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在冥想中,茄子的導師給出以下的指導語,要她在冥想中去梳理這部份的自己,像是「我是否對身處的環境感到安全」、「我是否感覺身體與心靈同樣的放鬆」、「我內心是否充滿喜樂」等。等內心慢慢的喚醒了一個陌生的自己,我們可以和他對話:「你感到安全嗎?」……
◎澄清與支持 另一類是通過對自己想要增強的某個自己,進行正向的自我支持與想象。好比當我們希望在人際相處中,不要再那麼容易
如冥想導師Sharon Salzberg(大家不妨去看看她在TED的演說)陳述,冥想是一種對於自我的澄清,也是一種對於「信念」的澄清。當我們在生活中受傷,好比當一位孩子原本相信「母親應當愛我」、「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坦誠」,但有一天,我們的信念遭受動搖,進而我們受傷、失望。然後我們就不再相信那些我們原本相信的。
這時我們可以在冥想中灌注正念的力量,但這不是要我們糊里胡塗的對自己注射雞湯。而是通過冥想對我們自己,以及和我們周遭相關的世界進行深刻的探究,以及省思。然後我們能夠看清「不合理當中的合理,合理當中的不合理」。
好比當我們因為母親的一些行為,有了母親不愛我的念頭,我們可能沒有看見母親當時遭受了哪些其他的壓力,沒有更寬容的去思想我和母親都具有人性的脆弱。進而從自省的冥想階段(self-compassion,自我悲憫),達致對他人的同理,在同理中清醒,而非盲目的找到支持自己內心的動力,以及擁抱他人、傳遞溫暖的情懷與能力。
發揮人性原有的正向力量
日常生活中,許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就是發生在我們一時衝動說出的後悔話,或是感受不到他人的真情實意,進而造成誤會。
好比過去茄子和男友一起參加聚會時,搞金融的她經常無法融入理科男之間的話題,讓她對於和男朋友一起出席活動感到沮喪,覺得自己在男友的朋友面前活像一個傻瓜。
有時話題無法引領到她的內心走向,她會禮貌性的跟大家說:「不好意思,我得去接個電話。」或是「我去一下洗手間,你們慢慢聊。」藉此機會讓自己暫時喘息一會兒。
對比茄子,蘇珊在社交上的積極,並非全然建立在對自己和他人的充分認知上。當她無法深入他人聊天的內容時,她會積極的把話題引向自己熟悉的產業,卻少了聆聽他人的寬容。
無論茄子或蘇珊,都徬徨於「愛在心裡口難開」的社交困境,我們希望被關懷,也希望關懷別人,可我們找不到足夠支持內心的方法。那使我們感到孤獨、無助,就像最近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空巢青年」,他們不是真的喜愛一個人回到漆黑一片的房間,而是生活壓力影響了社交的意願,畢竟社交本身也會帶來壓力,更何況當與外界格格不入,會讓人更想逃離人群。
因此,冥想是從個人出發,進而與他人產生連結的正向力。這也點出促進和諧社交的要素,正如提出多元智能的Howard Gardner,他對社交能力所作的定義,就在於人具有留意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懂得觀察他人情緒、性格、動機、意向的能力。能力更強的人,還能覺察到他人刻意隱藏的內心想法(2006)。
通過內心冥想的方法,讓我們對自己瞭解更深,進而對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性本身的瞭解同樣得到深化。與此同時,當我們面對自己內心與人際之間的衝突矛盾,我們也能在擴展了我們的理解力後,更從容的面對問題,跳脫出憂慮與不安的心理困境。
最後,冥想也並非是提升社交生活的萬靈丹,結果顯示,儘管接受冥想等正向情緒訓練的人有較高的幸福感,可是對不同參與者,會有不同的效果。對於自我要求比較嚴格的人,慈愛禪的冥想較能有效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可是對於需要他人更多關注的人,慈愛禪沒有太大的作用,反而減損他們的自尊。
因此冥想雖然有幫助,但還是要看個人的性格和需求來操作,才能更大的發揮其成效。
【参考资料】
Gardner,Howard.(2006).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c Books; Reprint edition.
Hutcherson,C. A., Seppala, E. M., & Gross, J. J. (2008).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increases social connectedness.Emotion ,8, 720–724.
Seppälä, Emma. (2014). 18 Science-Based Reasons to Try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http://www.emmaseppala.com/18-science-based-reasons-try-loving-kindness-meditation-today/
Sergeant, Susan&Mongrain (2011). Are positive psychology exercises helpful for people withdepressive personality styles?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6, 260-272.
Zeng X., Chiu, Cleo P. K.,Wang, R., Oei, Tian P. S. & Leung, Freedom Y. K. (2015). The effect of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on positive emo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Front Psychol.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30307/
曾祥龍、劉雙陽、劉翔平. (2013).慈心禪在心理學視角下的應用.心理科學進展. 21(8),1466–1472.
【作者】高浩容 。哲學博士,前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孤獨白》、《心靈馴獸師》、《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