所著墨,即便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男女主角的顏值與營幕情侶速配指數,仍然不失劇本裡舖陳故事所蘊藏各項議題的重要性!
好追的劇從來就不會是男女主角兩個人傲慢糾結而已,更多時候我們是沈浸在貼近社會現實的劇設裡看著角色們如何詮釋、爭脫現實的纏鬥與挑戰。回到日常,我們不也是一樣在生活中進擊著,這個進程除了需要正面的信念,更重要的可能是社會整體的日漸成熟,讓更多專業投注在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置上,是許多人引頸企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