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的兵仔飯(鍋粑),長大後流不盡的淚水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終於知道為何我喜歡吃鍋粑飯的原因了!
以下的故事,都是長輩描述給我聽的:
父母結婚照
1966-1970年,臺灣的經濟仍舊是很貧困的,父親從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服完兵役後,考上臺灣銀行的課員,並分發到基隆市台銀分行。1966年在基隆認識在第一銀行服務的母親,然後就相戀,經歷一些波折後,結婚。
什麼波折呢?我父親是來自彰化海邊小鄉村—伸港鄉,其實也不完全算是農家子弟。曾祖父在日治時代是開雜貨店的生意人,祖父則是唯一讀到大學的知識份子,戰後當國文老師。因為祖父的政治思想屬於左傾,因此常被警總整得很慘(這部分日後專文再敘)。這導致家中經濟經常斷糧(被留職停薪至警總接受感化教育),導致父親從小就得接受出生於一個窮書生家庭的憤怒。
父親參加大學聯考,考上台大經濟系。但祖父委請二伯轉告父親「因家中經濟窮困,無法負擔其北上唸台大的學費及生活費,因此建議父親改唸有美國獎學金的教會學校—東海大學」,父親心不甘情不願地認命接受。因此脫離鄉下北漂,自然成為父親及當時的中、南部年輕人的願景夢想。
父親北斗老家全家福(最後一排左一為父親)
母親還是未婚小姐時代
父親追求母親,必須承受母親娘家的各式超越其經濟負擔的條件,畢竟母親是木材行有錢人家的二小姐。而父親唯一的籌碼,就是考上國營事業的臺灣銀行,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才能迎娶我母親。這在我父親心中種下未來婚姻失衡的陰影之一。
生下我後,經濟負擔當然變重了!因此,父親不敢花錢搭公車上班,買了一台便宜腳踏車代步,並申請台銀家庭式宿舍,成為與母親及我的家居小屋。
父親剛分發至基隆台銀在和平島所拍
由於祖母因乳癌於我父親10歲時早逝,因此父親必須學會自己下廚作飯菜給弟妹吃。久而久之,自然一身好廚藝。母親似乎是婚後才學廚藝,因此都是父親下班後在家裡下廚,備好晚餐後,等待母親下班回來共食。但當時母親可能還不習慣新婚生活,沒告知父親的狀況下,經常自己回娘家吃晚餐。
除了新婚不適應外,母親其實是不習慣吃「兵仔飯」!那時,台銀宿舍外圍,都是海軍眷屬的居住區,而且非封閉型眷村型態,反倒是台銀宿舍區才像封閉型社區。因此,海軍軍營的阿兵哥吃剩下的飯菜,就會趁熱運至海軍眷屬區及台銀宿舍區免費供應。父親當然跟著宿舍區的家庭,排隊領食。
母親新婚後在宿舍前留影(左側圍牆後日式房舍)
由於大飯鍋的剩飯,都是鍋底飯。只要排隊比較後面的,就會領到鍋底燒焦的鍋粑。而父親工作繁忙,比較晚下班,當然就幾乎餐餐領到鍋粑。父親廚藝再好,也不可能把鍋粑變成香噴噴白米飯,自然母親吃不習慣。
但母親沒有誠實告訴父親,自做主張一個人回娘家晚餐,留父親一人在宿舍獨自面對自己煮的雙人晚餐。雙魚座的父親,鐵定心中充滿許多憤怒的「小劇場」。這是造成日後婚姻失衡的第二道陰影。
至於陰影內容為何?全家大概只有我大妹知道。因為父親與大妹之間經常溝通,甚至大妹長大後常與父親書信往來。而我一輩子也沒收過父親的任何一封信!當然,母親也沒有習慣寫信給自己的孩子,因此對我而言,「家書」,只是國文教科書中的一個「他文化」的名詞。
但我大二時有寫過一封信給我父親,那是參加三月野百合學運之後,自立晚報有出一本專書。由於在書裡我被報導篇幅不小,因此我在該書前頁,寫下致送父親的一段心語。只是,等了一輩子,直到我父親過世,也沒有任何回應!
若說有無聽到回應,那是今年的事。過年與我二舅家一起吃過年餐時,我二舅媽告訴我,父親經常在外頭向親朋好友炫耀「我兒子就是三月學運發起人」等語。
我在妻子的扶持下(因洗腎後行走容易失衡),默默地從台北回到潮州。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在妻子懷裡痛哭起來,直喊「為什麼這時候才讓我知道?我等這回應等多久呀」!直到現在,我寫這篇文寫到此時,眼淚已經弄濕整個電腦鍵盤了。
我愛吃鍋粑,父親為家庭經濟不得不吃,母親則是躲回娘家吃白米飯。一頓晚餐,一家之中3個不同選擇,也造成日後三條不一樣的人生路,以及流不盡的「等待之淚」!
現在,我不知道哪兒可以吃到「鍋粑」?我想若有機會,我會邊吃邊哭吧!
avatar-img
83會員
80內容數
一位廿世紀末的「憤青」,捲入了臺灣民主激烈變化的風浪裡,發起了野百合學運、反軍人干政,參與了廢除刑法100條、反核四街頭運動,繼而成為民勁黨的政策幕僚。在其中不斷的衝浪、溺水、如同在地獄鬼門關前爬回人間。作者從臺灣頭的基隆移居至臺灣尾的屏東潮州,真的脫離那令人混亂的鬥爭世界?還是捲入下一場地方政治風暴?是否一生皆如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夢見我正面臨生意失敗,相當沮喪。看到媽媽和繼父出門擺麵攤,讓我看了好捨不得。媽媽說繼父想說多少賺一點,來過生活。 繼父每天都燉一大鍋湯,然後客人來了再下白麵條。我問媽媽這樣子一碗多少錢,她說一塊錢美金,大概台幣 30 元。我心想要靠賣麵來賺每天的生活費,真的也不是很容易。 我問媽媽:「您可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我爸爸因工作需求在國外出差,缺少在家的時間,對於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爸爸陪伴的感受。而在爸爸終於回家後,和爸爸家人一起吃飯,互相交談分享彼此的生活,使得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和諧。文章造詣感人,表達了對父親陪伴的珍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在一家可以看到夜晚飛機起降的餐廳裡,聽到一段夫妻的對話。妻問夫下輩子還願意在一起嗎?夫小心翼翼的反問:那妳能投胎在正常一點的家庭嗎? 我見過的許多例子裡,女婿給力或優秀的,那個國舅爺真的是爛到可以。自以為能力強的,捅的簍子更大。有時候因為補過太多次漏洞,補到夫妻離婚的,也不是沒有! 我的父親是公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與家人聊到小時候的過年儀式之一,必須搭長途客運到台北向一位將軍爺爺拜年。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甚清晰,記得父母會讓我們穿上新衣,小小鄉巴佬搭車必吐。到了爺爺家,都會喝一碗甜甜的蓮子銀耳湯,拿紅包。弟弟記得奶奶帶我們去吃當時美國進口的冰淇淋,這點我卻沒有印象。 這位爺爺其實是把未成年的爸爸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夢見我正面臨生意失敗,相當沮喪。看到媽媽和繼父出門擺麵攤,讓我看了好捨不得。媽媽說繼父想說多少賺一點,來過生活。 繼父每天都燉一大鍋湯,然後客人來了再下白麵條。我問媽媽這樣子一碗多少錢,她說一塊錢美金,大概台幣 30 元。我心想要靠賣麵來賺每天的生活費,真的也不是很容易。 我問媽媽:「您可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我爸爸因工作需求在國外出差,缺少在家的時間,對於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爸爸陪伴的感受。而在爸爸終於回家後,和爸爸家人一起吃飯,互相交談分享彼此的生活,使得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和諧。文章造詣感人,表達了對父親陪伴的珍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在一家可以看到夜晚飛機起降的餐廳裡,聽到一段夫妻的對話。妻問夫下輩子還願意在一起嗎?夫小心翼翼的反問:那妳能投胎在正常一點的家庭嗎? 我見過的許多例子裡,女婿給力或優秀的,那個國舅爺真的是爛到可以。自以為能力強的,捅的簍子更大。有時候因為補過太多次漏洞,補到夫妻離婚的,也不是沒有! 我的父親是公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與家人聊到小時候的過年儀式之一,必須搭長途客運到台北向一位將軍爺爺拜年。小時候的印象已經不甚清晰,記得父母會讓我們穿上新衣,小小鄉巴佬搭車必吐。到了爺爺家,都會喝一碗甜甜的蓮子銀耳湯,拿紅包。弟弟記得奶奶帶我們去吃當時美國進口的冰淇淋,這點我卻沒有印象。 這位爺爺其實是把未成年的爸爸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