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對你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by Carl Heyerdahl on Unsplash

Photo by Carl Heyerdahl on Unsplash


我看著最終版的offer,內心激動不已。將近一週的煎熬總算有了結果,我遲遲地等著人資回覆我的counter offer,搞了半天她整整兩天漏看email,最後還是光頭recruiter幫忙,她才趕快在一天之內把一切趕了出來。真的是,明明一天可以解決的事偏要拖到被escalate了才處理,真是有點掉漆。


但是,我真的拿到offer了,還拿到了所有我要的東西,無論是薪資待遇或是福利,在這樣艱難的市場環境我真的是充滿感激。是的,我要回歸社畜生活了,在這六個月之後。想想這一切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沒有在找工作,工作卻自己找上了我,也許這就是生產者的等待回應人生策略。一個月的時間從intro call到最後拿到offer,從頭到尾我就面試這一個工作,不只拿到工作、還是倫敦的全遠距工作,我怎麼可以這麼幸運。


異文化的刺激與自我成長

這六個月的無業生活、意外讓我重新思索了工作的意義,而這個意義隨著人生階段與內外在環境的影響,是不斷變化的。職場還是有其暫時無法取代的價值,對我而言,工作的一個很大的意義是「異文化的刺激」,也是促使我當初想出國工作的主因。異國職場順理成章地給了我需要的異文化浸潤、和不同背景的人思想碰撞,離開職場讓我感覺這扇窗被關上了,我只剩下我和我自己,在一個空間裡自言自語。光是住在國外還不夠,我需要透過工作來和外界互動、帶來靈感和活力來源,工作能讓我與世界接軌產生交集,尤其身為一個工作之餘不會主動去社交的內向者,工作給了我們一個與社會交流的保障。離開職場後的內心孤寂感,好像暫時還沒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填滿。除此之外,公司是個各種系統凝聚起來的平台、集結了一個產業的資源與環境,身在其中的你可以恣意運用、學習、累積,”Learn and grow and evolve with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公司的資源給了個人更大的成長速度與幅度,讓人從工作中達到自我成長。


Photo by Chase Chappell on Unsplash

Photo by Chase Chappell on Unsplash


想要自由,卻更不自由

「你以為自由工作者就更自由嗎?」很多事情更是親身跳下去體驗後才知道,你以為的理想生活可能跟想像中完全不同。這幾個月雖然說是無業探索自我、感覺卻比在公司工作時還心累,原來我比自己想像中還要討厭公開自我推銷,獨立工作者的生活型態比我想像中要多很多內耗,所謂上下班的區隔也更為模糊。看似擁有無限自由、內心卻常有很多沒來由的恐慌焦慮和情緒起伏,心裡感覺比在上班時還不自由。創業家在幾次受訪時說到,”You just can’t turn it off.” 上下班你可以相對輕易地unplug,你可以有放空的週末、什麼事情可以下星期一再想,但創業不是。”You’re always on, and it can easily consume you.” 現在,我會給所有自由接案者、創業者一個深深的respect,這樣看似自由的生活需要的強大內心和穩定內核真的不是一般。

多元的角色,帶來多重成就感

另外,同時擁有兩個角色可能是更適合大部分人的setup,一個工作上的角色、一個轉身自己的斜槓或興趣的角色,兩邊可以為你帶來不同的意義,彼此相輔相成,兩個角色能讓人覺得更完整。如果為了賺錢讓興趣蒙上盡快獲利的壓力,那原本那個純粹為了好玩的事情也就沒那麼好玩了。未來可能有機會賺錢很好,但賺錢是個結果、不該是目標;Pathless Path的作者Paul在新書《Good Work》中也說到,要想辦法”protect your good work”,想辦法延後讓你純粹開心的事情必須開始賺錢的壓力,以維持它的初心。一手舞劍一手寫詩,才是我現階段最想要的樣子。


Photo by JoelValve on Unsplash

Photo by JoelValve on Unsplash


結語

雖然說拿到offer也不代表life is going to be a bed of roses,相反地,這個大裁員時代沒有人能不兢兢業業誠惶誠恐,能做的只有努力demonstrate value. 看著Glassdoor上的評價,未來公司的工時感覺也不會太美麗,到底哪裡還有又chill又涼的工作?

「一直以來大家都搞錯了,新創的本質本來就是辛苦的。只有8%的新創能活下來,你要又涼又chill、去大公司啊?」創業家說。

新創的確沒有資格chill,看那些獲利數字募資表現最好的新創公司們,沒有一個不是由上到下用血汗堆出來的。想想我經歷過最閒的兩間新創,一間被PE收購、另一間整間公司被裁員CEO下台管理層全換,這些都是在我離開以後發生的事,但其實事前都有跡可循。

總之,賣身契又簽下去了。可能會很累,但此時此刻我更清晰了現在之於我工作的意義。 I am so excited to see and interact more with the world through this job. 期待搭著巨人的肩膀看世界,And we shall see.


Braga, Portugal

Braga, Portuga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s | 新創世界旅人的沙龍
8會員
12內容數
從台北到倫敦,再到世界,新創工作為我開啟了一段精彩的海外冒險。從熟悉的台北街頭、到倫敦的霧都風光、再到世界各地的文化衝擊,每一步都是一次成長,每一站都有值得分享的故事。很多人用文字和影片記錄生活,而我,用文字記下出那些讓我靈光乍現的時刻,深入探索每個經歷和對話背後的意義。在這裡,我用左腦寫職場觀察,右腦寫旅居感悟。
2025/03/10
我向來不是被錢驅動的人,總覺得「能進這間公司就好了」,比起薪水,更在意這份工作能不能讓我有所發揮。但在西方職場多年後,我才意識到:從雇主的角度來看,你無論如何都應該議價。 1. 公司通常都預期你會議價,絕對不要接受公司開的第一個offer
Thumbnail
2025/03/10
我向來不是被錢驅動的人,總覺得「能進這間公司就好了」,比起薪水,更在意這份工作能不能讓我有所發揮。但在西方職場多年後,我才意識到:從雇主的角度來看,你無論如何都應該議價。 1. 公司通常都預期你會議價,絕對不要接受公司開的第一個offer
Thumbnail
2024/12/05
我一直覺得跟男生工作比較有趣。我沒有歧視女性、我也很多女生好友,但臭男生就是臭男生,他們有種動物先天性本能的北爛,是女生學不來的那種。女生之間的情誼令人珍惜,我們總是相互扶持,然而男生不是。男生之間習慣相互嘲笑、貶低、言語嘲弄攻擊對方,旨在互揭傷疤,在對方跌倒時指著對方的臉哈哈大笑然後拍照留念。
Thumbnail
2024/12/05
我一直覺得跟男生工作比較有趣。我沒有歧視女性、我也很多女生好友,但臭男生就是臭男生,他們有種動物先天性本能的北爛,是女生學不來的那種。女生之間的情誼令人珍惜,我們總是相互扶持,然而男生不是。男生之間習慣相互嘲笑、貶低、言語嘲弄攻擊對方,旨在互揭傷疤,在對方跌倒時指著對方的臉哈哈大笑然後拍照留念。
Thumbnail
2024/12/03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我卻有種好像快要苦盡甘來的感覺。我好像離開了一個不夠被重視的地方,轉身卻在另個地方被捧在手心當成了寶。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沒有變、我還是同一個我,只不過放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眼看著,我的價值突然就不同了。也許一切都是天意,當時來得猝不及防的裁員,時間線拉長都有其更大的善意。
Thumbnail
2024/12/03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我卻有種好像快要苦盡甘來的感覺。我好像離開了一個不夠被重視的地方,轉身卻在另個地方被捧在手心當成了寶。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沒有變、我還是同一個我,只不過放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眼看著,我的價值突然就不同了。也許一切都是天意,當時來得猝不及防的裁員,時間線拉長都有其更大的善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
Thumbnail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
Thumbnail
每次親戚聚會,就是對我一輪審判。大學畢業整整一年,沒有做過正職。表面上好像自由了,但方向感卻變得模糊。後來因無法承受「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壓力,找了長工又辭職。我只開始知道自己不喜歡甚麼、厭惡甚麼。接下來的人生,到底要為了甚麼而努力?
Thumbnail
每次親戚聚會,就是對我一輪審判。大學畢業整整一年,沒有做過正職。表面上好像自由了,但方向感卻變得模糊。後來因無法承受「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壓力,找了長工又辭職。我只開始知道自己不喜歡甚麼、厭惡甚麼。接下來的人生,到底要為了甚麼而努力?
Thumbnail
當我決定轉職,開始尋找理想的工作時,我充滿了期待和興奮。我相信這將是一個我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一個讓我實現自我價值和追求更大成就的機會。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我在求職的道路上遭遇了一連串的挫折和困難。
Thumbnail
當我決定轉職,開始尋找理想的工作時,我充滿了期待和興奮。我相信這將是一個我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一個讓我實現自我價值和追求更大成就的機會。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我在求職的道路上遭遇了一連串的挫折和困難。
Thumbnail
從2022年4月初從公職裸辭,已經將近1年了,2023年我覺得是要邁向下一步的時候了!
Thumbnail
從2022年4月初從公職裸辭,已經將近1年了,2023年我覺得是要邁向下一步的時候了!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首發前言!這篇是我工作職涯的經歷大公開,對於我的工作履歷有興趣的格友,可以看這篇認識我喔!再與大家聊聊,我對公司上班&自由工作者的看法。
Thumbnail
首發前言!這篇是我工作職涯的經歷大公開,對於我的工作履歷有興趣的格友,可以看這篇認識我喔!再與大家聊聊,我對公司上班&自由工作者的看法。
Thumbnail
如果你有意識到自身現況的桎梏,並且不想被”鎖死”在社會定義的遊戲規則下生活的話,看看以下的影片吧~ 看完之後不會讓你立刻財務自由,但至少留個意識在你的腦海裡,平時多花些心思從自己日復一日工作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裡,努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脫鉤”出現有制度下的突破口/執行點。 時間倒回n年前剛從大學畢
Thumbnail
如果你有意識到自身現況的桎梏,並且不想被”鎖死”在社會定義的遊戲規則下生活的話,看看以下的影片吧~ 看完之後不會讓你立刻財務自由,但至少留個意識在你的腦海裡,平時多花些心思從自己日復一日工作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裡,努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脫鉤”出現有制度下的突破口/執行點。 時間倒回n年前剛從大學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