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人工智慧顛覆了文案寫作的世界!?

    人工智慧會搶走我的飯碗嗎?

    提到AI人工智慧,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在更早先前(2001年)的一部由史蒂芬史匹柏()所導的電影,"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中文也是翻作"AI人工智慧"。在這個電影裡呈現給我的是,人工智慧是為迎合人類的需求,而被設計出來完成人類的夢想。我腦袋浮出的第二個想法是,2000年醫界研發的達文西機器手臂,我真的有點被嚇到,因為你知道開刀的手術之精密程度與準確度,當時,記得當時有些新聞讀者,不把它當一回事,只把它當笑話來解讀,就說不會有人選擇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聰明的人會去找人類醫生執行手術之類的評論。我的擔憂是,距離現在22年以前,AI技術在醫界已經已具備足夠的能力去迎合醫界的水準。22年後的現在,你知道AI的技術已經純熟到什麼樣的地步呢?提到AI人工智慧,我還會想到,2016年南韓棋王李世乭和Alphabet旗下英國公司DeepMind設計的AlphaGo對奕。AlphaGo最後以4勝1敗打敗了李世乭。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心裡面確實有點害怕,如果連這麼強的對手都能被打敗,那我們其他人呢?我們能憑什麼贏?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試用這種文案寫作的人工智慧軟體,發現像這樣的軟體確實能夠提升文法、用字準確度並貼近當地的語言用法,讓從事文字編寫者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不僅能輕鬆的產生出文字,同時優化訊息,應用在部落格社群媒體發文網站等等,任何需要文字的地方。

    新聞停在這裡,我腦海中不斷的問自己,身為文案寫作或網路行銷人員,在與AI共存的世界裡,如果AI包辦了大大小小的所有工作,做得比人類更好、速度更快,那麼人類對於工作的價值是什麼呢?人工智慧能會取代人類的嗎?

    我們以文案寫作和網路行銷的工作作為切入點,回答以上的問題。當AI人工智慧已經將觸角伸入文案寫作和網路行銷產業。我們應該要如何預備自己與人工智慧一同存在。

    Photo by on 

    什麼是文案寫作或網路行銷? 身為一位文案寫作者,有哪些必備的軟技能? 人工智慧會真的會搶文案寫作者的飯碗嗎?有哪些必備的技能是人工智慧沒辦法做好的?

    文案寫作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廣告文字做為行銷的方法。而網路行銷就是將這些的文案寫作放到網路平台,與吸引在網路上瀏覽的顧客。文案寫作人員的基本功,就是要處理產品內容與行銷廣告相關的文字內容,目標是要能寫的有吸引力、生動、簡潔、易懂。所以除了處理文字寫稿的基本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才能很全面的完成一位成功的文案寫作者或網路行銷人員。

    1. 溝通能力

    因為需要在會議的時候表達想法,或需要與合作的廠商業主尋求共識,所以口語上的溝通能力也是這個行業需要具備的。

    2. 電腦技術能力

    將文宣內容貼到商家到網頁上,應用基本的框架、以及熟悉各種不同網路平臺的架構。

    3. 創意想像能力

    腦筋激盪許多不同的創意想法,讓想法透過文字,結合品牌的概念行銷。

    4. 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符合業主需求,因應不同的環節的問題處理能力。例如預算問題,行銷時程等等。

    5. 人際關係

    保持與建立與顧客和客戶的友好關係。傾聽對方的需求也是這個行業人員的強烈特質。

    6. 研究能力

    因應不同的專案複雜度,有些專案必須要就它的研究公信力來制定撰寫文宣,設計行銷方針。

    常常聽到人家說在這個世代要進入職場,你需要具備會寫程式或英文的能力,不過你知道其他的軟性技能也是很重要的嗎?例如,向上或向下管理、情緒管理等等。這些難去量化,也很難在求職的時候展現的能力,它跟我們的個人特質與內在涵養有關。這種能力才能幫助你的工作做一個全面的整合。有些人是天生就具備的,有些人得靠後天學習,我們稱作軟性能力。所以身為一位文案寫作者與網路行銷人,除了處理文字寫稿的基本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的就是以上這六種軟性能力。

    這些能力才是我們有別於AI人工智慧的不同之處。軟性能力會帶來溫度、帶來人性;套一句廣告台詞,"科技始於人性",所以,我們永遠都與AI人工智慧不同。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工作職務來定義你的軟性能力,找出你的工作價值。你認為哪些軟性能力是你還需要補足的呢?

    在這裡列出了其它幾個常見的職場上軟性能力:

    · 領導力

    · 職場適應力

    · 建康的職場倫理

    · 抗壓性

    · 有效的時間管理

    · 無縫接軌的團隊合作

    你能幫助自己依照自己的目前的工作職掌來定義它嗎?你擁有哪些軟性能力呢?你覺得哪些是你需要補足的部分呢?

    什麼是人工智慧文案寫作?市面上的人工智慧文案寫作應用軟體,目前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市面上的人工智慧文案寫作軟體,由使用者直接提供關鍵字,人工智慧就會自動生成你想要的頭條、簡介、內文或卡片上的祝福。各式各樣的應用讓你可以從中去揀選你認為最合適用用來成功行銷或推廣理念的文章。

    哪些人是這個人工智慧文案寫作的受益者?哪些人是可能的犧牲者?

    在文案寫作這一個領域裡,我們可以確認的是:不僅行銷業及廣告主會很開心擁抱人工智慧帶給他們的好處,語言學習者或以及想要想要行銷產品到不同國家,卻不懂當地語言與文化的電商也也受益無窮。行銷人員利用人工智慧文案寫作,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內立馬傳送行銷貼文到平台上、還可增加搜尋引擎排名、產出更吸引人的行銷貼文。語言學習者利用人工智慧文案寫作增加其他的表達選項,快速學習不同的表達方式。國外的電商利用人工智慧文案寫作,將想法轉成當地易懂的文字敘述。另外像一人公司業主或是剛起步的小企業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100種產品介紹,不但省時又省力。

    反之如果執著於自己的做法,堅持在網路行銷的步調中用很慢的的步調以及無法吸引大眾眼球的文案,對於這些含有很高素養的文章,可能因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無法增加更多的價值,最後卻可能將會成為人工智慧文案寫作的犧牲者。

    從歷史借鏡人工智慧的出現與就業機會兩者的關係

    我們從美國一家有名的顧問管理公司McKinsey & Company從歷史借鏡人工智慧的出現與就業機會兩者的關係。歷史告訴我們科技的進步會導致短期的失業率與就業的不平衡,不過最終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它會大過於原有被摧毀的舊時代的職業規模,而且還提高了更高的生產報酬率。McKinsey就歷史的借鏡提出了5個重點:

    1. 就業率在某個時期,需求很明顯的下降。

    但是,隨著新工作出現,屆時會取代掉原來這些消失的工作。老一輩的人都有經歷過農業時期與工業時期的產業人口需求銳減的時代。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只是不同產業的人力板塊移動。最後,因為科技的進度,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工作機會。

    2. 就業板塊的位移時期,是很痛苦的。

    雖然科技的進步讓新的工作來取代這些消失的工作,這樣的轉換還是會讓某些人覺得痛苦不堪。例如英國的工業革命時期,雖然生產力上升,但是平均薪資停滯了好幾10年。那一段的過渡時期,讓人覺得低迷了無生氣。

    3. 科技創造更多因科技而消失的新工作規模。

    新工作也是一開始我們想像不到的工作。很多新工作雖然都是因應新科技的產生,不過實際的工作需求卻與該科技產業或產品沒有直接的關聯。例如。像是個人電腦的推出,在1980年美國就創造了1千多萬的新工作機會。不過約有9成與個人電腦產業沒有正相關。例如,客服人員、財務分析師、庫存管理師等等。

    4. 新科技能提高生產力,因而增加就業需求

    新的科技提升了生產力讓業者可以用更低的價錢賣給消費者,賺到更多的錢用來支付員工比較高的薪資或股東分紅。這樣的正向基本需求,在市場上的輪動,會因此而增加了更多就業需求。

    5. 因為科技的進步,現代人工時變縮短,休閒時間相對變多了。

    雇主提供更多的帶薪假讓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也增加了短期需求的工作來補足這些人力缺口。因為休閒時間變多了,因而促進新的產業需求提升。例如,線上遊戲。

    曾經被IBM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擊敗的西洋棋大師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認為和AI人工智慧相比,人類才是威脅。因為真正的威脅來自「獨裁、極權主義國家,以及會利用這類科技來傷害我們的恐怖分子」。

    AI人工智慧固然能將寫出吸引大眾的眼球的文字的內容。我們身處於就業時代的一個看似很難過的一關,不過如果能夠利用人類科技取代不了的軟性技能結合自身的職場技能提供有溫度的價值,更有目標的來看待你的工作。讓科技永遠工具化,好好利用它處理不用你多傷腦筋的瑣事。它取代不了人類從心底深處最深的需求。

    有了AI人工智慧的出現,你會因此而害怕未來嗎?我想未來永遠都是一直在變的。如果用一些時間去害怕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忘記了我們當前的責任應該是提高自己的生命寬度以及增加與其他人或機器人區別的軟性工作能力,那就真的太可惜了。讓自己保有好奇與謙卑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需要再去補強的就趕快去進行吧。還有別忘了,從古至今人類的基因永遠都保有能適應環境的的密碼喔。

    在AI即將蓬勃發展的大前提之下,你準備好了與AI同時存在了嗎?準備好你的軟技能了嗎? 盤點並定義自己的軟技能看看有哪些是你認為需要去補足的。你接下來的職涯方向是什麼呢?與AI人工智慧不同,想想我們能為人類貢獻的價值是什麼?我相信有心要尋找的人一定都能找得到!

    Resourc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透過閱讀日常發掘不同觀察視角,熱愛寫作與分享各類主題觀點:🌱內在思考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邀請您一起走出習慣性思考框架,讀讀不同的觀點、看看不一樣的生命。或許您也可以定義自己的價值,開展出另一種生命的可能!更多關於我:https://taplink.cc/readingyasmine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