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婦的由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經看過一個來自俄羅斯的動畫短片《臍帶》,
完美詮釋了親子間的「掌控」,
最終造成了母子兩人一生悲劇的動畫。
現在的人孩子生得少,
對於孩子的關注又比以往來得更多了。
特別是媽媽這個角色……。
一個女人,
在生了孩子後,
就容易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給了孩子和家庭,
忘了自己的需求。
像個陀螺每天轉不停,
覺得好累,
覺得好苦,
覺得不開心。
於是開始不斷的向身邊的人抱怨,
怨婦就此產生……。
▪️
曾經的自己就是這樣。
在一次靜心的過程中,
驚訝自己竟然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就是這樣生活著。
很少的笑容,
很多的嘆氣,
每天緊皺著眉頭,
從不願意讓自己的身體和頭腦放鬆,
不斷地爲孩子、家庭、工作全力付出著。
繃得堅強其實無比脆弱,
一但被否定、不被認同,
內心就會湧起強大的憤怒。
而這個憤怒的背後,
其實是悲傷的、沮喪的、失望的,
是沒有價值感!
一種意義感的崩塌!
▪️
仔細想想,
為什麼會這樣不自覺的將注意力全部傾注於孩子和家庭呢?
是什麼樣的人容易落入這種奉獻呢?
我似乎有了答案…..
一個渴望得到認同、內心匱乏的人。
他在用奉獻自己、關心別人的過程,
尋找自身的價值。
殊不知,
這個世界上不會一個人,
是被用力付出還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
《臍帶》裡頭的媽媽,
做了全天下媽媽會做的,
就是去愛孩子。
可是當傾全力付出後,
也發生了很多媽媽難做到的事:
『在孩子長大後的,放手!』
▪️
吉米曾問過我:
「媽媽,以後我長大如果離開你,你會想我嗎?你會不會孤單?」
我說:
「你知道什麼是孤單呀?」
「你如果去讀書、結婚、發展你自己的人生而要離開我,我當然會想你,想你的時候當然會覺得孤單呀!」
「但是我不能把我自己的困難,變成阻礙你人生的負擔。因為媽媽愛你。」
吉米:
「你有爸爸,你還有朋友。你想我還可以打line視訊給我喔。」
我:
「媽媽會想辦法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你自己的人生也要自己過好。然後,ㄧ定記得,媽媽是愛你的。」
吉米緊抱著我,
沒說一句話。
我想,
他也得學習漸漸放開想賴著媽媽的小手呀!
▪️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活出你自己。
當父母能夠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活出充滿創造力的生命狀態,
就已經是孩子最棒的榜樣了。
接受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課題,
他的生命道路上有屬於他們的挑戰。
接受孩子的命運,
我們無法操控,
當交還給他自己去經歷的。
接受自己做不了一百分的父母,
我們的內在就可以放鬆,
我們就不會把焦慮投射。
如此懂得接納後,
那個愛抱怨的怨婦,
自然也就變得可愛了呀!(笑)
#所有的關係裡唯有親子關係是要不斷地遠離不斷地放開你的手
#你都不開心了對方能真正的開心嗎?
#多一些開心少一些關心才是好的關係
    avatar-img
    12會員
    118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