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與音符》之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德國人的性格是不和諧的。最能表達這種不和諧情況的是德國成語:
「Er fühlt sich nicht wohl in seiner Haut ——他對皮囊下的自己感到不自在」。
鐵血跟音符,看似兩個不相干的事物,卻都是德國給人的印象。德國出產了許多名人,比如鐵血宰相俾斯麥、樂聖貝多芬、微積分發明者萊布尼茨等,但是,我們很難找到使他們尊敬的革命家,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得說到他們獨特的性格,喜歡命令,不管是命令別人或被別人命令,不同於其他歐美地區追求自由,德國人講求的是團結與階級,當美國人最開心的時候莫過於周五下班後徹夜狂歡,德國人則是以穿著制服命令他人為快,如此缺乏個人意志,作者認為這是導致他們選出希特勒的主因。
作者 Emil Ludwig 是位流亡美國的德國猶太人,從事戰地記者的職務,既是局外人也是參與者,使得本書觀點富有個人色彩,甚至有些偏頗,如同司馬遷《史記》,甚至本書的英文書名就叫做「How to Treat the Germans」,跟本書浪漫的中文名稱形成反差,這就得說到本書的出版時間了,1943年,而二戰的德軍是在1945年時投降的。
所以說,在作者寫書到出版期間,正值二戰白熱化期間,雖對於這段期間的詳細歷史並不熟悉,但作者都假設之後軸心國會失敗,所以裡面有一大章節都在討論如何教育戰敗後的德國人,比如勝利者不能表現出友善的樣子,這是歐美人最常表現出的樣子,而這麼做無法獲得德國民眾的尊重,因為他們已經被教育成上位者或勝利者必須嚴格對待下位者或失敗者。
最後,本書中間出現了許多德國的知名人士,且富有他們的圖片及介紹,讓人可以更加瞭解德國人的歷史,雖然作者的觀點略為偏頗,整書帶有濃濃的火藥味,因為總是在批判德國人,不過確實是本值得讀的書。
補充:讀這本書時讓我想起之前讀過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裡面大部分都在鄙視猶太人,剩下的內容讓我覺得他非常傲慢,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觀點又完全不同的書,但我不是要大家接受他的觀點,我認為大家都不該有仇恨的對待他人,所以鐵血與音符裡面許多觀點我也表示不認同。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一些數學的科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兩篇分別談認識德國,絕不能繞過的兩條路,即德國哲學與德語。其實還有一條路是想繞過也繞不過的,就是「猶太文化」,或者說是異文化與德國文化的共同歷史、共同文化。在二次大戰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之前,歐洲曾是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地區(60%),其中以波蘭為最,約300萬人。德國則從戰前(193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人受到了苏联人什么样的对待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控制了德国的东部地区,也就是东德。虽然说战争已经停止了,但是苏联人并未因此就对德国人手下留情。苏联将数百万的德国人赶出了东欧,并严格控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我們都和希特勒分享著同一星球,也分享著許多他的執迷;我們真正改變的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少。我們喜歡我的的生存空間。我們幻想著摧毀政府。我們貶抑科學。我們夢想災難將至。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某種星球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就朝向希特勒更趨近一步。如果我們相信屠殺是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或任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犹太人的纳粹德国陆军中尉阿尔伯特·巴特尔。在那时,整个德国上下都处于一种痴迷于希特勒和整个纳粹统治的氛围之内,却依旧有人能够坚守自己的良知,冒着风险去拯救他人。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阿尔伯特于·巴特尔1891年出生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希特勒的工作态度。作为纳粹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经常工作到深夜。虽然以外人的视角来说并不是很清晰的就能了解到这个问题,但是有不少历史记录都记载了希特勒在执政期间的工作习惯。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希特勒对于实现纳粹帝国的抱负在他的政治生涯中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纳粹德国的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曼施坦因在二战期间,堪称为最富盛名的一名指挥官,但是其类似岳不群的性格也是经常引起人们的争议。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43年8月2日,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坚守苏联阵地,但曼施坦因无视了希特勒的命令,并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兩篇分別談認識德國,絕不能繞過的兩條路,即德國哲學與德語。其實還有一條路是想繞過也繞不過的,就是「猶太文化」,或者說是異文化與德國文化的共同歷史、共同文化。在二次大戰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之前,歐洲曾是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地區(60%),其中以波蘭為最,約300萬人。德國則從戰前(193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人受到了苏联人什么样的对待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控制了德国的东部地区,也就是东德。虽然说战争已经停止了,但是苏联人并未因此就对德国人手下留情。苏联将数百万的德国人赶出了东欧,并严格控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我們都和希特勒分享著同一星球,也分享著許多他的執迷;我們真正改變的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少。我們喜歡我的的生存空間。我們幻想著摧毀政府。我們貶抑科學。我們夢想災難將至。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某種星球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就朝向希特勒更趨近一步。如果我們相信屠殺是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或任何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犹太人的纳粹德国陆军中尉阿尔伯特·巴特尔。在那时,整个德国上下都处于一种痴迷于希特勒和整个纳粹统治的氛围之内,却依旧有人能够坚守自己的良知,冒着风险去拯救他人。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阿尔伯特于·巴特尔1891年出生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希特勒的工作态度。作为纳粹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经常工作到深夜。虽然以外人的视角来说并不是很清晰的就能了解到这个问题,但是有不少历史记录都记载了希特勒在执政期间的工作习惯。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希特勒对于实现纳粹帝国的抱负在他的政治生涯中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纳粹德国的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曼施坦因在二战期间,堪称为最富盛名的一名指挥官,但是其类似岳不群的性格也是经常引起人们的争议。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43年8月2日,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坚守苏联阵地,但曼施坦因无视了希特勒的命令,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