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感覺,2022閱讀報告與看過的書籍們(上)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2022閱讀的書籍們
工作後的最初幾年有點不習慣沒有「回家作業」填滿工餘時間,被分割的生活偶爾會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除了前幾年準備建築師考試做題目、練手感,到最近2年佛系的等術科過關外,空餘的時間居然默默養成了閱讀習慣。回想自己小時候應該可以算是電視養大的,家裡沒有環境、家長也沒有刻意培養閱讀,究竟是怎麼突然從文字間得到樂趣的,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
而自從前(2021)年中開始使用電子書後,閱讀量呈指數型飆漲,到前年為止的累積閱讀量去年一年就超越了。雖然抽掉準備考試的時間是主要原因,不過覺得選擇使用的讀墨(Readmoo)電子書本身很用力在經營「閱讀社群」與推廣「閱讀活動」這件事情,也是讓我閱讀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不過這篇文不是要廣告讀墨,所以先不花太多篇幅介紹這個電子書平台,有興趣的看官可以到讀墨的網站上看看。
我是在檢討去年意外讀完30本書而整理的心得卻遠遠不到五分之一後,覺得要有系統的整理聽閱內容不是那麼容易(但目前還是喜歡動輒超過3,000字的心得整理可以比較完整的交代思考邏輯,所以應該會先以如何提升效率而不是減少篇幅改進)。不過去年底意外發現讀墨除了每年都會發布全站年度閱讀報告,也會針對個人統計閱讀,看完統計數據之後,對照這一年多來對閱讀習慣的思考,有點感想覺得可以紀錄分享一下。
讀墨個人閱讀報告封面,63本中包含一般書籍、漫畫、輕小說,我自己統計的31本只包含一般書籍。

2022閱讀書目(上)

先大概整理一下今年看完的31本書,大致將這些書分了幾個主題,並簡短的介紹和紀錄一點點心得,希望能比較有系統的歸類與連結知識,有專篇心得或筆記的會另外附上連結。另外會附上讀墨AP(類似推薦購買後分潤的網址?),有使用過的讀者也可以參考看看。
順帶一提,去年開始用Notion取代部分手帳部分功能,能跨平台搭配不同的主題標籤管理生活與目標是蠻方便的管理工具,有機會再介紹。

關於臺灣經濟產業與勞動環境

有大概整理了年代,依照時間順序排列,自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後到今日的勞動環境。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

這本書主要撰寫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後,為了推行「溫和」的土地改革,將日本殖民時期留下的部分公營產業對價成股權給予土地所有權人。這本書的作者瞿宛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著作多為東亞、臺灣經濟歷史分析。前些年先看了徐世榮教授的《土地正義》先理解臺灣土地改革的演化史後,再看這本書能更理解當時台灣的政經環境。
書中寫到藉由產業對價讓資本從不動產變成動產,同時藉由民營化讓臺灣原本以地主經濟為主的產業環境推向工業社會,就後人評價多數認為臺灣土地改革兼顧產業現代化,是相較其他鄰近國家更為成功的案例,但先不提《土地正義》中激憤地指出這些土地改革下被埋沒的故事(覺得徐教授算是學術界蠻激進的人物),本書中也指出大部分的民營化事業其實不甚成功,而後甚至投入許多資源仍無法挽救。比起一語帶過的成功評價,這類書籍更能以更廣的視角帶給我們不同面向的思考。
對了,閱讀這本書也可以讓我們了解,現有的大資本家(傳說中的本土家族企業)是怎麼來的。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這本書記述1950年代到2000年的基隆碼頭勞動環境。作者魏明毅是位職業一段時間後回頭攻讀人類學的心理醫師,這本書是她的研究論文整理後的出版物,作者在自序中提到這篇研究的產出也算場美麗的意外,研究方向與她的專業關聯不大,但從書中可以閱讀到作者在田野的過程中理解一個地方產業與勞動環境對個人的影響,跳脫個人經驗的族群同理,讓她重回職場後分了心思嘗試專業外的事情(出版民族誌、開書屋等)。
在1970年代前中國尚未改革開放,臺灣國際航運的重要地位讓基隆碼頭一度成為臺灣經濟繁榮聚集的所在地,卸貨、出貨、搬運等勞力密集的服務業是許多港口自然而然產生的事業,而後機械化的引入更是讓工人們工作時間降低、薪資增加,也讓更多的人從臺灣各地聚集而來。當時這些因自由經濟貿易而聚集的勞動人口需要組織化的管理,為了增加效率當地雇主仰賴工會調動勞力,工人們的上工、勞動、等船期間的娛樂皆是團體行動。這些特殊的勞動環境也造成特殊的產業景觀,那些關於性別、家庭的「特殊」情景也伴隨而來。
去年夏天參加了基隆市政府辦的城市博覽會,以設計翻轉城市印象為主軸,基隆從運輸大港到觀光城市期間曾有一段因新自由主義帶來繁華後快速抽離的黯淡,這本書以許多人物的記述填補了那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港都歷史。

《十信風暴》

相較於前面2本,這本書以小說的方式呈現1985年臺灣發生的「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超貸、侵佔、背信與偽造文書案的經濟犯罪事件。作者王駿是當時的雜誌記者,故事開頭以當時行政院院長俞國華到蔣經國府邸拜訪,以及十信案中心角色當時立委兼國泰集團蔡家第二代、十信董事長蔡辰洲在來來飯店(現在的喜來登大飯店)舉辦宴會會見各財政高官開始,而後一連串的銀行包抄、諜對諜的政經謀劃,將經濟案發生、調查、裁判寫得神秘緊張。當中從行政院長、財政部長、地方財政機關甚至是記者等多視角的描述十分有趣,尤其作者作為當時雜誌記者,有很多「非正當」手段取得的小道消息,以及新聞公布後對事件的影響都相當生動。最後我們看不到這個金融事件的「真相大白」,只有作者以後見之名描述涉入者的下場,以及對這個事件的補敘,讓整體故事添加了許多真實卻又無解的懸疑氛圍。比起訪間的總裁小說,這些描述高官顯貴舉手投足間有意無意造成的事件,更加讓我讀得津津有味。
另外作者的文字很有空間感,書中提供了事件地圖,當時的許多場景已經看不到或是早已不再是當時的樣子,但可以從這些角色在故事中的發展,感受80年代的臺北都會。

《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

1990年代臺北康樂公園的抗爭與剷平史。作者黃孫權是當時保存運動的參與學生。原本的康樂里是一群最後一批政治移民自建的非列管眷村,書中探討了一個都市對於「公園」的想像,以「綠色生態」的名義驅離「違建戶」這個「歷史債務」,有多少是帶著改善都市居住環境的理念?有多少是假公民權益與公共利益操弄中產階級為大宗的意識形態?又有多少是帶著圖利公園週邊房地產價值的意圖?
這本書有專篇筆記,可以詳連結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這本書寫臺灣移工的勞動環境。作者姜雯是位蘇州學生,在荷蘭畢業後來臺讀研究所,一開始覺得好奇文宣為什麼要強調她的身分,在看了序之後有點能理解同樣是離鄉背井,可能對於移工的處境能有更廣的切入點。搭配去年到當代美術館參觀的「非遊記」移工展,以及前年閱讀的《反造城市》中撰寫臺北中山北路上的菲律賓社交空間,可以更加理解外籍移工在臺灣的勞動環境。
這本書用很文學的方式呈現,讀起來比較沒有類似論文的負擔(覺得《綠色推土機》、《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比較有論文似的負擔感),作者藉由不同人物的經歷交代臺灣政經發展與勞工權利的演變。其中移工庇護之家的管理者楊大華在臺灣代工蓬勃發展的時代進入工廠,1990年代臺幣升值、土地與人力成本上升加上中國開放市場,這些工廠面臨經營困境,依賴密集勞動力的產業轉型尤其困難。資本家的因應方式卻是直接關閉工廠,將土地投入不動產市場賺取超額利潤,地方政府樂於這些佔據都市土地的鄰避設施(工廠)離去,這些無人關心的勞工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抗爭仍是被犧牲了工作權。這些發展除了延續《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後的工商時代背景,也呼應《靜寂工人》書中同一時代不同地區的勞工權利問題。
於此同時,部分轉型困難的資本家因勞動成本上漲,無法以低價娉請勞工而喊出了「缺工」的訴求,這個「工」指的是「廉價勞動力」。政府為了避免產業外流而開放外籍移工,維護低薪卻勞動密集的傳統產業。又因為各種政策緊縮使得移工無法自由更換僱主,同時全面私有化的仲介產業從中斡旋,加深了對移工的層層剝削。其實我也不太喜歡生活空間充斥不熟悉的面孔,那些佔據公共空間的外國輪廓造成的被剝奪感與社會新聞渲染出的不安感,都讓我們下意識地產生排外心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常想他國產生的經濟問題,為什麼必須依靠我國資源補足完善的勞動環境?只是臺灣勞動環境不佳亦不應該靠著讓外國人來承受解決,維持這樣的勞動環境也不會改善臺灣的產業困境。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不單侷限在對人權的關懷,而是觀看整體勞動與經濟環境的另一個視角。

《最後的眷村》

這本書是作者楊猛就一位中國學生在讀臺灣大學時(約2012年左右 )參與「紹興社區學生聯盟」的心得與觀察,這本書不及一萬字,後面還有一部分篇幅在討論廢死議題在臺灣的發展與作者的採訪心得,比較偏向紀事文章,不太算是一本完整書籍。

記述地方與人物的大歷史小故事

大多是圍繞著二戰前後的故事,也儘量依照年代順序排列,其中有一半像在推中國近代史,這些內容或多或少都曾在歷史課本上出現過,再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在想究竟是自己不適合學校教育,還是課本、課程的編列會讓人下意識排斥這些其實很有溫度的內容?

《莫斯科紳士》

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一連串的革命運動,1922年以俄國為首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成立,一直到1991年解體。在這個大歷史背景下,主角伊里奇伯爵作為末代階級人士被軟禁在莫斯科的飯店閣樓中。從被剝奪資產、生存空間,到被剝奪生活情趣、思考素養,以及伯爵從從容應對到某對時間的消極輕生,都可以察覺所謂的「紳士」階級與平民間的差異,不僅僅是有沒有錢的差別。
故事中有位不斷找伯爵麻煩的角色,他的無知與伯爵的博學與情趣成了明顯的對比,故事的最後也理所當然地讓「壞人」得到應有的報應,但從另一個方面去思考,伯爵這類有閒階級的這些知書達禮、人情世故要建立在剝奪多少人的勞動時間上?這當然不是伯爵的錯,只是在閱讀讓人忍不住喜歡上的主角故事時,也會不禁想起《動物農莊》中那些起義革命,而後卻又不斷踐踏他人以獲取利益的角色們。

《穿條紋衣的男孩》

這本書有點紅,我覺得有點難抉擇是否要介紹他的歷史背景,覺得作者從小男孩的視角撰寫整起事件,似乎也是有意讓讀者自己去發現穿著條紋衣的人們是誰。我也是在一知半解下接觸這本書,讀完之後才搜尋相關歷史,覺得震憾之餘也突然發覺自己的歷史知識都跟著課本一起回收了。
為了不影響閱讀樂趣,決定草草帶過這本書的介紹,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以小男孩為單一視角,有許多描述會讓讀者感覺主角天真與無知,但也因為這種無知的感受讓沈重的歷史背景添加了一些輕鬆氛圍。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說到慈禧太后我想到的只有課本上幾行文字提到的義和團和八國聯軍,閱讀這本書後扣除我自己不認真上課的因素,我充分體會到將「隱瞞」作為「說謊」手段的最高境界。慈禧太后於1835年出生於滿族官宦世家,17歲入宮成為咸豐後宮一員,先幫大家回憶一下國中(?)歷史:〈後宮甄嬛傳〉圍繞雍正,而後接著〈延禧攻略〉、〈如懿傳〉、〈還珠格格〉都是乾隆時代,這位在位超長的渣男皇帝對他國的各種高姿態加上鎖國政策為後世的衰落瞞下種籽。前陣子獲得金鐘獎的〈嘉慶君遊台灣〉是乾隆的兒子,而慈禧則是嘉慶的孫媳婦,中間夾了一個道光,接下去是咸豐(納慈禧的皇帝)、同治(慈禧的親兒子)、光緒(慈禧從咸豐兄弟那過寄來的乾兒子)、宣統(光緒和慈禧一起死後的指定繼承人)。比起用年代劃分在位者,以慈禧為中心的家庭描述個能理解這複雜的王室。
王室關係並不是這本書的重點,卻也與個事件的因果互相扣連。例如:咸豐受爸爸道光的影響十分厭惡洋人,在外交上因畏懼與憎恨多採取拒絕合作、拒絕理解的態度,放縱臣子對來訪大使的濫殺更引發後來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又如慈禧在改革期間仍為了安定人心,保留舊時的天子導師指導光緒皇帝,但這樣的教學方式卻與慈禧推行的各項改革,包含以現代教育取代科舉制度相抵觸,以至於光緒繼位後無意繼續充滿改革的政策,讓中國的現代化因在位者不同而走走停停。書中從慈禧的一生記述各種課本上看得到的大事件,包含當時中國對屬國、國土變化的態度,各外國戰爭及半殖民租借的起因,俄國南侵、韓國被佔、日本維新崛起等東亞勢力版圖的變化。
讀完最大的心得是一本書抵一學期的課本,有太多可以談的觀點,但覺得寫太多了,有機會再整理專篇心得。

《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

這本在寫蘇州從晚清、日本侵華淪陷到抗日戰爭後的城市史。作者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專任研究員兼副所長,是明清城市的研究專家,這本書的選材、主題及篇幅對他來說應該比較像是業餘時的興趣研究。
蘇州城在地圖上與中國古城印象相符——明確的城牆邊界、圍塑格狀街廓的小巷道,城東經過京杭運河,城北外側是蘇州火車站,位於交通要塞的蘇州古城在晚清道光時先受太平天國佔據,同治慈禧執政年間收復(這是《慈禧》裡閱讀到的),而後又經日抗戰爭、汪精衛魁儡政府成立,這些政治上的變動對當時已成熟的商業活動及市民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書中以茶館、菜館、旅館、煙館等四館的發展出發,探套動盪時期下的城市生活。雖然用研究方式呈現顯得內容有點硬,但作者用當時的報紙、旅遊手冊推敲當時市民的生活及人口變遷;用GIS配合古地圖看茶館、菜館、旅館、煙館等休閒業的分佈分析當時城市的變化,不只仔細的推演城市氛圍,也提供一個如何蒐集資料、推理歷史的觀點,覺得十分有趣。

《鴻:三代中國女人》

這本書是《慈禧》作者張戎最初的作品,是在她到英國讀書、研究、教學一段時間後,以她的姥姥(外婆)、母親及自己的故事為主軸撰寫的人物傳記。19世紀中國在慈禧執政時代開啟了現代化的進程,20世紀初太后逝世,滿族皇室也終因現代化的思想連同封建制度一併被改革推翻。
作者的姥姥生於清代末期,身為漢族的她身上可以看見對傳統女性的束縛——裹小腳,即使受現代化社會的影響受過女子學校教育,仍是以為婚姻市場增值的方式予以投資。姥姥年輕時嫁予國民黨的軍閥做小妾,而後帶著作者母親與滿族醫生再婚,在國共內戰期間因這特殊身份也受了不少苦難,但身為讀者卻能從她身上讀到某種坦然與智慧。
作者母親在圍繞著國民黨高官的環境中成長,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她可以算得上是既得利益者,但她也看盡了國民黨的階級腐敗而轉向擁抱共產黨。從這段作者母親的經歷描述中,可以想像當時中國社會對共產黨的期待以及擁抱社會主義的氛圍。我曾在瞿宛文研究員(著《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作者)的演講中聽聞她感慨地說,臺灣是個缺乏「左眼」的國家。這句話一直在我腦中暫存,一直到近期接觸許多白色恐怖的起因與研究後,逐漸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作者母親是協助共產黨在東北立足的重要角色之一,但在那些動盪與鬥爭中她與共產黨擔任重要官職的丈夫仍飽受了許多磨難。這段歷史讓我讀得有些酸,能理解人民對社會主義的期待,也欣喜於在共產黨執政前期所達成的階級平權。
而後為什麼會崩壞?書中也有記述了許多作者母親與作者的經歷,也包含作者學生時期碰上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青年下鄉等我只曾在教科書上遠觀過的名詞,而這些事件背後的政治考量愚昧的讓人瞠目結舌,引發的苦痛也教人難受。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在想究竟是單純的領導人有問題(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看見許多對毛澤東的責難),還是代議式的政治參與本身有許多不合理的漏洞?讀完作者的2本書至今我也還沒有答案,但閱讀這位作者的書籍可以讓我有更多元的方式去拼湊中國這個國家。
對了,作者還有《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及《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2本書躺在書櫃裡等著我翻讀。

《13·67》

這本是被同事強烈推薦而入坑的書籍,是香港作家陳浩基很有名氣推理小說家。本書用了6個短篇故事,以二位香港警察的故事與成長串連整個劇情,看完後大概可以理解書名指的是年代,至於與故事的關係覺得應該讓讀者自行體會。
作者後記說明本書出版時剛好碰上港警在民眾心中形象大變的時刻,從故事中也能體會到香港警察在近代的組織及地位變化,所以雖然本書在正常歸類上應該屬於文學或推理小說,但我仍覺得他講述了單一職業在某一地區的發展史。
另外故事中有許多場景描寫是真實存在的地方,閱讀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香港的空間型態,也能感受到城市生活在時間縱向與空間橫向的差異。閱讀期間甚至忍不住好奇的查詢香港某一大樓平面圖,看看槍戰發生的服務盒空間與台灣有多大的差異。佩服作者能在一邊寫推理的過程中,描繪香港的都市景觀與歷史氛圍。

中場休息

我明明是要來分享官方統計的閱讀報告與看報告的心得,怎麼前面鋪梗就好像可以獨立好幾個篇幅了?覺得自己寫作最怕分篇,很容易挖了坑不填,這系列有架構了希望不會突然難產⋯⋯
話說方格子一篇文章好像只能設定8個標籤,好像無法每本書都設標籤,有點困擾。
avatar-img
147會員
689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共二十二週的實習到此為止,然而旅程,尚未完結
書中有很多疑問是生活中會有意無意被提出卻無法細想的,我想多少是因為公共空間的治理往往被掌握在技術官僚或是專業者手中,缺乏民眾參與也少有人會思考其中的規劃矛盾。本書比較像是一位交通局長的職業心得,但從她在紐約推動的交通改革可以看見許多與臺灣相似的問題,我想這些經驗可以提供我們看待城市交通的不同觀點。
又度過了清閒的一週,本週實習週記暫停一次(開玩笑的。
所以工作會消失對嗎?
最後一個月的實習,不求盡如人意,只願無愧於心
你知道這張詳圖畫完之後是什麼嗎?沒錯,是下一張詳圖
共二十二週的實習到此為止,然而旅程,尚未完結
書中有很多疑問是生活中會有意無意被提出卻無法細想的,我想多少是因為公共空間的治理往往被掌握在技術官僚或是專業者手中,缺乏民眾參與也少有人會思考其中的規劃矛盾。本書比較像是一位交通局長的職業心得,但從她在紐約推動的交通改革可以看見許多與臺灣相似的問題,我想這些經驗可以提供我們看待城市交通的不同觀點。
又度過了清閒的一週,本週實習週記暫停一次(開玩笑的。
所以工作會消失對嗎?
最後一個月的實習,不求盡如人意,只願無愧於心
你知道這張詳圖畫完之後是什麼嗎?沒錯,是下一張詳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原來自2019年購入電子書閱讀器,我總共讀了60本實作類電子書。真的意想不到。 自小一直讀文學類書籍,到2019年起,便投進實作書懷抱,補足生活的其他面向。 總結這5年的實作書,對我的生活起了重大助益:
昨日,我試著使用粉絲專頁的應用軟體以感謝長年來讀友們的支持,今天下午,就收到了留學日本朱子文醫師感性溫馨的留言。毋庸置言,讀到這則鼓勵的話語,我甚為高興並獲得新生的活力,因為這是所有受到祝福的人,最順乎真情的感受。   在此,與諸位讀友談點我在社群媒體的寫作史。2016年下半年起,我開始在臉書發
「讀書基本的紀錄是:書籍情報+感想,接著進一步擴充。」 這一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倉下忠憲[1]的著書, 《ロギング仕事術: 課題に気づく、タスクが片づく、成果が上がる 》[2]的第133頁。 這樣一想,我讀書作紀錄的方式習慣一直在變化。 我是在高中開始時,大量開始看書的。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獨讀櫝牘:一個人讀著書櫃裡的書。 這篇文章是我為了告別只買書不看書的「積読(つんどく)」壞習慣,所以打算每個月會寫一篇的文章。內容記錄包含讀了什麼書、看了什麼動畫,每部作品有簡單幾句介紹與評語。有些作品會有更詳細的心得,我也會把連結附上。歡迎大家一起欣賞、討論你的閱讀經驗與喜歡的作品。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原來自2019年購入電子書閱讀器,我總共讀了60本實作類電子書。真的意想不到。 自小一直讀文學類書籍,到2019年起,便投進實作書懷抱,補足生活的其他面向。 總結這5年的實作書,對我的生活起了重大助益:
昨日,我試著使用粉絲專頁的應用軟體以感謝長年來讀友們的支持,今天下午,就收到了留學日本朱子文醫師感性溫馨的留言。毋庸置言,讀到這則鼓勵的話語,我甚為高興並獲得新生的活力,因為這是所有受到祝福的人,最順乎真情的感受。   在此,與諸位讀友談點我在社群媒體的寫作史。2016年下半年起,我開始在臉書發
「讀書基本的紀錄是:書籍情報+感想,接著進一步擴充。」 這一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倉下忠憲[1]的著書, 《ロギング仕事術: 課題に気づく、タスクが片づく、成果が上がる 》[2]的第133頁。 這樣一想,我讀書作紀錄的方式習慣一直在變化。 我是在高中開始時,大量開始看書的。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獨讀櫝牘:一個人讀著書櫃裡的書。 這篇文章是我為了告別只買書不看書的「積読(つんどく)」壞習慣,所以打算每個月會寫一篇的文章。內容記錄包含讀了什麼書、看了什麼動畫,每部作品有簡單幾句介紹與評語。有些作品會有更詳細的心得,我也會把連結附上。歡迎大家一起欣賞、討論你的閱讀經驗與喜歡的作品。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