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偏袒同代人?黃秋生、陶傑何故因一部紀錄片犯眾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正當圓周和我討論着因應《給十九歲的我》引爆的風潮,是不是該邀張導演講幾句之際,《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8000字長文大爆拍攝和公映內幕。這位我崇拜多年的紀錄片導演𣊬間崩盤。

「我剛剛聽同事講張導演,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還抱怨自己拍電影好辛苦。」圓周沒指明同事是誰,我大約猜到是那位會把采風電影負責人叫「虹仔」的神級前輩。

間接收集情報,隨着事態陸續發展。好多非當事人例如陶傑、黃秋生都站出來說話,內容偏向導演的一方。而民間、網上言論普遍支持被攝者(學生)。我忽然間覺得這次除了是新聞、紀錄片倫理課程之外,可能關乎到香港漫延了二十年的世代之爭。教科書級的剝奪年輕人希望之路。

(本文純粹借題發揮,與電影無關。摻雜個人經驗,歡迎理性討論)

受訪者與被訪者,不對等的權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8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Meetnwalk|原地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t'Off
22會員
253內容數
在點與線之間建立幸福的平面
Let'Off的其他內容
2024/09/08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 本系列因為抽奬原故,分三篇刊出,卑鄙地。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陸續更新到截稿為主。 第一篇:20歲前 那是她的20歲,不是我的。那年她剛好從大陸來港,短期課程結束後,認識了我和另一位喜歡拍照的朋友。我們假日出門拍照,那是休息時拍的照。 那個夏天,在赤柱她跟我說起她的髮小
Thumbnail
2024/09/08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 本系列因為抽奬原故,分三篇刊出,卑鄙地。 找照片花了點時間,陸續更新到截稿為主。 第一篇:20歲前 那是她的20歲,不是我的。那年她剛好從大陸來港,短期課程結束後,認識了我和另一位喜歡拍照的朋友。我們假日出門拍照,那是休息時拍的照。 那個夏天,在赤柱她跟我說起她的髮小
Thumbnail
2024/09/03
28歲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那些年我帶了兩位大陸來的碩士行,走遍了香港。 從銅鑼灣走上山頂,想拍下萬家燈火做cover photo。 遇上大霧。
Thumbnail
2024/09/03
28歲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那些年我帶了兩位大陸來的碩士行,走遍了香港。 從銅鑼灣走上山頂,想拍下萬家燈火做cover photo。 遇上大霧。
Thumbnail
2024/09/03
20歲前最捨不得剛的照片,不解釋。 那些年儲了人生第一筆錢買,買了一台單反和一支定焦鏡頭。 在人生低谷時,在沒有椅子的房間送了一本書給我。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Thumbnail
2024/09/03
20歲前最捨不得剛的照片,不解釋。 那些年儲了人生第一筆錢買,買了一台單反和一支定焦鏡頭。 在人生低谷時,在沒有椅子的房間送了一本書給我。 相簿裡最捨不得刪的照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時候,有些道德或道理背後,的確存在著很多智慧,要是我們沒能理解當中的意義,而只靠自己的經驗來做事,上得山多終遇虎,要經歷過才學懂的事情,有時候代價並不是自己所能負擔的。
Thumbnail
有時候,有些道德或道理背後,的確存在著很多智慧,要是我們沒能理解當中的意義,而只靠自己的經驗來做事,上得山多終遇虎,要經歷過才學懂的事情,有時候代價並不是自己所能負擔的。
Thumbnail
正當圓周和我討論着因應《給十九歲的我》引爆的風潮,是不是該邀張導演講幾句之際,《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8000字長文大爆拍攝和公映內幕。這位我崇拜多年的紀錄片導演𣊬間崩盤。 「我剛剛聽同事講張導演,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還抱怨自己拍電影好辛苦。」圓周沒指明同事是誰,我大約猜到是那位會把采風電
Thumbnail
正當圓周和我討論着因應《給十九歲的我》引爆的風潮,是不是該邀張導演講幾句之際,《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8000字長文大爆拍攝和公映內幕。這位我崇拜多年的紀錄片導演𣊬間崩盤。 「我剛剛聽同事講張導演,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還抱怨自己拍電影好辛苦。」圓周沒指明同事是誰,我大約猜到是那位會把采風電
Thumbnail
早前,看過歷時製作十年,記錄香港『英華女校』重建過程和學生成長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就電影而論,確實是部上乘製作的紀錄片,透過一間學校縮影香港社會的十年變幻。
Thumbnail
早前,看過歷時製作十年,記錄香港『英華女校』重建過程和學生成長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就電影而論,確實是部上乘製作的紀錄片,透過一間學校縮影香港社會的十年變幻。
Thumbnail
19歲?誰還記得自己的19歲?天爸的19歲大概無憂無慮地,在台灣享受著大學生活。那時候的天爸沉迷電影,在電影社為同學介紹香港電影,1997-2000年的香港電影雖然已經不及97前耀眼,但仍然金光燦爛!後97的政治隱寓與充斥娛樂的光影交織在一起,為影迷提供豐富層次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19歲?誰還記得自己的19歲?天爸的19歲大概無憂無慮地,在台灣享受著大學生活。那時候的天爸沉迷電影,在電影社為同學介紹香港電影,1997-2000年的香港電影雖然已經不及97前耀眼,但仍然金光燦爛!後97的政治隱寓與充斥娛樂的光影交織在一起,為影迷提供豐富層次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同學麥娜絲】整體表現,比台灣許多文藝片都更有血有肉地刻劃了小市民的內心掙扎;卻時不時還是要親自跳出來用旁白解釋,不願意為觀眾留下一些「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韻味。
Thumbnail
【同學麥娜絲】整體表現,比台灣許多文藝片都更有血有肉地刻劃了小市民的內心掙扎;卻時不時還是要親自跳出來用旁白解釋,不願意為觀眾留下一些「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韻味。
Thumbnail
我覺得有時候蠻幸運的,書與書之間當然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明確而有所關聯;但現在手上有好幾個系列在跑,能借到彼此都能互通有無的,感覺都很「對」! 承接前幾本的「影像」討論,今天要來談的這本: 簡嘉誠《#消逝的後街光影》 跟老電影有關。 看的時候一直想到「#阿嬤的夢中情人」,那個輝煌的台灣台語電影年代
Thumbnail
我覺得有時候蠻幸運的,書與書之間當然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明確而有所關聯;但現在手上有好幾個系列在跑,能借到彼此都能互通有無的,感覺都很「對」! 承接前幾本的「影像」討論,今天要來談的這本: 簡嘉誠《#消逝的後街光影》 跟老電影有關。 看的時候一直想到「#阿嬤的夢中情人」,那個輝煌的台灣台語電影年代
Thumbnail
轉眼間,我與紀錄片影展就這樣一起走到了2021。我仍然把她當作老師,但也感覺她越來越像是相識多年的朋友,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就要抽空來相見。今年是我第一次幫她拍攝剪輯預告,而且帶著我的女兒一起參與。在那支短短30秒的影片裡,乘載著我的祝願與請託,祈望這個於我亦師亦友的影展,能夠繼續陪伴我的女兒一起成長
Thumbnail
轉眼間,我與紀錄片影展就這樣一起走到了2021。我仍然把她當作老師,但也感覺她越來越像是相識多年的朋友,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就要抽空來相見。今年是我第一次幫她拍攝剪輯預告,而且帶著我的女兒一起參與。在那支短短30秒的影片裡,乘載著我的祝願與請託,祈望這個於我亦師亦友的影展,能夠繼續陪伴我的女兒一起成長
Thumbnail
六十年代開始,除了藝術電影和文學創作,「藝術化」是最啟蒙的時候。五十年代已經有一點點跡象,像是姜貴、張愛玲的出現,姜貴的《旋風》,單單高陽就寫了五萬字的評論,胡適也相當推崇張愛玲。五十年代固然有覺醒,但是不那麼「藝術化」。
Thumbnail
六十年代開始,除了藝術電影和文學創作,「藝術化」是最啟蒙的時候。五十年代已經有一點點跡象,像是姜貴、張愛玲的出現,姜貴的《旋風》,單單高陽就寫了五萬字的評論,胡適也相當推崇張愛玲。五十年代固然有覺醒,但是不那麼「藝術化」。
Thumbnail
最近的網路話題台劇《想見你》,以奇幻穿越為包裝,其實講述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平凡又寡言陰暗的「陳韻如」,假裝成開朗萬人迷「黃雨萱」,討心上人歡心的心路歷程,很衝擊、很有共鳴,亦有很多人分析當中的巧妙之處。可是,身為跟「陳韻如」同世代的香港觀眾,倒是看到了身份認同危機,可能扯太遠,卻還是感慨。
Thumbnail
最近的網路話題台劇《想見你》,以奇幻穿越為包裝,其實講述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平凡又寡言陰暗的「陳韻如」,假裝成開朗萬人迷「黃雨萱」,討心上人歡心的心路歷程,很衝擊、很有共鳴,亦有很多人分析當中的巧妙之處。可是,身為跟「陳韻如」同世代的香港觀眾,倒是看到了身份認同危機,可能扯太遠,卻還是感慨。
Thumbnail
起初我只是好奇,最後收到的稿件卻令我欲淚,這些作者都交出了他們內心的恐懼與震懾,衰微或敏弱。透過閱讀這些文字,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維度,同了此心,同了其理,於是當初作者們被影像所鑿穿的部分,也透過文字的轉譯,在我內心穿了一個孔。
Thumbnail
起初我只是好奇,最後收到的稿件卻令我欲淚,這些作者都交出了他們內心的恐懼與震懾,衰微或敏弱。透過閱讀這些文字,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維度,同了此心,同了其理,於是當初作者們被影像所鑿穿的部分,也透過文字的轉譯,在我內心穿了一個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