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父母,對於孩子會「玩食物」這件事情感到困擾,正念飲食就給了我們、還有孩子一個機會,可以「好好地玩食物」!
怎麼說呢?可以邀請大家準備一個盡量是自然一點的食物,盡量不要是加工食品,比如說水果或者是果乾⋯⋯這種比較天然的,然後它可以拿在手上,不要太容易出汁、或者太容易爛掉,可以放在手上,不會弄得滿手都是黏黏的食物,比如說我們最常用的就是葡萄乾、或者是這種果乾都是可以的。
正念飲食提供了親子可以一起觀察食物,我們以果乾為例,我們不急著把它放在嘴巴裡,而是我們用手指將果乾拿起來。
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你看到了什麼?它是什麼顏色的?你覺得它的表面,有什麼特別的形狀和紋路嗎?你覺得它有透明的?還是沒有透明的?」你也可以分享你自己所看到的。
然後能可以把果乾拿起來聞一聞,問問孩子他聞到了什麼樣的味道?你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你聞到了什麼味道?
如果這個果乾中間有種子,我們也可以拿到耳朵旁邊搖一搖,有沒有聽到種子在果乾裡面搖動的聲音呢?
接著我們可以在手指上面,或者放在手掌上,可以稍微的搓動一下果乾,覺得他的觸感如何?是硬的還是軟的?如果我們捏它一下,它會凹下去嗎?還是它就扁掉了呢?
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透過我們的感官來認識這個食物。
如果我們都觀察好了,我們就可以將果乾放進嘴巴,但先不要急著咬它。
我們可以用舌頭,讓果乾在我們的口腔裡,稍微的滾動一下。
這一刻,舌頭就像我們剛才的手,我們在口腔裡面感覺一下:這個果乾的形狀、觸感、甚至在滾動的時候,會不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而這一刻應該口腔裡,已盡有覺察到果乾的味道了,那那是什麼味道呢?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交流分享。
再來我們用牙齒輕輕地咬下去果乾,慢慢的把果乾咬開來,味道是不是就越來越濃郁了呢?然後我們慢慢的咀嚼果乾,讓它在我們的口腔裡,慢慢地從一顆,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碎。
我們不急著吞下去,讓果乾在我們的口腔裡,充分的讓味道充滿著我們整個口腔。
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他是怎麼形容這一個感覺?是甜的嗎?還是有點酸呢?或者有點苦呢?我們可以跟孩子分享交流。
然後慢慢地,我們可以分幾個小口,讓口腔裡的果乾慢慢地吞下去。如果這個果乾中間有種子,應該你跟孩子都會發現,最後留在口腔的,或許就是這一顆種子。
透過我們身體的感官來接觸食物,它可以激發孩子對於食物的觀察、敏銳,除了視覺、嗅覺、聽覺、觸覺、還有味覺,都可以透過「正念飲食」的方式,來重新的認識這個食物的樣貌。
還記得前面我有說:「最好是天然一點的食物」,為什麼呢?
如果我們有機會吃一些加工的食物,然後你用剛才正念飲食的方式,你會發現加工的食物放在口腔裡,過了一陣子,味道會變得好奇怪喔!不過這也是可以嘗試看看的喔!因為我自己也有這麼試過。
除了我們透過感官來認識食物之外,其實我們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想想看、猜猜看:「這個果乾是在哪裡種植的呢?」如果我們有包裝,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包裝,來看看他的生產地。
或是如果他是來自於國外,我們也可以在正念飲食之後,和孩子一查查這個國家的資料,為什麼這一個果乾不是在台灣,而是在國外呢?國外有什麼樣的天候的特色,比較適合種植這樣的水果呢?
所以透過正念飲食,我們不再只是玩食物,而是我們可以真正的透過正念,來認識我們所吃的食物,甚至我們還可以加入「感恩」的元素,也就是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在心中,或者我們可以說出來,甚至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畫下來。
我們可以說出對於種植果乾植物的農夫的感謝,我們可以謝謝養育這些水果,養育這些植物的土地,我們可以謝謝地球,我們也可以謝謝自己——我們好好的品嚐了這個食物,當然我們也可以謝謝果乾「本人」呢!
所以透過正念飲食的親子互動,我們不但打開了感官,我們也增加的親子的交流,而且我們還融入了感恩的元素,這樣孩子在每一口品嚐食物的時候,他就會更知道食物和我們的連結,以及它是來自於有多少人的努力跟貢獻,才有了這個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