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為了轉換一種新的眼光,體驗一種新的生活,增加一種新的可能。
確定象園之行
昨天大女兒一直為聯絡不到某個象園—該象園似乎較重視大象權益,對大象較為友善—而煩惱。網上留了訊息,但都未讀,可是沒回復,就無法確定是否能成行?一直到準備放棄了,才終於得到回復。我們三人負責一頭象。早上七點半司機會到旅社來接我們。車程大概兩個小時,約五點回到旅館。
旅社的早餐是七點開始,怕時間不夠,因此想請教旅社能否六點五十出餐,服務生確定接車時間後,問我們是否可以先點餐?然後他會通知廚房七點出餐。如此一來減掉點餐時間以及點餐後的烹煮時間應該來得及。感謝旅社的用心及費心。
我點的同樣是一盤炒麵上面是香菜以及許多的小雞肉,和一個底下是的厚土司麵包上面填滿煎蛋和小雞肉塊水果等,很好吃…,結果七點十五左右,旅社門前來了一部七人座,下來一個看來有點憨直的年青人,似乎是來載我們的司機,一問,果然。他說因為地方不熟,所以早一步來探路,要我們安心用餐,他接到的指令是七點半接我們…
前往象園
我們依照網上的指示,準備了換洗衣物,浴巾,穿短褲,穿托鞋或涼鞋,擦防晒,拿防蚊液等等,拿著一大包東西上車。我問大女兒怎麼沒看到托鉢的和尚,她說之前在這裡跟著和尚一道托鉢的時間大概是五點…。清晨可看到路旁神座上有稀疏的上香和禮敬的婦人。與司機閒聊時,他提到自己是克倫人(karen),並特別強調與泰國人不是同一種族。
七人座除我們三人外,又去載了另外兩個英籍遊客。離開市區後,一路在山路上繞行,快到大象體驗營才知道最後有一段非常崎嶇不平的山路,路沒舖設柏油或水泥,駛過石子路面,上坡坡度大,下坡坡度陡,看來驚險。最後車子停在荒僻路上(因為前面在舖水泥。)。原來除了我們的車之外,另外還有一部,裡面載有來自加拿大、美國、以及法國的夫婦,參加者才十一個人卻分屬五個國籍。)我們越過修路處,再轉搭停在修路處對面,一輛類似台灣載工人採果的貨車(沒得坐,人人都只能站著,並且緊緊拉著或握著旁邊的柱子或車身)隨著車子搖晃動盪…,然而一切都在看到大象的瞬間溶解,每個人都不由自主的叫著指著越來越近的大象……
園主說明
園主(一個後來負責解說及安排的領導人物,且以園主稱之)先帶大家到休息區,換上傳統服裝—傳統服裝其實就是一件罩衫,用來和大象拍照挺搭的,而且還有個單肩大口袋包包可以裝隨身物品—然後就說明該象園的理念和做法,他提到大象數量大量減少,沒有保護可能會有危險。他是克倫族人,和泰人不同種,他們喜愛也願承擔保護和繁衍大象之責,希望透過友善體驗讓大家親近大象之餘,更了解和喜歡大象。接著告知每隻大象都有名字,待會請負責的象伕告知,並請叫牠讓牠熟悉你的聲音。。接著教導每個人要如何招呼大象?如何指揮?如何餵食等等。
(註:因為司機和園主都強調自己是克倫人,而且都強調與泰人不同,因此特地找機會問園主,他說他們族群的分佈從蒙古、中國、緬甸、泰國都有,約數百萬人,也有逃到國外的。我後來上網查了一下資料,該族原居緬甸,民視新聞網(2021.5.21):「緬甸東部住著一群少數民族克倫族,在政變發生後,他們也慘遭軍政府轟炸,不少民眾冒著生命危險,往東逃想進入泰國,但泰國堅決不讓他們入境、讓他們陷入兩難,一直活在戰火的恐懼中。」而緬族與克倫族的衝突,源於英殖民時期的分化,以及二戰期間日本的操弄…,部份之前移居泰北地區的克倫族,以養象聞名且維生。克倫族女性則以善於紡織聞名。)
象園見聞
我注意到一頭大象正在小便,我的天,那就像將粗大的水籠頭打開來,大量的水往下注灌一般,我趕忙把它錄了下來,洩洪時間長逹十秒以上,真個是嘆為觀止。也有人注意到大象的生殖器可以伸縮自如,伸長時幾乎碰地,縮小時貼在身上成一小團。期間也看到大象解放,手掌大的圓形排泄物一團一團的往下掉,總共七團。其排泄物無臭味,園區把它們堆放在一起…。
進園區聽完講解說明後,第一件事是先換裝,上衣罩上克倫族傳統罩衫,再加一個單肩大包包。隨身衣物都放在車上。
大象總共有七隻,一隻似乎身體不適,未參與此次活動,其餘每戶分到一頭象,(我們三人分到的是一頭母象和一頭小象);每頭象有一個專責照顧的象伕,我們先利用各種方式與大象合影,再試著餵大象,用剛剛學的口令讓大象張開大嘴,然後迅速將草料或香蕉放入其口中。指揮大象躺下來,再幫牠拍掉身上的塵土;然後依次在象伕領導下,帶著分配到要負責的大象進入小河,幫大象洗澡…水好涼…網路上說要帶泳衣,浴巾等等,其實這麼冷的天氣,你連水浸到腳跟都覺得冷了,遑論其他。
心
大象很聰明,也很溫馴。每天有不同的遊客,它是如何讓所有人都覺得此趟值得的呢?
園區有頭懷孕的大象,我們問:父親是誰,結果是到別的部落去配種的。也對,近親會有問題。象的軀體如是龐大,要配種大概也要大費周章吧?然而,看到象寶寶對象媽媽的親暱,撒嬌模樣,所有動物幼小時應該都一樣吧?
餵大象吃草料(含香蕉等)時,可用口令讓牠張嘴,然後儘速將草料塞入其口中,有次有動作太慢,被牠含到了,可是沒感到牙齒,只感覺到被濕濕的有點硬的嘴巴含到了。當時有點驚嚇,但更多的跟象更親了。
象皮好厚好粗,毛一根根的很清楚,身上都是塵土,園區發給每人一把樹葉,幫牠們拍去身上塵土,可是大象背上你根本就碰不到,因此在象伕協助下,用口令叫象趴下來,以便拍背,可,你看看小象又來跟媽媽撒嬌,增加了處理的困擾。(身上的罩衫和背包都是臨走前才歸還的。也就是要全程穿著。)
幫象洗浴時,園區先每人發一個現場將某種木頭砍成一條條的,然後捲成像稻草般,擦在大象身上,就像肥皂般會起白沫。大象乖乖的任你擦洗,可是僅漏過腳踝,就覺涼意侵人。較有挑戰性的是小象,一刻不得閒的四處亂鑽亂動
小象出奇頑皮,餵牠吃草,不會張嘴,然後呢?餓了就往象媽媽的下面鑽,看看牠吃奶的模樣。我原本以為是用象鼻來吸,後來才知:大錯特錯,象鼻好像只能呼吸和協助捲食物入嘴,吸奶只能用嘴巴。
午餐就在園中解決,其擺放方式及食物美味都令人嘖嘖稱奇。水果很多,其他的主食都類似台灣的麻薯,美味好吃又營養,端的是不簡單。(包在竹葉中的東西就是主食。)中間不是水果的也都是粘粘的有點粘牙的像麻薯的東西。
午飯後,象園安排有陪象運動的活動。騎在象背上,沿著固定路徑,陪象緩步運動,約半小時左右。象伕手上沒有任何器物,大象背上沒有任何外來的坐籃。最麻煩的是小象,根本就是以小賣小的,不受任何拘束的想動就動,不想動就得你等到牠願意動
我也勇敢爬到大象背上,擺出勝利姿態,事實上,我懼高,騎在大象背上,身體都僵直了,大象走了不到十步,我覺得好像隨時會跌下來,趕快投降要求下來。
最後每個人都參與沖臼一些逐次添加的五穀類,包在葉子中,餵食大象,以協助大象消化。
離別的時候到了,與大象再度合影留念,坐上早上來的載工人的車子,再走幾分鐘的路途到七人座越野車停放處搭車,山路崎嶇,坡度極大,路況不佳…
還有一點時間,再到一處克倫村寨處參觀,克倫女孩善於紡織,然而因為採用傳染紡織法,一條線一條線的編織上去,織一條圍巾約需十五天時間…英國夫婦買了兩條…
在紡織區的對面,有著克倫族人的住屋和豢養的牲畜,剛開闢的園地,瘦小稀少的牲畜,似乎在訴說著他們的艱辛和勇敢不屈,加油!
討論
大女兒一直顧忌著似乎有爭議的象園中的騎象活動。我知道有團體認為此舉有虐待動物之嫌。提出此論點,引發注意和討論當然是好事。但不必因此就好像高人一等,道德無瑕般的高舉正義的大旗,號令所有人都需照其主張來行事。之前到印度時,記得也有騎象上山參觀宮殿的活動,象伕拿著象刺指揮逼迫大象,象背上左右各掛著一個坐籃,當時即覺有討論空間;然而此象園,象伕手上沒有任何東西,除了有時會拿點餵食的草料;象背上也沒有加添任何供乘坐的任何器具,園主說明不會對大象造成任何壓力,我不認為有什麼問題?我認為某些議題是可以也應該討論以取得共識,但不必走極端並且逼人就範。就像汽車排廢氣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呢?開車的都應受到指責和懲罰?或者就把車廠癈了?提出自己覺得不當的議題,引發注意和討論,當然應該也必要,但,也僅此而已,除非取得共識並形成法律,否則你照你的方式提出討論吧,你說是嗎?
在象園中,象伕幾乎都在自己負責的大象旁邊,寸步不離。是的,他們把大象照顧得很好,也透過友善的方式,讓遊客接觸並了解大象,但我不禁會想的是:這是大象要的生活嗎?園裡的象會喜歡這樣的生活嗎?園裡的象會比野象幸福嗎?可是再回想一下,即使象不喜歡,又能怎樣呢?而且野象會比園中的象安全嗎?提到這個問題,我連想到的是目前盛行的養寵物,為了飼主的需要或興趣,然後呢?購買或領養了寵物,把它們關養在一個小小的空間中,只能食用飼主認為營養的食物,被搞成既沒有生殖能力,也沒有自己生存的能力,但,這是寵物想要的生活嗎?寵物喜歡這樣的生活嗎?寵物會比野生的同類幸福嗎?這是為了寵物還是飼主呢?再往前推一點,我們享受著按摩,會否是一種剝削別人勞力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對嗎?…再繼續推衍下去,可能沒有什麼事是沒有討論空間和必要的了.......)
在清邁的最後晚餐
明天就要回家了。大女兒上網找了家著名的店,裡面燈火通明閃爍,但客人極多,我們要再排五號;店主看來像老外,但一聽我們說國語,馬上轉國語,自稱來自潮汕,但賣的卻是道地的泰食。他熱心建議我們在等待時可以到隔壁茶館喝杯茶,輪到我們時會過來叫我們。我們點了兩瓶啤酒,茶館幾乎都是過來這邊等候叫號的…吃飽臨走時經過茶館,一個客人也沒有。(這個老板也太強了,不光顧自己,也能兼顧到鄰居。)
最後一晚的按摩了(這是一種剝削勞力的活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