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卡謬《鼠疫》:試問人間煉獄的個人選擇

你相信嗎?一本虛構作品,80年後應驗在全世界,這就是《鼠疫》令人一陣悚然的力量。
疫情在全世界發燒,最後甚至連台灣也陷入三級警戒。各縣市輪流停班停課,無法出門的日子,恰如卡謬筆下的奧蘭,《鼠疫》一書中爆發嚴重瘟疫的城市。

一、故事開始

「在阿爾及利亞有個叫奧蘭的城市。一開始城市裡老鼠成群暴斃,民眾們不以為意只是抱怨,漸漸地鼠疫變成人傳人的瘟疫,醫師們開始跟政府反應瘟疫爆發的可能,等到疫情再也瞞不住,當疫情衝破最後一道防線,政府一道命令、城門落下,奧蘭就此成為孤島。」
來自卡謬《鼠疫》,80年前的奧蘭城,恰如2022被COVID-19襲擊的世界。這位預言大師,如何預言疫情的發展?又對疫情提出何種解決之道?
我們一起看下去。

二、故事現場

疫情爆發
「民眾仍舊沒有馬上反應過來,瘟疫爆發後第三星期宣布有三百零二人死亡後,竟未引起任何想像。城裡的居民有二十萬,大家不知這種死亡比例是否正常。…….數據的上升至少有點說服力,但仍不足以讓市民改變初衷,擔憂之於他們還是覺得這起意外事故雖然麻煩,畢竟只是暫時的。」 
隨著死亡比例逐漸攀升,居民的反應不再大驚小怪。
「如此一來,凡事都確實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風險完成。這種作法,至少在一開始,該是冒犯了家屬的自然情感,但在瘟疫時期,也顧慮不了那麼多了:一切都要以效率為先。後來糧食問題變得棘手,居民的注意力也隨之轉移到當務之急。民眾為了有東西吃,將心力全部投注在排隊、到處奔走,填表格等,已經沒有時間去想身邊人是怎麼死的,自己有一天是怎麼死的。」
疫情之寂寞
因為愛需要一點未來式,而我們只剩下片段的時刻。
在疫情期間分離不是罕見場景,分離後我們記得愛的感覺,愛會一直殘存著,然而太久沒見到對方,沒有實體很容易讓人們感到疏離,因此抽離實體的愛也化為抽象。
少了愛,人們生活得更加沒有重量,看看卡謬是如何形容這群人。
「以前,分離的人並非真的不幸,而原本痛苦的一絲光明卻熄滅了。如今,可以看到他們在街角、咖啡館或朋友家中,平平靜靜、心不在焉、眼神倦怠,就因為他們使整座城活像一間候診室。……失去記憶、失去希望的他們,只活在當下。」
就這樣奧蘭的市民全生病了,染疫者面對身體的折磨,而沒染疫的則是心靈的煎熬。卡謬告訴我們,最恐怖的不是殺人的病毒,而是疫情對生活的衝擊,越是抽象生活的人越加疏離,越沒辦法生存,更沒有辦法顯現活著的價值。

三、解決之道:活在當下

堅守崗位,投入自己的角色
唯一對抗瘟疫的方法就是正直。
卡謬認為正直的意義,就是站好自己的角色,醫師李厄就是最好的例子。李厄是最早發現疫情的人之一,疫情爆發後他在城中到處奔走,為了拯救每一條性命。李厄不覺得自己是什麼英雄,他只是個盡忠職守的醫生罷了。
他的堅持,是來自對死亡的體悟。李厄不信教,他認為神父講出「疫病是上帝給予人類的懲罰」,即使道德高尚,卻缺乏對死亡的見識。疫情期間他天天都得面對死亡,死亡的力量之強,連科學也無法挽回生命,更遑論袖手旁觀的神。在強大的死亡之下,渺小的人類如果聽天由命的死亡,是沒辦法彰顯生命的價值,因此才需要不停的抗爭。
每個人,都是最堅定的力量
我知道我是屬於這裡的,不管我願不願意,這整件事關係到我們每個人。
藍柏是一名外地來的記者,突然的封城讓他受困於奧蘭,他會認識李厄,是希望李厄幫他開立證明好出城,然而就在出城的前一刻,他跑去告訴李厄,他要留下來。責任及道德感,甚至與李厄等人的情感,在最後一刻翻轉了對死亡的恐懼,也只有在疫病期間才能見證偉大的人性。無論如何,深刻投入生命中去體悟,才有機會能夠體驗,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活在當下,才有積極的體驗
在瘟疫與生命的遊戲中,人能贏得的也只有體驗與回憶。
塔盧是早期加入抗疫工作的人之一,他也是外地人,他為了不想殺人而來到奧蘭,他陪伴李厄救人,同時認知到李厄救人也殺人,說來矛盾,醫生畢竟不完美,能救活病人相對來說也會無能為力,任病毒折磨病人致死,因為死亡兩人內心深受折磨。
遺憾的是,當疫情終於有轉機,塔盧卻得了疫病死去。李厄最終沒有救活這位朋友,他感嘆還沒以朋友的身分與塔盧相處,更知道一輩子會被這曾經的情誼給困住。投入情感後收回的不全然是喜,悲喜交雜,人生就是這麼回事。

四、現實人生:沒有任何事情阻擋「愛」

談到人類最深刻的情感,莫過於愛。疫病來襲造成了分離,許多的親人、愛侶被迫分隔兩地,因此孤獨伴隨著疫病入城,沒有染病的人卻也像生病,因為分離而染上名為「孤獨」的病。沒有愛,讓一切更加絕望,分離使愛顯得更加迫切。
社交於人是必需品,當我們長時間沒有社交,身體與心理會產生反應,逼迫我們去社交,最常見的就是「寂寞」。當不適一直沒有解開,情緒也就無法舒展,最終寂寞會進化成「疏離」,到這個階段,整個人會開始無法感受多,而出現懸浮感。
愛,是幸福的來源,人就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活著。封城解除總算重逢,卡謬用結局告訴讀者至深的體悟,人生縱使荒謬,如打亂一切的疫情,還是有意義所在,愛所帶來的幸福感,人會持續地追求吧。疫情告訴我們:好好生活,好好愛人。

五、結語:疫情揭示了人生意義

也許有那麼一天,為了帶給所有人類苦難與教訓,瘟疫會再次喚起老鼠,把牠們送到一座幸福快樂的城市。
荒謬,是卡謬對人生的註解,在他眾多的哲學著作皆有可見。荒謬是指人生存於這個世界上,嘗試尋找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結果卻一無所獲,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荒謬」的感覺。而疫病更加速這種感覺的產生,因為它帶來很多抽象的事。
譬如我們每天可以在新聞上看到確診數以及死亡數,久而久之它們和數據融成一塊,成為推估疫情發展趨勢的科學說法。我們會漸漸麻痺在數字間,忘記死亡數字背後實際的傷痛,忘記生而為人的真實感。
人生該如何活的有意義?《鼠疫》可說是一本參考書。卡謬用疫病這把照妖鏡,讓死亡現形,進而引申生命的價值,人要做好角色的分內之事,深刻投入生活,為生命奮鬥,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這些事有夠難,是一生的功課。
《鼠疫》完整呈現卡謬的人生哲學觀,他大概沒想過根本神預言,我們與疫病生活著,同時也面臨人生的難題。
趁著讀完《鼠疫》的勁頭上,該抱抱身旁的人,謝謝他們在這荒謬的疫情期間,陪在我們的身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