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印刷術傳入後,人文主義者得到新方法來保存經典的學問和推介他們的思想理念。北方人文主義復興運動僅僅包括古典語言文字的復興,而不包括古典思想的復興。北方人文主義學者就是受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影響,以研究早期基督教文獻,探討基督教真正精神,依照這種精神,企圖來改革當代的社會,這就是所謂基督教人文運動。因此,北方人文運動含有濃厚的宗教氣氛,尤其是希望用早期基督教的思想,來改革社會和改革領導此社會的教會。基督教人文運動是指北方人文主義運動的一個支流,學者有一部份人將學術研究和宗教合而為一,從而擬定許多改革社會和教會的方案,不但為教徒的精神生活和神學研究開創新契機,亦從早期基督教文獻裡探求真正的耶穌慈愛憐憫的人文精神,從而為已衰落的教會提出改革意見和出路。所以那時的北方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種新舊的文化混合物,其中特別有較強的教會和信仰因素。表現出這種特質的人文主義學者,最有名的以英格蘭的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 (1478-1535)和荷蘭的德西德裡烏斯·伊拉斯莫·鹿特丹姆斯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 (1466-1536)本文簡稱為伊拉斯莫。
第二章 伊拉斯莫生平
伊拉斯莫誕生於主后1466年荷蘭鹿特丹。當時的年代是在一個混亂、困惑中,各個階層都在向教會尋求答案。他的父親可能是一位神父,與母親未婚私生了伊拉斯莫,他的名字“伊拉斯莫”取自一聖徒的名字(十四個助聖人之一)。伊拉斯莫幼年喪母,他四歲啟蒙,學拉丁文,聰穎過人。十二歲的時候,即精通古代經典。自1475至1484年,就讀代汶德(Deventer)聖雷步英教堂(Church of St. Lebuin)的附設學校,不但打下堅實的拉丁文基礎,也首次受到文藝復興的陶冶,跟隨人文學者如約翰·辛契烏(Lohannes Sinthius)、亞力山大霍.爾曼(Alexander Herman)和彼得.溫格兒(Peter Winckel)等大師學古典文學。1484年,父親死於黑死病,父親生前指定的監護人把他送入嚴格、不自由的奧古斯丁修道院。根據伊拉斯莫書信中透露,他不喜歡此修道院,因紀律太嚴,又與世隔絕,但卻奠定了他良好的教育基礎。由文獻中可看出,年輕的伊拉斯莫是一個敏感而健康不佳的人。又因為是私生子,沒有法律上的身份,雖想上大學,但監護人執意送他入修道院。
伊拉斯莫雖為神父,但有一種喜歡享受自由的生活態度,又為了改善生活,在1497年開始收學生授課,並編教材,他的教學很成功,並認識了一些英國學生,如:Thomas Grey 和Roheit Fisher以及Willian Blount等人,在1499年夏天,那年他三十歲。開始他的英格蘭(England)之旅。雖然那裡天氣不是很好,常常下雨,但有很好的學術氣氛,使伊拉斯莫如魚得水。他雖出身不是貴族,但因他的學者氣質,及熟練的拉丁文造詣,使伊拉斯莫在英格蘭受到著名學者的尊崇,更擴展了他的人際關係,並結交了一些貴族朋友和當時的政教要人,包括黎泰謨(William Latimer),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和聖保羅大教堂的首牧約翰·寇勒(John Colet),包括亨利王子,也就是以後的英王亨利八世在內,給他深遠的影響。英國學者對宗教改革很熱衷,這些英國學者的思想觀念,增加了伊拉斯莫對宗教更進一步的看法,也使他更勤於研究希臘文。他認為神學必須從枯燥的經院學派回到聖經,從教條進到實踐的智慧。因此,他在牛津大學修讀希臘文。1506至1509年,伊拉斯莫到意大利,深受文藝復興的薰沐;在都靈大學(University of Turin)讀神學。1506年教皇取消了他私生子法律身份的限制,獲神學博士學位。他遊歷歐洲各地,結交朋友,勤於著作,聲名廣為傳播,並被教皇教廷授予榮譽職位,但他對當時的教皇因貪污、忽視窮人而深感厭惡。
1509年,他再次回到英國,住在莫爾家中。撰寫《愚人頌》(Encomium Moriae 英譯本為 The Praise of Folly)。1510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皇后學院講授希臘語及神學,並翻譯古典作品,繼續擴充早期所寫《格言集》一書。又翻譯新約聖經,編輯早期教父耶柔米的書信著作,這些成就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直至1514年,五十歲時離開倫敦。此時正逢宗教改革風潮中,一般人認為他是自由改革運動的領導者,也是一個虔誠、寬容、理性的觀察者。伊拉斯莫的理想是要復興真正的基督博愛寬容精神。於是在1517年至1521年在魯汶(Louvain)建立了一個新學院,研究古典語言(希伯來、希臘、拉丁)及聖經文字,並推廣宗教合一及和平。如此一來,也使伊拉斯莫成了爭議性的人物,成為風暴的中心。與新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爭辯。雙方衝突一直持續到1529年,伊拉斯莫離開了Basel到Freiburg,以後六年他仍繼續寫作,並努力協調新教和天主教在基督教與人文主義漸增的差異,並在雙方搭橋樑。但隨著改革之火繼續漫延至北歐、意大利、英國等地,對他的攻擊則更多了。天主教教廷禁止了他的書,畫像被毀,而新教徒亦指責他太軟弱、貪圖安逸。伊拉斯莫此時已六十多歲了,有病、體弱、心情不好,悲痛,而且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等好友亦遭斬首,他很絕望,最後在1535年返回到荷蘭,渡過他的餘生。1536年一個夏天的午夜,在Froben出版商家中平靜的逝世。臨死遺言,他用荷蘭語說“噢,主耶穌,施恩;主,拯救我;主啊,帶我走吧;哦主啊,向我施恩!”
1497年以前,為了改善生活,開始收徒授課,並編寫一些拉丁文教材,教學生如何用拉丁文讀寫作品。伊拉斯莫不但是十六世紀早期著名的拉丁文希臘文學者,也是最傑出的教育理論家,他的教育著作雖然隻是他文學作品的一部分,卻表現了他各種各樣的才華。有關拉丁語法的作品包括:《拉丁作文基礎的短語》 (De Copia Rerum et Verborum),《拉丁句法》,《當代生活的拉丁會話》。教育方面的包括:《基督徒教育 (The Education of a Christian Man)》《論正確的教課法 (On the Right Method of Instruction)》《論孩童早期的自由教育 (On the Liberal Education of Boys from the Begining)》,《兒童啟蒙完全教育 (De pueris statim acliberaliter Instituend)》,《正學篇 (De Rations Studu)》,《兒童禮儀 (De Civilitate Morum Puerilium)》。
對於閱讀聖經,伊拉斯莫主張用人文學者的眼光來讀,用人文學者的觀點來解釋,並透過他深厚希臘文的造詣,遠離煩瑣哲學的議論。為此,他在1503年完成以下著作《基督教戰士必備手冊》(Euchiridion militis Christian,Handbook of the Christian Soldier)。這是一位德國將軍的妻子為了讓將軍隨時研讀教義,而委託伊拉斯莫寫下這個手冊。透過此著作,敘述他對當時宗教行為的見解,基督徒不可仰仗神的恩典而傲慢無禮;也不可以恐懼惡魔而放棄武器,並陷入絕望之中,必須一邊仰杖神的恩典;一邊自己還要努力奮戰,才是一個基督徒該有的生活實踐方式。1508年,他遍訪意大利及羅馬教廷,受到教廷高層熱烈歡迎。然而伊拉斯莫對教廷腐化現狀深感厭惡,而於1509年再度回到英格蘭。在倫敦好友托馬斯·摩爾家中提筆完成一本最暢銷的書《愚人頌》。這本書的內容分成三個階段:”感覺式的生命”、”理性式的生命”、”宗教式的生命”。愚蠢的意義在各階段都有不同的含義。伊拉斯莫後來曾說: “《愚人頌》和《基督戰士必備手冊》其實具有相同的功用。此書表現出一種故意的含混不清、娛樂式、嘲弄式、瞹昧不明、假裝等風格。在書中,他把普通百姓稱為快樂幸福的“愚人”,而把那些愚蠢的統治精英則稱為“賢人”。伊拉斯莫用辛辣詼諧的語言諷刺鞭撻“賢人”,而熱情謳歌“愚人”。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指出:“如果除去《愚人頌》狂歡節的面具,它是當時最危險的書之一,仿佛它是詼諧的煙花,其實卻是一顆轟開通向宗教改革之路的炸彈。”伊拉斯莫的所有著作,直接或間接,都和基督教革新有關。他是一個宗教改革者,但對宗教改革的方法和觀點,與其他宗教改革者如馬丁?路德等迴然不同。他想用教育方法來改進一般人的想法,所以用著書立說來推動改革,並且,他對基督教會的改革,有一個更偉大的理想,即加強歐洲基督教會的團結,而不是分裂出來一個新的教會。他的這種看法,其實也是當時北方諸邦人文主義學者共有的看法。認為任何改革必須是在教會範圍之內進行。他所期待的是改革已存在的,目的是淨化宗教,而不是革命建立一個新的不同教會。伊拉斯莫的理念是以道德的詞匯來解釋基督信仰,認為人的理性信仰也就是人自己的選擇,行為重於教理,以及個人的主動高於組織系統,其方法絕不是用激烈手段。
1514至1521年,伊拉斯莫在比利時的魯汶(Louvain),那裡有一所特為研究聖經文字的新學院。在那裡,他看到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伊拉斯莫宣揚一種人文主義的宗教。雖然十六世紀時天主教生活過度的拘泥於儀式、教條與迷信,使他深感厭惡,但對於羅馬教會存在的基本原則,他絕不非難。伊拉斯莫是愛維持和平的人;他所期望的改革,隻限於內部的改革;他尊敬聖經,卻不能領會三位一體中位格和因信稱義的重要。他缺乏先知性的意向和勇敢,也不是有組織能力的人。在他的著作中,有許多講到教會普遍的腐敗,也加增了路德對宗教改革的靈感。伊拉斯莫不反對路德改革的目標,而是不喜歡其處理的方式。至於路德,則尊重伊拉斯莫,甚至希望他會支持並積極參與改革運動。至少在宗教改革初期,他同情路德;極端的羅馬天主教人士說:“伊拉斯莫生下蛋,路德孵蛋。” 他的目的和一般人文主義者一樣,希望從內部淨化宗教,而不是要推翻這一個宗教。宗教的作用是為了人們的幸福;而不是為教會組織的利益,甚至也不是為了難以捉摸的上帝的榮耀。主張以道德的名詞來解釋基督,並建立一個有限的教會組織,否認教宗的絕對權力,並不承認教宗和主教是人與上帝之間真正必要的中介者。他所提倡的是一種較為理性、人文式的、去教條化的基督教,在路德派和其他宗教改革人士遭到攻擊和爭議時,他主張以和平寬容的方式來解決爭端,雖然他並不同意路德之言,但仍以寬容待之。伊拉斯莫對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響,起初路德欽佩並渴望結交伊拉斯莫。可是在1520年,支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撒克森選侯腓德烈(Frederick),問起他對路德的意見,伊拉斯莫說:“路德犯了兩樣罪:他沖撞了教皇的冠冕,和教士們的肚腹。” 伊拉斯莫看到局勢的發展,趨向極端;仍然勸告教皇亞得霖六世(Adrian VI),避免使用激烈手段,寬免過去的錯誤,改革教會的腐敗,召集教宗的主教們開總議大會。但他的建議沒有被教皇接納。1524年九月,伊拉斯莫發表《論自由意志(Discourse on Freedom of the Will)》,鄭重向學界聲明他對路德的不滿與不同。文中談基督教的神學問題,認為雖然行為的終始完全操縱在上帝的手中,但在展開中的行為,卻有人自由意志的努力。主張人有自由意志,才有道德上的責任;但卻要靠神的恩典。
1525年,馬丁?路德為了反駁伊拉斯莫,針對《論自由意志》發表了《論意志的捆綁》(On the Enslaved Will)來反駁他,此后伊拉斯莫公開指責馬丁路德的作品為野蠻的書。盡管伊拉斯莫終生都是一個天主教徒,但他尖銳地批評了當時他認為驕奢過度的羅馬天主教會,甚至拒絕接受后者授予的樞機職位。路德認為,承認人類的自由意志,就像行善可以得救一樣,但是應該隻有相信上帝才能使人得救。雙方衝突到1529年,伊拉斯莫更被馬丁路德等譏為“軟弱者”。這使得伊拉斯莫與新教改革運動的關系,也越趨疏遠。伊拉斯莫成為主張改革,卻不參與改革運動。此后,他繼續寫作,編訂古教父的著作,並寫教義問答,論十誡,論主禱文等。在發表的《論死亡之准備》(Treatise on Preparation For Death)中,他聲明了自己的觀點——永久生命的保証不在於教堂中的聖禮和儀式,僅在於對基督贖罪的信念。這一點其實很接近路德的主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