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鋼穴-人 VS 機器人,到底人何以為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鋼穴已經很久之前出版的作品了,作者是艾西莫夫,可能要去讀書館借,或是一些線上的資源搜尋一下,應該還有機會可以找到。艾西莫夫 (Issac Asimov)是喜愛科幻文類的人無法跳過的一位大師,他的作品通俗但又充滿趣味,對於人性與科技間的交會產生的倫理掙扎,常常讓人有種感嘆,也讓人思索人在科技下的種種可能。
以下正文開始 :
鋼穴,鋼筋水泥洞穴是也,乃是未來人類世界對於城市的一種稱謂
我第一本看的艾希莫夫作品是正子人(台版電影譯為變人,羅賓威廉斯主演),看了電影後心血來潮去買了小說,一讀之下驚為天人,當時電影版本雖然並未完全忠於原著,但是對於【人是甚麼?】的概念倒是有許多的探討跟檢視,原著由於沒有票房壓力,對於這個哲學性的議題描寫得更是精彩絕倫;正子人打開了我對科幻文類的視野,科幻小說不只是描摹人類對於未來科技幻想的一種文類,更是將人性放在科技之前進行強力的檢驗,當人類突破了科學技術的限制,進入新的領域時,到底人類還能保留多少的人性,甚至可以說,人性本身是不是就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幻覺?
和其他我所讀過的艾西莫夫作品相比,鋼穴算是個輕鬆小品,它沒有像是基地系列以近乎宇宙的規模來處理的關於時空、歷史以及人類的存續與否這些問題,對於沒有科幻概念的一般讀者來說,基地系列彿沉重了點;但鋼穴以一個人類偵探加上一個機器人輔助,這樣的設定是很容易讓人融入的,本書對帶著讀者逐步認識機器人、正子腦以及未來世界過度強調效率、集體甚至是無限上綱所謂的市民精神所產生的惡果。書中人類為了生存,將地球以極有效率的方式轉化成無盡的大城市,從此人類不再接觸天空、太陽、大地,一切都是人造,人造空氣、人造太陽,甚至沒有人敢在單身踏入無人的平原,所有的食物皆是透過酵母製造的人工食物,酵母牛、酵母雞肉,酵母草莓,諷刺的是唯一能夠吃到天然原生物的,竟然是鳥園中的麻雀。
鋼穴以一個極為簡單的謀殺案貫穿整個故事,謀殺本身並不曲折,但厭惡機器人的主角在與機器人合作辦案的過程中對於自己所處的社會、生活甚至是整個人生觀都糟到根本性的挑戰,對男主角本身也算是一種成長吧,結局這邊就不劇透了,大家要是還找得到這本書的話,強力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4會員
5內容數
科幻專題,包含科幻小說、電影、漫畫、動畫,電視影集心得以及介紹。 科幻在台灣一直不是主流的文類,這個專題主要是把我平日觀看的科幻作品的心得總整理,希望科幻這文類可以在台灣更加普及,我也才能看到更多好的作品被引介進台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owis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可是在漫長的年假中跟著萊賽爾太空站大使瑪希特暢遊帝國體會的風土民情,順便參加難得的權鬥、謀殺以及叛亂等驚心動魄的宮鬥事件,想想你要是剛受完訓就要去接下前任被謀殺大使的職位然後還要去跟法醫一起看屍體...
這可是在漫長的年假中跟著萊賽爾太空站大使瑪希特暢遊帝國體會的風土民情,順便參加難得的權鬥、謀殺以及叛亂等驚心動魄的宮鬥事件,想想你要是剛受完訓就要去接下前任被謀殺大使的職位然後還要去跟法醫一起看屍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的愛與榜樣至關重要。透過情緒教育、合理規範3C產品的使用,以及自身的成長,讓孩子學會自律與責任感。本文探討如何在尊重與理解中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的關鍵時期,並提供實用的方法與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槓桿型ETF,尤其是元大臺灣50正2,如何藉由特殊的投資策略來提升報酬潛力。文章分析了此類ETF長期投資的優勢,例如逆價差的紅利與風險控制,並分享讀者從書中學到的多項投資技巧。無論是短線交易還是長期持有,槓桿型ETF都能為投資者提供不同的選擇和機會。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本書看的時候內心得到很大的震撼,但或許是因為非材料相關背景出身,心靈震撼大,但要寫心得時又不知從何下手,對於原料世界供應鏈的緊密、神奇,實在難以言喻,本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講述幾個主要原料:砂、鹽、鐵、銅、鋰、石油等原料在世界的旅程,生動的描述,彷彿身臨英國早期工業區,或是腳下就是南美無盡的深坑。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的愛與榜樣至關重要。透過情緒教育、合理規範3C產品的使用,以及自身的成長,讓孩子學會自律與責任感。本文探討如何在尊重與理解中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的關鍵時期,並提供實用的方法與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槓桿型ETF,尤其是元大臺灣50正2,如何藉由特殊的投資策略來提升報酬潛力。文章分析了此類ETF長期投資的優勢,例如逆價差的紅利與風險控制,並分享讀者從書中學到的多項投資技巧。無論是短線交易還是長期持有,槓桿型ETF都能為投資者提供不同的選擇和機會。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本書看的時候內心得到很大的震撼,但或許是因為非材料相關背景出身,心靈震撼大,但要寫心得時又不知從何下手,對於原料世界供應鏈的緊密、神奇,實在難以言喻,本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講述幾個主要原料:砂、鹽、鐵、銅、鋰、石油等原料在世界的旅程,生動的描述,彷彿身臨英國早期工業區,或是腳下就是南美無盡的深坑。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