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的靈性書單02《西線無戰事》

不想面對的戰爭

這本書的主題,是有關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事情。即使今日的台灣,甚或在台灣的基督徒也不得不關心的議題,就是「戰爭」。如現下俄烏戰爭,引動了台海戰爭的可能。《西線無戰事》,作者雷馬克親身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作戰受傷。身為德國軍人,他道出侵略者統治命令下的士兵,對戰爭的恐懼無奈,更是對國家機器的質疑與抗議。作為基督徒,我們如何在信仰上來思考戰爭議題呢?就先來看這本小說的敘事吧。
保羅是一位熱血陽光的德國青年,在家鄉有著快樂學習的成長環境。家境小康,對世界及自己抱著青春文藝的夢想,憧憬自己在文學寫作上能有一番天地。但「我們根還沒扎深,戰爭就把我們沖走了。……我們被戰爭抓個正著,不知結局如何。我們眼前知道,自己連悲傷都來不及,就莫名其妙地成為野蠻人。」不到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後,保羅立即被送到戰場的第一線,時時刻刻面對的,是機槍子彈,狙擊手暗槍,這些是小菜;輕型加農砲彈,重型榴彈砲彈在四周轟炸,是他的日常;偶而加菜毒氣彈,讓保羅覺得自己能吸一口氣,都是奇蹟。令保羅必須習慣的,是那些同袍適才還聊天,下一刻看到他被炸得殘破的身軀。「在這戰壕裡,回憶消失了,不再爬上我們的心頭……即使青年時期的景象可以還給我們,我們也可能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們已被燒得體無完膚,我們像孩子般被遺棄。」
真實殘酷令人喪膽的受傷死亡畫面,這裡不多加敘述,作者可是瀝瀝清晰的詳述作戰士兵的垂死掙扎。保羅在戰場不過數把個月,卻已像歷盡滄桑的老兵。他獲得一次很短的假期,可回家。病倒在床上的母親看到他,就問:「你受傷了嗎?」「沒有,我休假」同時保羅心中說著:「媽媽,我該如何回答你呢?你反正不會懂,你也最好別懂太多。難道我要告訴她,有一回我們發現三條戰壕,裡面的人個個姿勢僵硬,好像中風一樣。」保羅想到鎮上走走,尋一片安息之處,但看見他的鄉親總會想問他戰場的事,並要他英勇地為國家而戰。「我看見他們在房間,在辦公室裡,我想:那裡如此狹小,怎麼能填滿一個完整的人生,我們應該把這狹小的世界打碎。正當前線彈片呼嘯飛過坑洞,照明彈升起,夥伴在戰壕裡蜷縮躲藏時,傷者死者被運走時,這裡怎可一副沒事的樣子!」休假結束,保羅背行囊,媽媽說:「在前線要小心啊,保羅。」「保羅心中想著:啊!母親,母親!我何不乾脆握著你的手,我們一起去死吧。我們只不過是可憐的小狗啊!」回到前線,仍是槍林彈雨,仍是精神崩潰重傷死亡,保羅也受到重傷,送到醫護站。書中到此空了兩行,敘事者從第一人稱到了第三人稱「他於一九一八年十月陣亡,那一天,整個前線是如此寧靜沉寂,連軍團指揮部的報告上都只寫了一行字:西線無戰事(德文直譯:西方無新事件)。」
從亞伯與該隱的「戰爭」開始,人類不斷忘記謀殺與死亡帶來的罪惡;從個人到集體,為了本身的利益、慾望、仇恨,不斷製造戰爭。我們循常基督徒,是要追求公義和平,但無法阻止戰事的發生,如同保羅這循常百姓,戰爭臨到他,無可逃躲。然而現在當下我們就可以為這世界、為我們的社會求平安。「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馬太福音6:13)若不是親自經歷戰爭的殘酷,人是不計較戰爭的結果。統治者、將軍們都要得自己的榮耀尊嚴與利益,沒親臨戰場;但黎黎眾生升斗小兵,就要為其命令拋家喪命,誰甘願呢?所以,我們必須要「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提摩太前書2:1~2)
(本文刊登於《每日活水》月刊,校園書房出版社,2022年2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生命之間的種種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