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制度──徵件內容與運作實例 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二、裝裱規範
官方在籌辦徵件時,即顧慮到展出之視覺性,如章程第16條:「參選作品中,東洋畫必須固定裝框,並加上適當的裝幀。西洋畫則限定為有邊飾之裝潢。」也在第1回(1927)徵件時宣導:「為使參觀者在欣賞時有整體感,才規定展出作品的統一裝幀樣式……從畫家看來,掛畫若沒掛置於壁龕,作品亦會相形見絀而無法突顯出作品特色,另外也會使現場看起來不像正式展覽會場」。[1]並嚴格規定「搬入作品不符裝裱規定者將拒絕收件」。[2]同時也配合商店協助,如台北的「小塚第一支店」[3]及「神島裱具店」[4]提供正確的裱框、參展手續及價格明細等服務。
雖然有強力宣導,但首回「台展」不符裝框規定者有三十多件(轉引顏娟英,2001:229);[5]特別是傳統水墨畫,以往裱褙樣式多使用卷軸,方便攜帶與收藏,但張掛固定不易,又官方為預防受損,規定以裱框送件,再就裝裱的美觀上,水墨畫適合卷軸,日本畫則適於裱框,參與者也顧慮到會影響審查評分的觀感,而有所排拒。
三、包裝運送
參照章程第9條:「作品之包裝搬進及搬出所需一切費用,應由參展者負擔。」第40條:「參展作品應於經本會通知之期間內,由參展人憑參展作品收據取回。」及第41條:「參展人如於前條文之期間內,未取回其參展作品時,應由本會予以適當處置。」據條文,參展者必須負責作品包裝及來回運送,時程上有:(一)交件送達;(二)落選退件領回,須等待主辦單位通知;[6](三)展覽結束領回,通常為卸展隔日2天內領取作品。[7]
檢視歷回台、府展之東、西洋畫參選及退件達數百件,需設有相當足夠空間,作為包裝拆卸(圖4)、放置作品及包裝材料等場所;回顧當時交通運輸工具汽車並不便利(蔡龍保,2007:10-26),[8]多以人力車及牛馬車等為主,作品包裝相當簡陋,外部僅以木板固定(圖5)。對於居住偏遠地區者認為參與不便,有增加額外作品風險與費用支出之考量,以致1930年南部社團春萌畫會及居南部廖繼春(審查員)於台展懇談會中,分別提議補助參展者運費。[9]
但此運送保管問題,在今日徵件美術展覽會多明定由參展者自行處理,主要在於收、退件的責任劃分,及徵件數量無法預估等,又運送過程所承擔的風險性最高,部份參展者逾期未領取等,通常讓主辦單位無法一一顧及。
圖4 第4回(1930)「台展」作品荷造解体場(作品包裝拆卸場)情形(上圖);西洋畫收件(下圖)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10月16日夕刊第1版)
圖5 第9回(1935)「台展」作品運送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10月19日夕刊第2版)
四、保險防範
參展者提供作品競選,必定是盡心之作,同時也會擔心作品的安全性,在此之間藝術品的保險議題首次浮上抬面;就「台展」競賽程序,作者送交作品至第三者,進行評選,未入選者退件,布展、公開展示或巡迴展出,再退件等,這段期間可能長達1個月,且有來自不同社會背景、年齡層之觀眾群,期間藝術品潛伏風險,便引起話題。(圖6-9)
誠如第6回(1932)「台展」之際,多位藝術家提出藝術品保險的要求,官方則參閱「帝展」章程第5條規定提出聲明:「台灣美術展覽會之作品的保管規章,舊規定為『對於天災或其他無法避免的損壞,全不負此責任』;同時,展覽會承擔因職員的過失而遺失或造成損壞的責任。而這次新訂定的台展保管規程『本會會仔細保管作品,但對作品遺失或損害一概不負其責任』。」[10]
後續又針對保險議題表示:「如果為台展職員的疏失負責賠償。歸根究柢最好的辦法就是採取能讓雙方滿意的保障方法。不過就算訂定簡單的保險方法,台展當局對此也不會給予補助。顧慮意外之災的展出者親自投保而保障損失,這樣做的話怎麼樣呢?即使設置這機關,展出者卻不投保,對於危險有心理準備的話也無妨,怕危險就不要展出作品,這樣說來或許有些無情。」[11]
從上述認定天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但人為管理疏失是備受爭議,又官方對於藝術品的賠償金,無一定的標準,難用金錢來衡量損失,所提出保險方案,面臨作品數量龐大,確實無法給予相當的補助,只能由展出者自行投保,也凸顯出早期展覽會運作上,責任風險之歸屬,多由展出者自行負擔。綜觀台、府展的舉辦過程中,似乎無出現藝術品的損害事件,因此本議題也不再有著墨。
再者台灣官辦美展對藝術品保險的全面重視,應於50年後的第38屆(1984)全省美展,巡迴展至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結束後,至高雄碼頭裝運往澎湖縣立文化中心時,在馬公輪上發生爆炸事故,24箱作品全數被燒毀。藝術品保險的議題再度浮上抬面,同年「藝術品展覽運送綜合險」奉財政部函准開辦,之後全省美展參展作品一律規定投保。
圖6 第1回(1927)「台展」於樺山小學講堂收件概況,右第2幅作品為蒲田丈夫《サンドミンゴの丘(聖多明哥山丘)》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11日夕刊第2版)
圖7 第2回(1928)「台展」於樺山小學講堂收件概況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10月14日夕刊第1版)
圖8 第7回(1933)「台展」收件概況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10月21日夕刊第2版)
圖9 第8回(1934)「台展」於教育會館收件概況,右第2幅作品為佐伯久《自畫像》,獲特選、台展賞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34年10月19日夕刊第2版)
五、小結
綜合上述,歷回官展參選者相當多,為求參與公平性及內容品質,擬有徵件規範,然歷回違規者時有所見,官方在處置態度上,多有包容對應再者徵件作品來自各方,從裝裱、包裝、來回運送及保險等問題,所承擔之不確定風險相當高,為釐清雙方之間(收件者與交件者)責任歸屬,皆以收件日為基準劃分,後續之陳列布置、公開參觀由官方負責,此與現今美展徵件制度大致相同。

參考書目
蔡龍保,2007。〈日治時期台灣近代鋪設道路的演進及其發展〉,《第2屆白沙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26。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顏娟英,2001。《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頁:80;118;230。台北:雄獅圖書。
資料來源
[1]《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7月14日夕刊第2版。〈臺展/制作期/近づく〉。
[2]《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11日夕刊第2版。〈臺展出品/搬入開始〉。
[3]「臺北京町街(路)上的材料店小塚第一支店表示願意受理東洋畫框等製作、西洋畫框等,另外有關展覽會展出作品一切手續也願意受理」。《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7月16日夕刊第2版。〈臺灣美展の枠張り其他の手續を小塚/支店で取扱ふ〉。
[4]「臺北市本町1丁目神島裱具店,宣傳裱框價格:尺3物遠州緞子3圓、尺5同3圓50錢、尺8同4圓50錢、2尺同5圓50錢。《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8月19日夕刊第2版。〈臺展出品東洋畫/の枠張搬入取扱〉。
[5]《臺灣時報》1927年11月,木下靜涯〈東洋畫審查雜感〉,頁23。
[6]如首回臺展入選發表的隔日,即有許多落選者要領回作品,致使展覽會事務所表示:「尚未獲得通知,前來領取此事感到困擾。」《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3日第5版。〈臺展不合格作品〉。
[7]第4回臺展於11月3日結束隔日卸展,5.6兩日午前9時至午後4時退件。《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11月4日第4版。〈臺展出品畫/交還作家〉。
[8]1920年臺灣全島的汽車數量不過52輛,迨至1926年總督府土木局推動道路改良事業後,促使各州汽車明顯快速增加,1931年底已達2,625輛。
[9]《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24日第2版。〈入選者懇談會/交換坦率的意見/結城審查員的鼓勵〉。及1930年7月14日第4版〈臺南春萌會/準備臺展/附錄會員希望〉。該會發起人之一林玉山為協助當地者參與臺展,居所成為包裝、托運展品之集中地(陳瓊花,2004:80)。《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24日第2版。〈入選者懇談會/交換坦率的意見/結城審查員的鼓勵〉。
[10]《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11日第7版。〈臺展の出品/保管は萬全を期す/不安なら出さぬがよい/臺展當局は語る〉。
[11]《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16日第2版。〈臺展作品と災害保障問題〉。
avatar-img
1會員
26內容數
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帶領著台灣邁入現代化,其中西方美術展覽會的引進,帶動畫會、畫展的成立,奠基滋長,是重要的里程碑。特別的是行政官方以西方的經營思維,結合社會資源、政商界及藝文人士,將展覽會提升為社交、休憩、教育之文化場域,吸引各階層民眾的參與,開拓台灣社會對藝術欣賞之風氣,是戰前美術行政研究中不可欠缺的一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i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徵件內容是涉及展覽制度之公平性,依據章程第2章第11條:「參展作品為『東洋畫』與『西洋畫』兩部。」第2回(1928)增訂第13條:「參展人應居住於台灣或與台灣有關係之人士。」第14條:「參展作品1人3件為限,須1年內完成之作品。」「府展」時放寬1人各部3件以內,2年內完成之作品
據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台灣美術展覽會號/台灣美術展が生れ出る迄の經緯〉[1]之報導,論及台展自發起歷經1年多的協調,原由4月暑假改為10月秋季,決定開辦後,5月至10月籌劃期間之行政運作;其中幹事為主要執行者,廣納各州教育科及庶務課長等,成為推動網絡
行政組織是關係展覽運作之效能,從官展章程的幹部設置第1章第2條:「會長1人、副會長1人、評議委員若干人、審查委員長1人、審查委員若干人、幹事若干人、秘書若干人;會長由台灣教育會會長、副會長由台灣教育會副會長擔任,而其他幹部則由會長聘任之。審查委員長、審查委員即每年聘任之。」
回顧台灣,在清領時期並無西方美術概念,直至1895年受到日本殖民後,開始接受教育體制下之美術學科,在經歷三十多年的經營,投身美術者日漸增多,已凝聚出一股新勢力, 且受到日本於1922年創辦「朝鮮美術展覽會」之影響,台灣當政者在社會輿論及藝術界的迫切下,鼓吹了官辦美展的舉辦。
徵件內容是涉及展覽制度之公平性,依據章程第2章第11條:「參展作品為『東洋畫』與『西洋畫』兩部。」第2回(1928)增訂第13條:「參展人應居住於台灣或與台灣有關係之人士。」第14條:「參展作品1人3件為限,須1年內完成之作品。」「府展」時放寬1人各部3件以內,2年內完成之作品
據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台灣美術展覽會號/台灣美術展が生れ出る迄の經緯〉[1]之報導,論及台展自發起歷經1年多的協調,原由4月暑假改為10月秋季,決定開辦後,5月至10月籌劃期間之行政運作;其中幹事為主要執行者,廣納各州教育科及庶務課長等,成為推動網絡
行政組織是關係展覽運作之效能,從官展章程的幹部設置第1章第2條:「會長1人、副會長1人、評議委員若干人、審查委員長1人、審查委員若干人、幹事若干人、秘書若干人;會長由台灣教育會會長、副會長由台灣教育會副會長擔任,而其他幹部則由會長聘任之。審查委員長、審查委員即每年聘任之。」
回顧台灣,在清領時期並無西方美術概念,直至1895年受到日本殖民後,開始接受教育體制下之美術學科,在經歷三十多年的經營,投身美術者日漸增多,已凝聚出一股新勢力, 且受到日本於1922年創辦「朝鮮美術展覽會」之影響,台灣當政者在社會輿論及藝術界的迫切下,鼓吹了官辦美展的舉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提到「當代」時,這個詞背後潛藏的是不得忽略之時間性。策展時,考量過往作品如何編排與整理外,還需關注現下參觀的觀眾,這就是製作展覽時間性的根源。因此,除空間之外,展覽也利用了時間。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映態・112年全國美術展攝影類】 以拔擢美術人才、鼓勵美術創作為目的「全國美術展」,112年攝影類作品,最終評選出金、銀、銅牌獎各1件及入選獎18件,合計21件作品,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展出中。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市場來源中,除了藝術品經紀是一個很市場來源、藝術雜誌也是一個很大市場來源。南畫廊(英文名稱:NAN)出版台灣畫雙月刊,至今超過三十年以上。記錄西元二十世紀以來台灣在地西畫創作的故事,這些源自台灣在地人文精神的藝術品,具有台灣畫派l的基因。 南畫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提到「當代」時,這個詞背後潛藏的是不得忽略之時間性。策展時,考量過往作品如何編排與整理外,還需關注現下參觀的觀眾,這就是製作展覽時間性的根源。因此,除空間之外,展覽也利用了時間。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亞洲藝術市場的年度盛會--巴塞爾香港藝博會熱鬧開鑼。此番台灣畫廊不但創紀錄的十家獲邀展出,而且畫廊協會十數家同野也群赴觀摩。業者的看展與酬酢照幾乎洗版我的臉書。看來台灣藝術業者春風得意、收穫滿滿了。
Thumbnail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映態・112年全國美術展攝影類】 以拔擢美術人才、鼓勵美術創作為目的「全國美術展」,112年攝影類作品,最終評選出金、銀、銅牌獎各1件及入選獎18件,合計21件作品,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展出中。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市場來源中,除了藝術品經紀是一個很市場來源、藝術雜誌也是一個很大市場來源。南畫廊(英文名稱:NAN)出版台灣畫雙月刊,至今超過三十年以上。記錄西元二十世紀以來台灣在地西畫創作的故事,這些源自台灣在地人文精神的藝術品,具有台灣畫派l的基因。 南畫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