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上》凡尼亞舅舅最後一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緣際會重複看了這幕好幾次,雖然《在車上》整體對我來說冒出那個日片的說教感,但這幕怎看都看不膩。

這段表演的魅力到底在哪裡?不知看到第幾次的時候冒出這個疑問。就要傳達的內容上,這一幕也不算特別驚奇(「我們必須活下去…」)。那就是手語了。但這一幕的手語又不是一般的手語,而是有娜從後面環抱家福,以家福的身體為主幹 — 臉頰、頭頂兩側、太陽穴附近,以及胸膛,這些手語會運用到的部位 — 施展她的手語。另一方面,以技術層面看來,有娜的手語也始終在標準的位置上,不會太低(廢話,因為家福坐著,很難讓手垂到更低的位置),也沒有讓那些應當在胸膛表達的手語高到遮住臉龐(雖然還是比正常而言高一些)。正確的手語 — 彷彿這真是家福的話,而家福作為第一人稱的觀看者,也能正確理解手語的意義(畢竟有些時候,雖然手形相同,不同位置會有不同意義)。兩人的身體共同創造了這個主詞/體為「我們」的手語。

在這些手語動作中,有些手語觸碰了家福:雙手呈爪狀輕抓頭頂兩側,兩指併攏抵住下巴,大拇指對角線劃過胸膛,雙手兩指彎曲自眼瞼滑下,凸顯了身體在「我們」之中的重要性。不可忘記,「觸碰」總是雙向,有娜的手不僅僅是觸碰家福,在這段手語中主導的「手」,也同時被家福身體觸碰著、支撐著。有娜的手在沒有比手語時,是搭在家福肩上的,很多時候有娜的肩窩是抵著家福的肩膀來支撐她彎下腰的重力。

平衡與合作,這是支舞嗎?但家福的反應比生澀的舞伴還要被動。可是這既然是舞台上的演出,那家福剛開始木然的反應,到後來眼神跟著手勢移動,綻開些微笑容,是演員設定好的演出效果。「表情」是這個「我們」之主體內部的差異。相較於一般手語歌表演,兩個表演者的表情必須同步(動作自不必言),以傳達單一的意義,這裡兩人的合作則是強調符號意義中細微的差異。有娜的表情開朗或堅定、家福痛苦迷惘,兩人共同打出的手語因為兩人的表情而產生細小的不同。要注意,家福大多時候是看不見有娜的表情的,至多瞄到一些。所以表情的差異是為了觀眾 — 觀看電影的觀眾,還有觀賞劇場的觀眾 — 設計的,也因此有轉向劇場內觀眾和美咲的鏡頭。

儘管他們看不到彼此的表情,這不代表對他們兩人而言這溝通是同一的,或者是說,單純是有娜在單方面替家福做陳述。藉由身體的觸碰,句子的「言外」之意被凸顯了:有娜藉由手語和家福傳遞訊息 — 攏起的雙手溫柔地在家福頭上碰了兩下,彷彿是種安慰的拍拍;戳臉的動作親暱調皮(在這之後,家福的笑顏漸開);用力的以兩指擊打手掌心發出聲音,強調堅定的信心,也是一種「口氣」。若真要說家福被「說服」了,那可能也是因為有娜的手語不僅僅只是符號,還帶來了親密感,讓他相信這個「我們」(手心向上攤開併攏往肩膀揮動兩次)並非只是「說說而已」。

於是最後,家福的手握住有娜的手臂,這場戲唯一的表情以外的表意:擁抱,去碰觸,且被碰觸。邊界維持著,家福的表情仍然悲傷。但邊界也是身體相依的基礎,觸碰不到的真實與肌膚之親無法劃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seo的沙龍
9會員
20內容數
通靈人連結此世與彼岸,在陰陽兩界穿梭;影像薩滿一眼看電影,一眼看paper,希望在這視差中瞥見詮釋電影的不同可能。
Hase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4
空無一人房間中的機器人的無謂運動、大海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城市中沒有人聽見的巨大聲響、日常情人間的沈默、記憶中的痛苦與榮耀、血管穿梭身體的聲響。一切都寓於其中,破敗而美麗。
Thumbnail
2023/03/14
空無一人房間中的機器人的無謂運動、大海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城市中沒有人聽見的巨大聲響、日常情人間的沈默、記憶中的痛苦與榮耀、血管穿梭身體的聲響。一切都寓於其中,破敗而美麗。
Thumbnail
2023/03/11
雖然《怪胎》在前半部分確實有幾分Wes Anderson的味道——畢竟都說有強迫症了——整體而言卻剛好和這些電影狂放特異的偏鋒相反,《怪胎》的後半部分轉折進寫實,或是有些人說俗套,的愛情崩毀之路,電影主題也就從「逗趣的怪胎們的愛情故事」轉變為「當兩人世界觀開始錯位,愛情是如何一步步瓦解」。
Thumbnail
2023/03/11
雖然《怪胎》在前半部分確實有幾分Wes Anderson的味道——畢竟都說有強迫症了——整體而言卻剛好和這些電影狂放特異的偏鋒相反,《怪胎》的後半部分轉折進寫實,或是有些人說俗套,的愛情崩毀之路,電影主題也就從「逗趣的怪胎們的愛情故事」轉變為「當兩人世界觀開始錯位,愛情是如何一步步瓦解」。
Thumbnail
2023/03/08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Thumbnail
2023/03/08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因緣際會重複看了這幕好幾次,雖然《在車上》整體對我來說冒出那個日片的說教感,但這幕怎看都看不膩。 這段表演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因緣際會重複看了這幕好幾次,雖然《在車上》整體對我來說冒出那個日片的說教感,但這幕怎看都看不膩。 這段表演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中這份返照人心的光,若陽台吊起的光碟片,隨著不停轉動的命運指向了另一岸,對死亡同樣感到困惑的妙子,從消極悲觀轉為主動做出選擇,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入水,折射成一道道可愛、可敬又撫慰我心的飽滿能量。
Thumbnail
《還有愛的日子》中這份返照人心的光,若陽台吊起的光碟片,隨著不停轉動的命運指向了另一岸,對死亡同樣感到困惑的妙子,從消極悲觀轉為主動做出選擇,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入水,折射成一道道可愛、可敬又撫慰我心的飽滿能量。
Thumbnail
雖然人都是用主觀的角度在看世界,這也就代表能夠改變自己的也就是自己,所以溝通及聆聽將是讓雙方在關係裡和諧相當重要的元素,因為“自己改變了,世界就跟著改變”
Thumbnail
雖然人都是用主觀的角度在看世界,這也就代表能夠改變自己的也就是自己,所以溝通及聆聽將是讓雙方在關係裡和諧相當重要的元素,因為“自己改變了,世界就跟著改變”
Thumbnail
改編自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電影可以分為兩大主題,分別是「直視傷痛的勇氣」,以及「想完全理解他人,終究是不可能的事」。
Thumbnail
改編自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電影可以分為兩大主題,分別是「直視傷痛的勇氣」,以及「想完全理解他人,終究是不可能的事」。
Thumbnail
或許我們都是家福,早已傷痕累累,甚或是已經傷重到麻木而不自覺,只因愛得太深,只因太過害怕失去,所以假裝若無其事,假裝到連自己都以為是真的,直到生命透過某些特別事件,才不得不顫巍巍地掀開外皮,看見內在血淋淋的身負重傷的真正自己,但即使痛不可抑,但我們依然得努力的,好好繼續活下去。
Thumbnail
或許我們都是家福,早已傷痕累累,甚或是已經傷重到麻木而不自覺,只因愛得太深,只因太過害怕失去,所以假裝若無其事,假裝到連自己都以為是真的,直到生命透過某些特別事件,才不得不顫巍巍地掀開外皮,看見內在血淋淋的身負重傷的真正自己,但即使痛不可抑,但我們依然得努力的,好好繼續活下去。
Thumbnail
《在車上》有許多對話,語言在這部片本質上是死的狀態,如同男主角家福悠介 希望演員們不帶情緒與表情地讀文本。死或是疏離的狀態,總有那麼一刻,它會濃烈得像故事裡的八目鰻。每滴情感是多麼珍貴,不到最後一刻,它不會輕易流出,但在那之前,又有誰能抵擋得了痛苦與寂寞相伴? 多少人在那之前,早已尋求另一段關係。
Thumbnail
《在車上》有許多對話,語言在這部片本質上是死的狀態,如同男主角家福悠介 希望演員們不帶情緒與表情地讀文本。死或是疏離的狀態,總有那麼一刻,它會濃烈得像故事裡的八目鰻。每滴情感是多麼珍貴,不到最後一刻,它不會輕易流出,但在那之前,又有誰能抵擋得了痛苦與寂寞相伴? 多少人在那之前,早已尋求另一段關係。
Thumbnail
濱口竜介繼《偶然與想像》之後,再次征服眾多影迷的心。新作《在車上》長達三小時,依然保持柔順與勁道,多處停頓、轉折、巧合或隱喻都藏有驚喜,不斷勾起好奇,令人自然沉醉、癡迷於悠悠光影之旅。當然,依照慣例,電影的手法節制又煽情,有極度外放的宣洩,更有精雕細琢的符號。
Thumbnail
濱口竜介繼《偶然與想像》之後,再次征服眾多影迷的心。新作《在車上》長達三小時,依然保持柔順與勁道,多處停頓、轉折、巧合或隱喻都藏有驚喜,不斷勾起好奇,令人自然沉醉、癡迷於悠悠光影之旅。當然,依照慣例,電影的手法節制又煽情,有極度外放的宣洩,更有精雕細琢的符號。
Thumbnail
消失到底會以什麼樣子的狀態存在?這段看似矛盾至極的話語,完全能在村上春樹這本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七篇故事展現。 他們的「女人」各自缺席,可能逝世、分手、劈腿、不告而別...所謂消失,卻以各式方法存在於這些男人的心裡,然後這些男人們才就此疑惑與驚覺:「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消失到底會以什麼樣子的狀態存在?這段看似矛盾至極的話語,完全能在村上春樹這本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七篇故事展現。 他們的「女人」各自缺席,可能逝世、分手、劈腿、不告而別...所謂消失,卻以各式方法存在於這些男人的心裡,然後這些男人們才就此疑惑與驚覺:「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在車上》展示了濱口龍介對於故事精準的掌控能力,無論是《在車上》本身的故事,亦或是劇本中所不斷出現的《凡尼亞舅舅》故事,電影都用著最精準簡單的方式,讓故事發揮最大的效益,看似單純是劇中提到的《凡尼亞舅舅》,卻精準的反應主角的內心,甚至因此成為主角心中的畏懼。
Thumbnail
《在車上》展示了濱口龍介對於故事精準的掌控能力,無論是《在車上》本身的故事,亦或是劇本中所不斷出現的《凡尼亞舅舅》故事,電影都用著最精準簡單的方式,讓故事發揮最大的效益,看似單純是劇中提到的《凡尼亞舅舅》,卻精準的反應主角的內心,甚至因此成為主角心中的畏懼。
Thumbnail
《在車上》續留濱口龍介的奇幻風格,所以就算步調慢、片時長,還是能輕易沉醉在其中。《在車上》是一場劇中劇中劇,透過不同層的情感連結、每一層劇情的巧思、和可以有不同解讀的劇情,創造出和前作稍有不同,但還是很精采的奇幻氛圍。
Thumbnail
《在車上》續留濱口龍介的奇幻風格,所以就算步調慢、片時長,還是能輕易沉醉在其中。《在車上》是一場劇中劇中劇,透過不同層的情感連結、每一層劇情的巧思、和可以有不同解讀的劇情,創造出和前作稍有不同,但還是很精采的奇幻氛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