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聽力的一週】#2023-00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9-2023.1.16
過去幾天,因為飲食和生活的改變,左側聽力嚴重地喪失部份功能,感覺像是耳機中本來音量可以清楚聽見十格,突然間只剩下兩格左右的音量。
這個聽力的驟變自己也不是即刻察覺出來,是在某天早晨戴上耳機時,總感覺播放的音樂比起平常小生許多,正覺得奇怪時順手拿下右側耳機,才意識到自己左耳出現問題了。
按照目前的症狀與變化,大抵應該是淋巴水腫或是發炎反應,進而影響到三岔神經,在臨床上也有相關案例稱作為「急性失聰」,可能源於血管堵塞、溫差變化或是壓力過大。
除了聽不見以外,還會伴隨些微的不適與耳鳴,影響比較大的則是日常與人溝通時,得花更多的心力,才能確保交流無礙。
因為我能接收到的聲音變小,所以總是側耳傾聽讓自己能夠盡量捕捉到對方想表達的內容,也要投入更大的專注度才能處理聽到的資訊;不過當對話內容不太感興趣或是環境雜訊過多時,我會摀住右側耳朵,這世界瞬間就安靜下來了。
突然想起我的外公,他的耳朵聽力功能也有受損,不過比我還嚴重許多,得要靠助聽器的幫助才能夠順利與旁人交流。
不過每次看到他,幾乎都沒有戴助聽器,只有在需要與其他人對話時,才會看他從盒子拿出助聽器。
印象中曾經有看過一個梗圖,是失聰多年的丈夫在科技幫助下恢復了聽力,醫生還在向他解釋一些術後的注意事項,妻子就連忙打斷醫生,在丈夫旁邊碎碎念著,妻子刺耳的聲音對才剛重新掌握聽力的丈夫太過折磨,他轉頭就問醫生:「我往後得忍受這樣的聲音?」
醫生回他:「你會習慣的」
有趣的是如果那名男子帶的是我們常見的助聽器,其實機器上是有開關鍵的,也就是說當他不想聽(老婆的碎念)時,可以主動的與外界隔絕。雖然挺麻煩的,但對中年男子還挺有用的XD
聽力受損的這幾天,其實自己沒有特別緊張要去求醫,感覺可以再多觀察幾日,再判斷下一步。
不過有個意外的收穫,原來能夠主動的與外界保持距離,其實反而能讓自己更加專注,因為當有需要與人交流時,我得花上更多心力才能確保彼此的交流順暢;身旁太多不必要的資訊時, 只要輕輕地側頭摀上,突然實現主動降噪的功能。
過去也曾經想過如果突然有一天失去了感官能力,我想不論是聽覺、視覺、嗅覺、味覺或觸覺,應該會相當恐慌與不適應,畢竟這些感官可謂我們與外在世界的門,少了任何一個都會重新塑造我們與外在互動的方式。

不知道對你來說,哪一個感官能力是你認爲你最不想失去的?


對我來說,最無法失去的應該是視覺。因為視覺的色彩與畫面對我來說太重要,這些幾乎構建了所有我對世界的認識,視覺本身也成為大多數現代人與外在世界交流的必要能力。
不論是看書、看手機或使用電腦,一旦沒有了視覺功能,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賴以為生的工具突然就大打折扣,而失去對光線與色彩的感知能力,我們不再能夠「看見」,我想這會是一大遺憾吧。
不同的感官能力在生活的不同面向上賦予了我們伸手的空間,因為我們可以藉由感官與世界有更多的交互,更藉由這些不同的感覺形塑我們的記憶與思考。突然間失去部分聽力,讓我對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日常,有了一些思考的空間。

雖然聽力有些影響生活,不過抽空和一位從美國回台過節的朋友吃頓飯,他聊了一些有趣的點,摘要下來:
1.出國看待事物的角度真的會變,最好再被種族歧視一下,內心會變的無比強大。
2.在紐約基本上沒有人care你在幹嘛,因為大城市形形色色的人真的太多,犯罪什麼的也如此。
3.窮有窮的活法,我很常吃冷凍食品,所以只要不是公子哥就活得下去。
4.美國的大學生很多也是會作弊、翹課,有些事可能不分海內外都會發生。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泊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1.2-2023.1.9 當你在前一段關係與狀態之中特別不適應,但難以釐清癥結點,又或著更糟的是你是清楚問題在哪,不過卻仍無法離開那樣的狀態裡。很多時候的我們,總缺了那麼一點的勇氣,滾滾紅塵當中,一切的事物與遭遇紛至沓來,從何時開始我們失去對抗世界的能力了?
#2022.12.26-2023.1.1 隔天一早Gmail收到通知,Vocus平台官方通知該文入選即時精選,打開後台發現文章瀏覽次數190次,有點受寵若驚,這就是所謂被演算法眷顧的感覺嗎XD 不過前一篇文章自己覺得頗為無聊,性質更像是一篇宣稱與自我承諾,留不住大家視野也不怪罪自己了。
#2022/12/25 以前總想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但要能每天抽出時間,踏實整頓好每天的思緒與想法,實在太過苛刻,反而讓自己避而遠之。思來覆去,倒不如嘗試一個以周為時間單位的文本。 目前企圖在週記中記下一些日常所見所聞,或許還能對自己有些更深層的探索,對於終點在哪就暫時末急躁...
像個怠速的內燃機,慢慢回顧一下2020年​ 大約是2020年的九月底​開始,有個小小的計畫,或著說是挑戰​ 「每周閱讀一本書」​ 累積到2020年底,目標閱讀量應該是13.5本書​, 而實際閱讀量為9本,所以完成比率是66%​ 綜合下來,不得不說在跨不同領域閱讀時​, 很常會有求生不得,求死...
自從有了閒錢,便開始不停地買書,十餘年來幾乎成了囤書症,架上總有好幾本買來初翻幾頁就再也未曾翻閱的書,直至今日,定下心來想用網誌的方式讓自己買的多、也能看的多、最好寫的多。 雖然還只是個學生,能花用的也只是小錢,但自己在兩個地方上不太省錢,
#2023.1.2-2023.1.9 當你在前一段關係與狀態之中特別不適應,但難以釐清癥結點,又或著更糟的是你是清楚問題在哪,不過卻仍無法離開那樣的狀態裡。很多時候的我們,總缺了那麼一點的勇氣,滾滾紅塵當中,一切的事物與遭遇紛至沓來,從何時開始我們失去對抗世界的能力了?
#2022.12.26-2023.1.1 隔天一早Gmail收到通知,Vocus平台官方通知該文入選即時精選,打開後台發現文章瀏覽次數190次,有點受寵若驚,這就是所謂被演算法眷顧的感覺嗎XD 不過前一篇文章自己覺得頗為無聊,性質更像是一篇宣稱與自我承諾,留不住大家視野也不怪罪自己了。
#2022/12/25 以前總想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但要能每天抽出時間,踏實整頓好每天的思緒與想法,實在太過苛刻,反而讓自己避而遠之。思來覆去,倒不如嘗試一個以周為時間單位的文本。 目前企圖在週記中記下一些日常所見所聞,或許還能對自己有些更深層的探索,對於終點在哪就暫時末急躁...
像個怠速的內燃機,慢慢回顧一下2020年​ 大約是2020年的九月底​開始,有個小小的計畫,或著說是挑戰​ 「每周閱讀一本書」​ 累積到2020年底,目標閱讀量應該是13.5本書​, 而實際閱讀量為9本,所以完成比率是66%​ 綜合下來,不得不說在跨不同領域閱讀時​, 很常會有求生不得,求死...
自從有了閒錢,便開始不停地買書,十餘年來幾乎成了囤書症,架上總有好幾本買來初翻幾頁就再也未曾翻閱的書,直至今日,定下心來想用網誌的方式讓自己買的多、也能看的多、最好寫的多。 雖然還只是個學生,能花用的也只是小錢,但自己在兩個地方上不太省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奪門而出遠離對你的愛 卻無處可逃在附近徘徊 只願擁有相同的情懷 從此被好好地對待 聽到我淚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5wB1e1ORc
Thumbnail
「美麗華美食街,再次經過時,看到有人在吃虱目魚,看起來非常美味,便決定試試看。點了一份虱目魚套餐,沒多久就上桌了。套餐包含一碗虱目魚湯、一碗滷肉飯、一份青菜和一道小菜。 這套餐價位約在200-220元之間,不算太貴,但也稱不上便宜。畢竟現在物價都上漲了,只能說勉強可以接受。 我先喝了一口
Thumbnail
身體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平常就像空氣一般自然,很容易覺得習以為常,甚至變得麻木,通常只有在生病、受傷的時候,才會發現他們的重要性。 在五種感官中,如果必須要失去其中一種感覺,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不僅僅是關於噪音、關於那些我們沒有需要也沒有想要的資訊,也關於那些對我們有益(無論是讓我們得到娛樂還是其他收穫)的內容。我們需要拿下耳機、需要停止聽音樂、聽Podcast、停止播放影片。去把空間重新留下來,讓我們的「聲音類的思想」再一次地有地方可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提高日語聽力的三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包括耳朵不習慣、不太會使用助詞和連詞、使用太多流行語。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莫測的旅程 人生,如同一場莫測的旅程,總是充滿了各種的驚喜和挑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永遠擁有一切,也沒有人能夠避免失去某些東西。然而,正是在失去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夠更深刻地領悟到生命的意義,也才能夠得到更多。 磨練人心的考驗 每一次的失去,都像是一道磨練人心的考驗,讓我們學會放下,學會釋
Thumbnail
精彩內容請點擊觀看:請不要悲傷,所有的失去,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人正是在承受一次次的失去中, 一點點成長為更強大的自己。 你所看到的這個世界, 你所遇見的每一個人, 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 都有其意義。 請相信: 如果事與願違, 一定另有安排; 所有的失去, 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奪門而出遠離對你的愛 卻無處可逃在附近徘徊 只願擁有相同的情懷 從此被好好地對待 聽到我淚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5wB1e1ORc
Thumbnail
「美麗華美食街,再次經過時,看到有人在吃虱目魚,看起來非常美味,便決定試試看。點了一份虱目魚套餐,沒多久就上桌了。套餐包含一碗虱目魚湯、一碗滷肉飯、一份青菜和一道小菜。 這套餐價位約在200-220元之間,不算太貴,但也稱不上便宜。畢竟現在物價都上漲了,只能說勉強可以接受。 我先喝了一口
Thumbnail
身體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平常就像空氣一般自然,很容易覺得習以為常,甚至變得麻木,通常只有在生病、受傷的時候,才會發現他們的重要性。 在五種感官中,如果必須要失去其中一種感覺,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不僅僅是關於噪音、關於那些我們沒有需要也沒有想要的資訊,也關於那些對我們有益(無論是讓我們得到娛樂還是其他收穫)的內容。我們需要拿下耳機、需要停止聽音樂、聽Podcast、停止播放影片。去把空間重新留下來,讓我們的「聲音類的思想」再一次地有地方可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提高日語聽力的三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包括耳朵不習慣、不太會使用助詞和連詞、使用太多流行語。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莫測的旅程 人生,如同一場莫測的旅程,總是充滿了各種的驚喜和挑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永遠擁有一切,也沒有人能夠避免失去某些東西。然而,正是在失去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夠更深刻地領悟到生命的意義,也才能夠得到更多。 磨練人心的考驗 每一次的失去,都像是一道磨練人心的考驗,讓我們學會放下,學會釋
Thumbnail
精彩內容請點擊觀看:請不要悲傷,所有的失去,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人正是在承受一次次的失去中, 一點點成長為更強大的自己。 你所看到的這個世界, 你所遇見的每一個人, 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 都有其意義。 請相信: 如果事與願違, 一定另有安排; 所有的失去, 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