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知道為何我喜歡吃鍋粑飯的原因了!
以下的故事,都是長輩描述給我聽的:
1966-1970年,臺灣的經濟仍舊是很貧困的,父親從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服完兵役後,考上臺灣銀行的課員,並分發到基隆市台銀分行。1966年在基隆認識在第一銀行服務的母親,然後就相戀,經歷一些波折後,結婚。
什麼波折呢?我父親是來自彰化海邊小鄉村—伸港鄉,其實也不完全算是農家子弟。曾祖父在日治時代是開雜貨店的生意人,祖父則是唯一讀到大學的知識份子,戰後當國文老師。因為祖父的政治思想屬於左傾,因此常被警總整得很慘(這部分日後專文再敘)。這導致家中經濟經常斷糧(被留職停薪至警總接受感化教育),導致父親從小就得接受出生於一個窮書生家庭的憤怒。
父親參加大學聯考,考上台大經濟系。但祖父委請二伯轉告父親「因家中經濟窮困,無法負擔其北上唸台大的學費及生活費,因此建議父親改唸有美國獎學金的教會學校—東海大學」,父親心不甘情不願地認命接受。因此脫離鄉下北漂,自然成為父親及當時的中、南部年輕人的願景夢想。
父親追求母親,必須承受母親娘家的各式超越其經濟負擔的條件,畢竟母親是木材行有錢人家的二小姐。而父親唯一的籌碼,就是考上國營事業的臺灣銀行,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才能迎娶我母親。這在我父親心中種下未來婚姻失衡的陰影之一。
生下我後,經濟負擔當然變重了!因此,父親不敢花錢搭公車上班,買了一台便宜腳踏車代步,並申請台銀家庭式宿舍,成為與母親及我的家居小屋。
由於祖母因乳癌於我父親10歲時早逝,因此父親必須學會自己下廚作飯菜給弟妹吃。久而久之,自然一身好廚藝。母親似乎是婚後才學廚藝,因此都是父親下班後在家裡下廚,備好晚餐後,等待母親下班回來共食。但當時母親可能還不習慣新婚生活,沒告知父親的狀況下,經常自己回娘家吃晚餐。
除了新婚不適應外,母親其實是不習慣吃「兵仔飯」!那時,台銀宿舍外圍,都是海軍眷屬的居住區,而且非封閉型眷村型態,反倒是台銀宿舍區才像封閉型社區。因此,海軍軍營的阿兵哥吃剩下的飯菜,就會趁熱運至海軍眷屬區及台銀宿舍區免費供應。父親當然跟著宿舍區的家庭,排隊領食。
由於大飯鍋的剩飯,都是鍋底飯。只要排隊比較後面的,就會領到鍋底燒焦的鍋粑。而父親工作繁忙,比較晚下班,當然就幾乎餐餐領到鍋粑。父親廚藝再好,也不可能把鍋粑變成香噴噴白米飯,自然母親吃不習慣。
但母親沒有誠實告訴父親,自做主張一個人回娘家晚餐,留父親一人在宿舍獨自面對自己煮的雙人晚餐。雙魚座的父親,鐵定心中充滿許多憤怒的「小劇場」。這是造成日後婚姻失衡的第二道陰影。
至於陰影內容為何?全家大概只有我大妹知道。因為父親與大妹之間經常溝通,甚至大妹長大後常與父親書信往來。而我一輩子也沒收過父親的任何一封信!當然,母親也沒有習慣寫信給自己的孩子,因此對我而言,「家書」,只是國文教科書中的一個「他文化」的名詞。
但我大二時有寫過一封信給我父親,那是參加三月野百合學運之後,自立晚報有出一本專書。由於在書裡我被報導篇幅不小,因此我在該書前頁,寫下致送父親的一段心語。只是,等了一輩子,直到我父親過世,也沒有任何回應!
若說有無聽到回應,那是今年的事。過年與我二舅家一起吃過年餐時,我二舅媽告訴我,父親經常在外頭向親朋好友炫耀「我兒子就是三月學運發起人」等語。
我在妻子的扶持下(因洗腎後行走容易失衡),默默地從台北回到潮州。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在妻子懷裡痛哭起來,直喊「為什麼這時候才讓我知道?我等這回應等多久呀」!直到現在,我寫這篇文寫到此時,眼淚已經弄濕整個電腦鍵盤了。
我愛吃鍋粑,父親為家庭經濟不得不吃,母親則是躲回娘家吃白米飯。一頓晚餐,一家之中3個不同選擇,也造成日後三條不一樣的人生路,以及流不盡的「等待之淚」!
現在,我不知道哪兒可以吃到「鍋粑」?我想若有機會,我會邊吃邊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