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更新-CFP實務&知識點 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考生:課本、筆記複習完,有餘力再吸收下列CFP各模組的實務與知識點~
CFP持證人:更新知識點~
👉點選以下標題連結

模二
1.醫起通,醫療險理賠新舊比較
壽險公會力推「醫起通」 串連業者與指標醫院 申請診斷證明、副本收據等更省時省錢。

2.線上投保車險,純網銀搶占市場
將來銀、LINE Bank與保險業者合作 優化申請流程 祭保費折扣、點數回饋等搶市。

3.海外旅遊風潮,產險綜合險買氣爆發
三家產險公司的海外旅綜險有承保法定傳染病所引發的旅遊風險。


模三
1.國民年金月投保薪資調增,約147萬人受益
國民年金保險月投保金額112年1月起調整為新台幣1萬9761元。


模五
1.網路銷售,營業人稅籍登記3點留意
①未達起徵點 不適用新制 ②未依規申請 不得事後變更 ③無四個月輔導期免罰。

2.拋棄繼承,影響遺產稅扣除額,當心遺產稅暴增
稅局提醒,若死者配偶辦理拋棄繼承,將短少493萬元扣除額,反而加重稅務負擔。

3.離婚申報撫養子女之綜所稅免稅額,有順位
配偶未達成書面協議 國稅局將按監護登記、同居天數、實際扶養事實等排列順序

4.遺囑信託,財產可專款專用(遺屬信託架構圖)
避免爭產風波,滿足長期照護與財產管理需求,也可確保老年生活無虞。

❤ 筆記私心分享 ❤

邊上班,邊讀書準備CFP AFP考試,真的很辛苦~ 💦
考試的錄取率不到50%,考完試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通過的那一半,還是下次再戰的那一個!可以懂得考試心路歷程的煎熬阿!!

📝2025年AFP CFP筆記(連結):一次通關筆記

希望這份上課筆記,能讓需要的人~
• 提升上課專注度,上課直接吸收知識重點
• 省去整理筆記的時間,節省你的寶貴時間
• 想複習哪一科,直接翻閱,不用煩惱筆記抄在課本的哪一頁
• 跨模組整合 + 實務應用
• 考完試,實務需要還可拿來複習
• 含2021-2025年修法更新內容

分享考取CFP@ 證照的知識點整理、最新稅法修改、每期AFP/CFP考點、考試準備與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與第五科-上冊 財產移轉策略、工具運用,一起複習。 一、農地(農用) 1.遺產稅:遺產中的農業用地和地上的農作物,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繼續作農業使用,可以扣除土地和地上農作物價值的全數,免列入課稅。 但是承受人自承受之日起5年內,未將該土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或雖
2023年AFP CFP知識點更新 模二 1.金管會111.12月26日發函,修正利變保單應注意事項,明訂宣告利率應以投資的債券利息扣信用違約、避險、費用及必要利潤,且要求準備「平穩結餘調節」。 模三 1.勞保基本工資月薪調高至26,400
111.11.11(五)放榜的當天,收到不少考生傳來通過AFP及CFP的消息,謝謝大家還特別私訊告訴我,真的很替大家開心! 以下是我詢問幾位111.09.24當期考生AFP和 CFP的考點,與繼續奮戰的考生們分享,希望或多或少對明年的考試有幫助啦~ 一、AFP考點 1.模一 -商品佣收,但理財人員沒
⭐可與第五科-下冊遺產與贈與稅法,財產稅,一起複習。 土增稅免徵、緩徵、減徵整理表~ 一、出售土地應繳納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針對土地所有權人之土地,於移轉時因自然漲價所課徵的稅。 二、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人
4. CFP考試答題,先快速翻閱答題個案的題目,再回頭看個案的細節描述,這樣可以在看個案背景時,快速抓到題目需要的重點與相關數字;每個個案皆如此。 5. 強者恆強,大約有40題會是很有把握答對的題目;有40題需要用二擇一來猜題;還會有40題完全不會的題目.....
金管會證期局表示,為增進盤中零股交易市場成交機會及效率,證券市場預計於111年12月19日縮短盤中零股交易撮合間隔時間,由現行3分鐘......
⭐可與第五科-上冊 財產移轉策略、工具運用,一起複習。 一、農地(農用) 1.遺產稅:遺產中的農業用地和地上的農作物,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繼續作農業使用,可以扣除土地和地上農作物價值的全數,免列入課稅。 但是承受人自承受之日起5年內,未將該土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或雖
2023年AFP CFP知識點更新 模二 1.金管會111.12月26日發函,修正利變保單應注意事項,明訂宣告利率應以投資的債券利息扣信用違約、避險、費用及必要利潤,且要求準備「平穩結餘調節」。 模三 1.勞保基本工資月薪調高至26,400
111.11.11(五)放榜的當天,收到不少考生傳來通過AFP及CFP的消息,謝謝大家還特別私訊告訴我,真的很替大家開心! 以下是我詢問幾位111.09.24當期考生AFP和 CFP的考點,與繼續奮戰的考生們分享,希望或多或少對明年的考試有幫助啦~ 一、AFP考點 1.模一 -商品佣收,但理財人員沒
⭐可與第五科-下冊遺產與贈與稅法,財產稅,一起複習。 土增稅免徵、緩徵、減徵整理表~ 一、出售土地應繳納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針對土地所有權人之土地,於移轉時因自然漲價所課徵的稅。 二、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人
4. CFP考試答題,先快速翻閱答題個案的題目,再回頭看個案的細節描述,這樣可以在看個案背景時,快速抓到題目需要的重點與相關數字;每個個案皆如此。 5. 強者恆強,大約有40題會是很有把握答對的題目;有40題需要用二擇一來猜題;還會有40題完全不會的題目.....
金管會證期局表示,為增進盤中零股交易市場成交機會及效率,證券市場預計於111年12月19日縮短盤中零股交易撮合間隔時間,由現行3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多數人對人壽保險的既定印象,就是人壽保險理賠金可以免繳遺產稅。但也曾有一案例,是獨子獲得單親爸爸死後的9,000多萬元壽險理賠金後,卻仍要繳稅。為何如此? 首先,雖然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之保險金額及
摘要 遺產稅容易漏報的項目 1. 退休金 2. 銀行保險箱 3. 死亡前二年贈與特定親屬財產 另外,若繼承人辦理拋棄繼承,則不能使用扣除額 以文章中提到的情況來說 "配偶尚未過世,膝下兩男兩女皆已成年,次男為重度身心障礙者。" 扣除額(2024 年最新數字) 配偶:553 萬 成年
摘要 利率變動型的年金保險,被保險人在累積期去世,則返還保價金,計入遺產總額,若在給付期去世,則不計入遺產總額(除非發現買保險有逃稅的意圖,就會被實質課稅) 正文 在許多國家,年金保險被當成退休生活的安全網,但在台灣,一旦開始領取年金,就無法解約拿回錢,資深財務顧問廖嘉紅(R姐)分享案例,
摘要 在使用保單時,須注意三種稅、三欄位、和三個時間點,才不會到時候才知道要繳一堆稅 三種稅: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 所得稅,例如投資型保單中,若有海外基金收益,應列為海外所得 贈與稅,當保單中的要保人和受益人不同,或是變更要保人時,會被課贈與稅 遺產稅,死亡保險給付不計入遺產總額,但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一、高齡、躉繳、鉅額但有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或年金保險,要保人兼被保險人死亡時,該保險給付是否要列為遺產總額?    二、此時要如何申報遺產稅,對遺產稅納稅義務人較為適當?    三、補充: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Q1:人壽保險之原要保人生前無償將新要保人變更為他人,是否為贈與行為?   Q2:人壽保險之新要保人對於被保險人是否需要有保險利益?
Thumbnail
重點:人壽保險之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並非同一人,而要保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要保人死亡時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被繼承人(即要保人)之遺產,應計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
Thumbnail
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實支實付將變革且朝損害補償原則方向傾斜後,目前所有提供副本理賠之實支實付商品紛紛停售或改版,其內容也紛紛向建保局手術表列「2-2-7」、「2-2-6」及「3-1-2」條款靠攏;且在健保局放寛醫療院所可對病患開立需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由3萬元上限提升至8萬元上限後,台灣自費醫療趨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多數人對人壽保險的既定印象,就是人壽保險理賠金可以免繳遺產稅。但也曾有一案例,是獨子獲得單親爸爸死後的9,000多萬元壽險理賠金後,卻仍要繳稅。為何如此? 首先,雖然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之保險金額及
摘要 遺產稅容易漏報的項目 1. 退休金 2. 銀行保險箱 3. 死亡前二年贈與特定親屬財產 另外,若繼承人辦理拋棄繼承,則不能使用扣除額 以文章中提到的情況來說 "配偶尚未過世,膝下兩男兩女皆已成年,次男為重度身心障礙者。" 扣除額(2024 年最新數字) 配偶:553 萬 成年
摘要 利率變動型的年金保險,被保險人在累積期去世,則返還保價金,計入遺產總額,若在給付期去世,則不計入遺產總額(除非發現買保險有逃稅的意圖,就會被實質課稅) 正文 在許多國家,年金保險被當成退休生活的安全網,但在台灣,一旦開始領取年金,就無法解約拿回錢,資深財務顧問廖嘉紅(R姐)分享案例,
摘要 在使用保單時,須注意三種稅、三欄位、和三個時間點,才不會到時候才知道要繳一堆稅 三種稅: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 所得稅,例如投資型保單中,若有海外基金收益,應列為海外所得 贈與稅,當保單中的要保人和受益人不同,或是變更要保人時,會被課贈與稅 遺產稅,死亡保險給付不計入遺產總額,但
Thumbnail
台灣人愛買保險,有人喜歡買保險來存錢,也有人喜歡買保險當投資,新聞就報導2021年我國保險滲透率達14.8%,是全球第三名。因此,許多人是把保險當作財產來看,在晚年時就希望保險先給子女,其中一個方法是就是變更要保人。但是,許多人忽略變更要保人有贈與稅的問題。
Thumbnail
一、高齡、躉繳、鉅額但有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或年金保險,要保人兼被保險人死亡時,該保險給付是否要列為遺產總額?    二、此時要如何申報遺產稅,對遺產稅納稅義務人較為適當?    三、補充: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Q1:人壽保險之原要保人生前無償將新要保人變更為他人,是否為贈與行為?   Q2:人壽保險之新要保人對於被保險人是否需要有保險利益?
Thumbnail
重點:人壽保險之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並非同一人,而要保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要保人死亡時之保單價值準備金為被繼承人(即要保人)之遺產,應計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
Thumbnail
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實支實付將變革且朝損害補償原則方向傾斜後,目前所有提供副本理賠之實支實付商品紛紛停售或改版,其內容也紛紛向建保局手術表列「2-2-7」、「2-2-6」及「3-1-2」條款靠攏;且在健保局放寛醫療院所可對病患開立需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由3萬元上限提升至8萬元上限後,台灣自費醫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