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每週一定期雜談,將要談已經一週年的俄烏戰爭,從俄國入侵烏克蘭開始到現在,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又俄國為何打算入侵,如何算計跟計算失敗。
由於大多數有研究的專家跟軍迷都知道詳情,筆者就不多說大家知道的部分,將著重於沒有相關底子的一般人,能夠簡易上手的方向跟說法。
以下是第一篇,先不寫俄國入侵的理由,留到中段政治性的部分再提,前段只談較純粹屬於軍事面的部份。
為什麼俄國決定開戰讓專家比一般人還驚訝?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為何16萬的地面部隊,要吞併烏克蘭是不可能的?
筆者去年開始有提到,純軍事戰力角度而言,能打下整塊聶伯河東岸已是最理想的極限。俄羅斯進展最佳的時候,在東北邊包圍哈爾可夫,往東南延伸到頓巴斯地區,並成功打通往西南赫爾松的陸橋,連接克里米亞。但這也與聶伯河以東的極大值相差甚遠,到底為什麼?
就純軍事戰力的角度來說,進攻方要有比防守方較多的人數,一般咸認攻防人數至少要3:1。有設防的強固陣地比例會拉高,較好的武器裝備與火力可以降低。
若是台灣這種登陸作戰,有限制極小登陸區者,比例會拉高到10:1。總之雖說勝負要看地形、裝備、訓練諸多因素,但攻方要比守方擁有更大戰力是通則,在戰力的計算上,人數雖非最大因素,但一定有正相關性。
俄軍兵力只夠「火力控制」,不足以「佔領」一個區域
也就是單純就俄羅斯16萬兵力,抓3:1的理論值,想獲勝,最多只能進攻5萬3千多兵力的防守方(烏克蘭)。更何況戰前俄羅斯分散到四條進攻路線,每一條兵力數萬人,用3萬到6萬的浮動值來估算,俄羅斯每一條戰線上的可攻陷守方極限是1萬到2萬。
而烏克蘭至少在軍力數量上,與進攻的俄軍差沒多少。意即俄軍作戰思維是以整體戰力評估,認為俄軍的火力、機動力、空中打擊能力,合併計算後將可以壓倒守軍。這其實也沒有不對,但這是純粹以擊敗、打穿烏克蘭防線為前提,並不是佔領。
要打穿防線,集中兵力於一點並非難事,調度大軍在一個方向擊敗守軍非常合理,至少在頓巴斯地區,俄國一直都是用這個方式取得戰術勝利。
這裡又產生一個分歧點,因為武力控制或徹底佔領一個區域,意義並不相同。烏東在過去八年間,烏克蘭軍一直與頓巴斯的分離勢力,還有俄國少量部隊交戰,建構很強固的防禦陣地。這些連綿的陣地,周邊幾乎都是無人地帶(畢竟誰會想住在火線上)。我們現在看到的佔領區,多半都已經被戰火摧毀,居民能走的都走了,雙方軍隊對這些佔領區的佔領,更接近於「火力控制」。
也就是「使用軍隊控制一個區域,讓敵軍無法進入」,並非徹底佔領。
這不是玩文字遊戲,而是就實際狀況的差異解釋,如果我們想的是佔領一塊有資源的地區,那麼要考慮的是如何重新利用這地區的資源,而非直接炸爛。例如頓巴斯被俄國徹底佔領後,不僅工廠可以持續生產,居民可以徵兵,都有助於俄國繼續開動軍事機器。
光打贏沒用,得駐軍控制才能獲取資源
俄國想要的是佔領烏克蘭,利用其資源,而不是摧毀殆盡化作無人之地。清洗烏克蘭全民,再移民俄羅斯人重新建立經濟產業,聽來合理但時間太長,符合農業時代邏輯但不合現代工業思維。
就財政角度來說,如何讓「佔領後可用資源>戰爭的損耗」,才是俄國發起戰爭的原因之一,如果打一開始就發現會嚴重虧本,正常人都會考慮再三。
那麼,為何從佔領角度來看,打穿烏克蘭防線迫使後撤,得到大批土地資源也不合理?因為速戰速決,居民是來不及逃的,你也得要強徵在地人工作,不然短期內無法生產,這就得需要綏靖人力,軍隊扮演警察兼公務員角色,竭力榨取佔領區的資源。
要徹底佔領一座存有機能的都市,居民人數與士兵的比例若為「X:1」,那在一個有敵意的都市,X的值會低於50,若是還有持武器反抗的可能性,X值會更低。就算有合作對象存在,光是要建立一支合作者組成的警察部隊,還是得要相當軍隊去協助統治,或是監視這支部隊,X怎樣都不會高於100。抓個邊界值,佔領士兵對占領區居民的比例,大概是10到100之間。這還要看佔領政策而定,但怎樣都不會有不需要半個協力者、警備、軍隊駐守這回事。
也就是俄軍16萬的數量,100倍的極大化可以控制的居民為1,600萬人,烏克蘭則有4千萬人,打對折扣掉親俄派一半也有2,000萬。
想佔領一個區域大概要多少兵力?
不過實際上,要防範交通線被游擊隊破壞,組織清剿部隊消滅反抗軍,維持前線不被烏克蘭反攻,綏靖任務是能有多少人力可用?
以東北大城哈爾可夫為例子,居民有140萬人,抓上下限10~100,代表俄軍需要就需要14,000~140,000的留駐部隊。聶伯河以東,有廣大的鄉間地帶,這些地方不需要大批駐軍,但也要維持機動性的控制兵力。意即若不把頓巴斯親俄民兵,或是把所有親俄派都當主動協力者,人數是絕對不夠。
我們就拿烏東幾個較常聽到的中小型城鎮來說好了,俄軍的目標斯洛揚斯克有居民10萬、利曼有2萬、伊久姆4萬,把親俄分子算進去後,比例拉到最大的100:1,俄軍在這16萬人的據點就要派駐1,600人(不含交通線維持等等)。
越往西邊靠近聶伯河,親俄人數越少,協力者數量更低,比例就得從100:1不停上升。而聶伯河以東,烏克蘭第四大城第聶伯有100萬人口,州府的人數都在20-30萬上下,大小過百城鎮都有上萬居民,各位可以稍微計算一下,16萬人夠用嗎?打對折變成50:1,這200萬居民就需要4萬安全部隊。
這就是為何從軍事角度來看,佔領行動是完全不成立的,只要「烏克蘭不投降」的前提還在,烏國政府組織依然在運作,烏克蘭當地居民就會得考慮親俄的後果。那麼對俄國進攻方而言,不穩定的居民就是未爆彈,怎樣都得去處理,這16萬部隊就絕對不夠。
簡單結論就是,這16萬地面部隊不可能達成徹底擊敗烏克蘭軍隊,同時又要進行佔領任務(擇其一都極難達成)。原因又回到兵力不足的老問題,所以只能「擊退」、「暫時擊敗」,如果要包圍、殲滅一個地區如烏東的數萬兵力,就得全力出擊,而不是分散成四個方向。
所以我們要進入下一篇,這些部隊既然不可能軍事上成功,那麼就是政治上的囉?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