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vatar-img
5會員
3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悅讀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回到親子團幫忙看顧二十七位大班到小二的孩子, 臨時被團長夥伴邀請回娘家任務只須不到一小時, 我以為對我而言跟孩子玩不是難事; 提早到達約定的地點, 社區保有懷舊與社區營造的用心, 好幾幢三合院且是紅土造的屋, 走在社區裡可看到沿途的繪畫與裝置藝術, 我喜歡這樣純樸的社區, 傍晚還看到每家每戶擺在
當你碰到人生選擇題走在人生十字路口時該如何?! 學測成績單公布後很多考生及家長陷入了困境, 這個風景我家也上演過, 那時除了仰賴資訊也求助了算命老師, 先上網用系統預測落點分析, 找出有興趣跟有希望的系所與學校, 然後將六個名單拿去跟算命老師討論, 決定出列個名單的過程也是很掙扎, 考生自己的意願配
跟妹妹聊電話, 都二度單身的我們有了一個新願景, 一起合資買兩個人的養老屋, 我們將養老屋的條件放到最大, 唯一限制住我們的是預算, 但預算無法捆綁我們的夢想, 一塊農地或建地上的木屋跟組合屋, 一間在喜歡的城鎮的小房子, 或是在世界角落屬於我們的窩; 在談論落腳處時, 身為公務人員的妹妹提出她最想
在台南的旅行期間去看了手相, 第一天晚上逛孔廟附近發現了科學手相的旗幟, 查了手相老師在網路上的評論與資料, 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第二天早上在孔廟外野餐等候老師開攤, 跟朋友閒聊時被她勸退, 她擔心萬一老師說了不好的預言, 影響到往後多日小旅行的心情, 我覺得有道理就打消念頭, 將那筆預算買了一隻木
近十天的南部小旅行每天都徒步掃街, 這樣認真走路旅行的後遺症除了變黑, 還走鐘的後山山陵線變堅挺... 中年熟女最在意的前庭後院風光, 為了保持這個禮物我回家後每天都刻意超慢跑半小時; 心中有一個走聖雅各徒步之旅的計畫, 所以練習走路是一種習慣, 我的思維是朝聖之旅一天要走15-20公里, 在國內小
喜歡閱讀歐美跟日本小說, 對於華文小說接受度就不高, 一直以為這是我的崇洋媚外, 昨天在聽一位心理師的節目後我有了不同的見解, 心理師說透過閱讀小說可以學會同理心, 在小說的人設架構裡體會不同的人生, 我看到了自己排斥華文小說的原因了, 因為背景與文化跟我的生活經驗相對沒有吸引力, 反而容易在這樣的
昨天回到親子團幫忙看顧二十七位大班到小二的孩子, 臨時被團長夥伴邀請回娘家任務只須不到一小時, 我以為對我而言跟孩子玩不是難事; 提早到達約定的地點, 社區保有懷舊與社區營造的用心, 好幾幢三合院且是紅土造的屋, 走在社區裡可看到沿途的繪畫與裝置藝術, 我喜歡這樣純樸的社區, 傍晚還看到每家每戶擺在
當你碰到人生選擇題走在人生十字路口時該如何?! 學測成績單公布後很多考生及家長陷入了困境, 這個風景我家也上演過, 那時除了仰賴資訊也求助了算命老師, 先上網用系統預測落點分析, 找出有興趣跟有希望的系所與學校, 然後將六個名單拿去跟算命老師討論, 決定出列個名單的過程也是很掙扎, 考生自己的意願配
跟妹妹聊電話, 都二度單身的我們有了一個新願景, 一起合資買兩個人的養老屋, 我們將養老屋的條件放到最大, 唯一限制住我們的是預算, 但預算無法捆綁我們的夢想, 一塊農地或建地上的木屋跟組合屋, 一間在喜歡的城鎮的小房子, 或是在世界角落屬於我們的窩; 在談論落腳處時, 身為公務人員的妹妹提出她最想
在台南的旅行期間去看了手相, 第一天晚上逛孔廟附近發現了科學手相的旗幟, 查了手相老師在網路上的評論與資料, 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第二天早上在孔廟外野餐等候老師開攤, 跟朋友閒聊時被她勸退, 她擔心萬一老師說了不好的預言, 影響到往後多日小旅行的心情, 我覺得有道理就打消念頭, 將那筆預算買了一隻木
近十天的南部小旅行每天都徒步掃街, 這樣認真走路旅行的後遺症除了變黑, 還走鐘的後山山陵線變堅挺... 中年熟女最在意的前庭後院風光, 為了保持這個禮物我回家後每天都刻意超慢跑半小時; 心中有一個走聖雅各徒步之旅的計畫, 所以練習走路是一種習慣, 我的思維是朝聖之旅一天要走15-20公里, 在國內小
喜歡閱讀歐美跟日本小說, 對於華文小說接受度就不高, 一直以為這是我的崇洋媚外, 昨天在聽一位心理師的節目後我有了不同的見解, 心理師說透過閱讀小說可以學會同理心, 在小說的人設架構裡體會不同的人生, 我看到了自己排斥華文小說的原因了, 因為背景與文化跟我的生活經驗相對沒有吸引力, 反而容易在這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工作對你而言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意義隨著人生階段與內外在環境的影響,是不斷變化的。 這六個月的無業生活、意外讓我重新思索了工作的意義。是的,我要回歸社畜生活了。說來有趣,我沒有在找工作,工作卻自己找上了我。但此時此刻,我更清晰了現在之於我工作的意義。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提到要發展副業,其實,說穿了就是找工作。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我認真當了12年多的上班族,進入家庭,成為全職媽媽,完全不在我的人生藍圖內,不過,既然是自己當時的選擇,也就坦然接受。 初期一定會適應不良,畢竟坐在辦公室吹冷氣,與穿著家居服,每天擠奶,處理屎尿的生活,落差實在太大。
忙忙錄錄 從18、9歲開始工作至今也已經20年了 年輕的時候,在父母的教導洗腦, 總覺得只要努力工作,賺的錢夠花用、沒負債,其實要求的也不多 結了婚買了房子之後,還是覺得,所賺的錢足夠開銷,甚至還能出國小玩一下 但孩子出生之後 慢慢的發覺 賺的錢雖夠,但沒有辦法多存,沒有辦法多花,要開始
Thumbnail
大家會統計上班期間總所得多少嗎? 今天來統計一下,早期工作不算,以我最後這個工作84年到109年上班25年總所得: 一.    名目薪資:2223萬 二.    實領薪資:2028萬 說明:原薪資扣除勞健保、勞退6%自提、福儲6%自提、所得稅預扣。 三.    福儲基金:299萬 說明:
Thumbnail
我是一個小小上班族。我從16歲開始,可以打工的年紀就去賺取自己的第一份上收入,那時候,一小時也才65元,在肯德基工作。那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母親每天都很辛苦,感覺錢很重要,所以想說每天報紙後面都有企業徵才的廣告紙,雖然有看,但是最後我選擇在路上發傳單徵才的肯德基去面試,賺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談談最近的新工作,因為是熟人介紹,一見面,老闆娘顯的熱情,熱絡,我表明已退休不做正職,想做時薪,也就是打工,她很爽快,說沒問題,我工作就是幫3位同事的忙,誰忙幫誰,挺ok,我這人效率好,也敏銳,最重要離家5分鐘就到了,第二天,她就開始請我做拿手的涼拌菜,小黃瓜跟台式泡菜,接著要我試試素食水餃,我一開
Thumbnail
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後,那一年24歲,從24歲至現在31歲,就一直做著全職工作幾乎沒有停過,每天會固定時間工作八個小時,下班才是自由和自主的生活。 許多人會說這是正常的,不工作怎麼會有錢可以生活下去呢? 是這樣沒錯,有固定的工作和每月固定薪資入帳,的確減少了許多金錢上的焦慮。 不過在這樣的看似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工作對你而言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意義隨著人生階段與內外在環境的影響,是不斷變化的。 這六個月的無業生活、意外讓我重新思索了工作的意義。是的,我要回歸社畜生活了。說來有趣,我沒有在找工作,工作卻自己找上了我。但此時此刻,我更清晰了現在之於我工作的意義。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提到要發展副業,其實,說穿了就是找工作。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我認真當了12年多的上班族,進入家庭,成為全職媽媽,完全不在我的人生藍圖內,不過,既然是自己當時的選擇,也就坦然接受。 初期一定會適應不良,畢竟坐在辦公室吹冷氣,與穿著家居服,每天擠奶,處理屎尿的生活,落差實在太大。
忙忙錄錄 從18、9歲開始工作至今也已經20年了 年輕的時候,在父母的教導洗腦, 總覺得只要努力工作,賺的錢夠花用、沒負債,其實要求的也不多 結了婚買了房子之後,還是覺得,所賺的錢足夠開銷,甚至還能出國小玩一下 但孩子出生之後 慢慢的發覺 賺的錢雖夠,但沒有辦法多存,沒有辦法多花,要開始
Thumbnail
大家會統計上班期間總所得多少嗎? 今天來統計一下,早期工作不算,以我最後這個工作84年到109年上班25年總所得: 一.    名目薪資:2223萬 二.    實領薪資:2028萬 說明:原薪資扣除勞健保、勞退6%自提、福儲6%自提、所得稅預扣。 三.    福儲基金:299萬 說明:
Thumbnail
我是一個小小上班族。我從16歲開始,可以打工的年紀就去賺取自己的第一份上收入,那時候,一小時也才65元,在肯德基工作。那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母親每天都很辛苦,感覺錢很重要,所以想說每天報紙後面都有企業徵才的廣告紙,雖然有看,但是最後我選擇在路上發傳單徵才的肯德基去面試,賺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談談最近的新工作,因為是熟人介紹,一見面,老闆娘顯的熱情,熱絡,我表明已退休不做正職,想做時薪,也就是打工,她很爽快,說沒問題,我工作就是幫3位同事的忙,誰忙幫誰,挺ok,我這人效率好,也敏銳,最重要離家5分鐘就到了,第二天,她就開始請我做拿手的涼拌菜,小黃瓜跟台式泡菜,接著要我試試素食水餃,我一開
Thumbnail
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後,那一年24歲,從24歲至現在31歲,就一直做著全職工作幾乎沒有停過,每天會固定時間工作八個小時,下班才是自由和自主的生活。 許多人會說這是正常的,不工作怎麼會有錢可以生活下去呢? 是這樣沒錯,有固定的工作和每月固定薪資入帳,的確減少了許多金錢上的焦慮。 不過在這樣的看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