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日常觀察-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沒有結論的人

我是一個容易講話沒有結論的人
常常會在講話中發現某個內容的線頭,於是會拉拉扯扯的就把整個話題給打出了一個毛球
這還不打緊,而是在這個毛球成形後就連我都找不到線頭了,對方呢?聽者藐藐,他們往往也跟著線頭繞阿繞的,跟我一起發現線頭突然不見了。
而這個狀況在我總結最近幾個無疾而終的對話中,可以推估的結論是,我會在對話中發覺到或是理解到某些癥結點,但或許這些癥結點現在這個時間點沒有那麼契合本次話題開啟時的方向,是該開啟下一個對話才能更好梳理的癥結點,但因為我是在對話中突然理解,所以往往會脫口而出
或是覺得應該可以做為一個話題中的亮點或是解方,但卻反而讓方向亂了套,就像調酒上放錯的點綴品,最後陳在杯底,我因此沒辦法喝到底部最後的幾滴酒,對方說了句「幫你收拾一下」後,帶走了無疾而終以及這個點綴品。

脫下口罩之後

在經歷了許多個戴口罩的時日後,我發現我習慣了吐息間只會聞到淡淡地的我身上的香水味
在脫下口罩之後才會突然又重新認識到天空有許多種氣味,擦肩而過的髮尾香、白背心漬色沾黏的黴汗味、星火閃滅的涼煙味。
戴上口罩的日子裡隔絕了這些其實每天都生活在我們周遭活生生的氣味,我想口罩其實不只把五官表情都給隱藏起來,讓我們幻想著底下的顏質,也讓我隔絕了真實生活中的氣味。
我們幻想著空氣中只存在狹小口罩空間的不織布味、或是噴在口罩內的香水味,在疫情中我們幻想的事物其實遠遠比自己想像中自己幻想的事物多很多
就像我們覺得我們會展開疫情新生活運動、房價會跌、遠端工作會有效率,我想我自己會多一個,幻想自己周遭(包含自己)其實沒那麼糟,空污與壞膚質遮起來,好像就不用面對。
avatar-img
15會員
60內容數
分享書中所思所想,希望能夠帶給讀者不同角度的看書視角,書作為一個載體不應該是在閱覽後乘載著灰塵,更應該可以作為串連起讀者傳遞共鳴感的故事,期許能夠一起成長一起思考將所思所感落實在生活中,培養閱讀心態也打磨處事心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但丁快書漫想 的其他內容
永遠會有許多人生難題一而再再而在地出現,例如抱怨現在工作很爛時該不該換下一份、如果要換是不是要等到領到年終後、還是乾脆把所有老本豪賭去創業?就好像倉鼠跑的滾輪一樣,每一階輪梯好似會循環,但自己好像還是在這裡,或許該停下來,好好檢視這個把自己囚禁的牢籠是不是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型中的bug。
追逐怪物的人 作者:權日勇、高納穆 為何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有人喪失了對他人的共感能力,變成了怪物,有人卻能保持正常人的面貌。而我們心知肚明,無論這名罪犯在法庭上表現得多麼悔不當初,但在他被拘捕後,若庭上沒能舉列其不可反駁之相關證據,他不可能會停止犯罪。
在2194年,地球因為人類過度使用資源以及暖化導致水平面上升,人們轉而在太空建立不同的避難所,其中幾個避難所叛變,建立亞德里安自治國,發起內戰,色尹靜依是當初戰爭時聯合軍最強的戰士,,卻在一次重要任務之下因為疏失被擊中成為植物人,聯合軍於此次戰役後,取下她的大腦,想要創造出最強大的人工智能戰鬥AI。
取材自1950年一名年輕僧人林承賢火燒金閣寺的真實事件。在現實世界中,犯嫌向警方供稱:「我忌妒金閣寺的美,所以把它燒掉了……」 自1956年問世以來即受各方盛讚,公認本作為三島美與爆裂哲思之集大成者,被翻譯為多國語言,亦被視為是三島由紀夫角逐諾貝爾文學獎、樹立西方文壇聲譽的最高傑作。
一直以來我都習慣從書本裡找到我人生遇到難關的答案,因為每天都有閱讀習慣的關係,所以書庫中有許多書籍,去年的自己讀完哪幾本書也代表越常處於汲取某方面領域答案的狀態中,我想也是一種日記的概念,藉由閱讀狀態去檢視自己去年階段起伏的情緒狀態。
最近發現的寶藏頻道薑餅資,上傳一部年度回顧的影片,我也跟著他的模板一起在回顧我的2022年,其中在寫到書籍時,想說順便整理一下針對去年度每本我看過的書的簡評,但因為數量有點多,所以區分為文學心理篇以及商管工作篇,以上下篇的方式分享我2022年閱讀過的書。
永遠會有許多人生難題一而再再而在地出現,例如抱怨現在工作很爛時該不該換下一份、如果要換是不是要等到領到年終後、還是乾脆把所有老本豪賭去創業?就好像倉鼠跑的滾輪一樣,每一階輪梯好似會循環,但自己好像還是在這裡,或許該停下來,好好檢視這個把自己囚禁的牢籠是不是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型中的bug。
追逐怪物的人 作者:權日勇、高納穆 為何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有人喪失了對他人的共感能力,變成了怪物,有人卻能保持正常人的面貌。而我們心知肚明,無論這名罪犯在法庭上表現得多麼悔不當初,但在他被拘捕後,若庭上沒能舉列其不可反駁之相關證據,他不可能會停止犯罪。
在2194年,地球因為人類過度使用資源以及暖化導致水平面上升,人們轉而在太空建立不同的避難所,其中幾個避難所叛變,建立亞德里安自治國,發起內戰,色尹靜依是當初戰爭時聯合軍最強的戰士,,卻在一次重要任務之下因為疏失被擊中成為植物人,聯合軍於此次戰役後,取下她的大腦,想要創造出最強大的人工智能戰鬥AI。
取材自1950年一名年輕僧人林承賢火燒金閣寺的真實事件。在現實世界中,犯嫌向警方供稱:「我忌妒金閣寺的美,所以把它燒掉了……」 自1956年問世以來即受各方盛讚,公認本作為三島美與爆裂哲思之集大成者,被翻譯為多國語言,亦被視為是三島由紀夫角逐諾貝爾文學獎、樹立西方文壇聲譽的最高傑作。
一直以來我都習慣從書本裡找到我人生遇到難關的答案,因為每天都有閱讀習慣的關係,所以書庫中有許多書籍,去年的自己讀完哪幾本書也代表越常處於汲取某方面領域答案的狀態中,我想也是一種日記的概念,藉由閱讀狀態去檢視自己去年階段起伏的情緒狀態。
最近發現的寶藏頻道薑餅資,上傳一部年度回顧的影片,我也跟著他的模板一起在回顧我的2022年,其中在寫到書籍時,想說順便整理一下針對去年度每本我看過的書的簡評,但因為數量有點多,所以區分為文學心理篇以及商管工作篇,以上下篇的方式分享我2022年閱讀過的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首輕鬆的詞曲,祝福大家平安愉快,並感謝讀者閱讀與支持。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致南是一個高度敏感卻毫不敏銳的人,每次周遭出現一點微小變化都會對他做成極大困擾,因為他會察覺到異樣,卻無法說出哪裏不妥。 他的口頭禪是:「我有一種異樣感。」 朋友對他這個口頭禪早已見怪不怪,因為他可能會為某個女同學剪了瀏海而產生異樣感,卻說不出她的髮型有所改變,不過也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異樣感,像他
沒有說過的規定,要硬拗自己說過就是說謊。 肺炎很危險,廢言過多卻讓人摸不著重點, 我替妳整理,正因為妳的話永遠沒有重點,所以一直希望他人能看出來,話說貴方的作文能力真的有待加強,不論別人替妳作了什麼,妳眼中只有顏色對吧? 我眼中有一個沒有是非也沒有說話重點的人,自認為民主支持者,卻專作損人也利
Thumbnail
首先來一下文不對題: 我真的滿滿疑問, 現在的創作者到底要有幾個平台? 每次我在其他平台發完文章, 來到方格子都是睡意滿滿, 題外話結束。 正文開始: 做到一半的事情就像是留著一頭泡沫在頭上, 以後每每提到這件事就是, 「嗯…我做了一半,然後…沒有然後了」, 想像起來就很不舒
Thumbnail
就算在人前只能一直戴著面具去相處,但只要能在自己一人獨處時能夠脫下面具喘口氣,那也比原本根本無法拿掉面具透透氣來的好。 試著在寫文時拆下面具吧,都已經隔著文字了,自己得要開始習慣別再死巴著面具不放,好找出新的生活壓力平衡點哪。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一首輕鬆的詞曲,祝福大家平安愉快,並感謝讀者閱讀與支持。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致南是一個高度敏感卻毫不敏銳的人,每次周遭出現一點微小變化都會對他做成極大困擾,因為他會察覺到異樣,卻無法說出哪裏不妥。 他的口頭禪是:「我有一種異樣感。」 朋友對他這個口頭禪早已見怪不怪,因為他可能會為某個女同學剪了瀏海而產生異樣感,卻說不出她的髮型有所改變,不過也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異樣感,像他
沒有說過的規定,要硬拗自己說過就是說謊。 肺炎很危險,廢言過多卻讓人摸不著重點, 我替妳整理,正因為妳的話永遠沒有重點,所以一直希望他人能看出來,話說貴方的作文能力真的有待加強,不論別人替妳作了什麼,妳眼中只有顏色對吧? 我眼中有一個沒有是非也沒有說話重點的人,自認為民主支持者,卻專作損人也利
Thumbnail
首先來一下文不對題: 我真的滿滿疑問, 現在的創作者到底要有幾個平台? 每次我在其他平台發完文章, 來到方格子都是睡意滿滿, 題外話結束。 正文開始: 做到一半的事情就像是留著一頭泡沫在頭上, 以後每每提到這件事就是, 「嗯…我做了一半,然後…沒有然後了」, 想像起來就很不舒
Thumbnail
就算在人前只能一直戴著面具去相處,但只要能在自己一人獨處時能夠脫下面具喘口氣,那也比原本根本無法拿掉面具透透氣來的好。 試著在寫文時拆下面具吧,都已經隔著文字了,自己得要開始習慣別再死巴著面具不放,好找出新的生活壓力平衡點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