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附錄:麻六甲海灣】

就衛星圖來看,紅圈應該是海峽最淺處
就衛星圖來看,紅圈應該是海峽最淺處
馬來西亞華人的起點,以「麻六甲」為主。
《裨海紀遊》最後有提到這樁怪事:郁永河的認知,當時主航路明顯不走麻六甲海峽。新加坡的重要性也在十九世紀才出來。
基本上相信,《明史》中的「滿剌加」,就是今天的麻六甲。
「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明史》說,占城就是古時候的林邑。即今天的越南大約中部。而龍牙門這個帥到掉渣的地方,則是新加坡那邊夾出的「門」。
門在當代航海知識上,就是兩岸夾出的水道。不過該地小島甚多,又說「龍牙」後來遭到毀損,所以現在也很難確定位置了。
首先我們知道,這個描述是從中國出發。
海南島到占城一天,占城到新加坡八天,看起來是合理的。再往西兩天,就來到了麻六甲。
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都是別名,前者有英文調,後者則滿有拉丁文感。
明人去到那裏的時候沒有漩渦,不,是沒有國家。於是明官就找了一個當地酋長:拜里迷蘇剌,帶回南京城,策封為滿剌加國王。
根據維基百科說,拜里迷蘇剌本是三佛齊的一個「亡國」王子。因為一直被爪哇霸權打敗,最後逃到麻六甲建城。
而拜里迷蘇剌這個名字,則是梵文「至高無上的君主」。
感覺跟明史是對不起來的。
或者說,是認知差異。
第一個說「城」,爪哇霸權滿者伯夷也沒有留下什麼遺跡,意思是對他們來說城的定義跟中國人的石頭城可能大不相同。
不過鄭和也有去爪哇國,有國王認知。《瀛涯勝覽》有寫到。
麻六甲當時為什麼沒有?或許正好說明了拜里迷蘇剌他們家族為什麼一直被驅趕吧。
沒有集權統治力的部族,對上有的,不輸也難。
《瀛涯勝覽》的記錄跟《明史》其實有出入,坦白說我會覺得前者可信。這是一本跟鄭和一起下過三次西洋的人寫成的書啊。
比起史書的故事,《瀛涯勝覽》對我想要知道的事情更有幫助。
注意了,關於麻六甲它是這樣寫的:
「此處舊不稱國,因海有五嶼之名。」
「其國東南是大海,西北是老岸連山,沙滷之地。」
馬來半島西岸,是要怎樣才會「東南是大海」?
基本地理常識喔,半島跟島嶼的中間,肯定有山脈。加上龍牙門的描述,我們可以肯定麻六甲國也不會是「恆亙馬來半島南端兩岸的國家」。
但在《裨海紀遊》有發生過:中國的南海知識,東西方向可能會有錯誤。如果顛倒一下,西南為大海,那也符合今日麻六甲的地理環境。
所以我們必須搭配「西北是老岸連山,沙滷之地」來看。
你如果想說是有一座山叫「老岸連山」,就會有一種,啊這裡又是東西寫反吧的感覺。
師爺給你說,老岸在吳語裡面,指的就是「沙洲」。原本跟陸地連接,「故老為岸」,現在不是了。
再來是「滷地」,這是指內陸鹽水湖乾涸之後,土質像鹽滷一樣。
這十一個字,其實就描寫出,當時麻六甲國西北,應該是沙洲跟鹽滷地交錯的情況。
淺灘。
當明人抵達麻六甲,看到鹽滷地,就表示在15世紀之前,這塊淺灘地肯定在海裡。
東西沒有寫反。
我查了一下海平面上升數據,11~19世紀,每年海平面「平均」上升約0.6毫米。
十年6毫米,鄭和下西洋到英國占領新加坡,差不多正好四百年。頂多上升24公分吧?麻六甲海峽如今最淺處也有25公尺,LP比雞腿喔。
關鍵在平均。
八百年間,海平面有起有落,並不是一味上升的。
說得誇張一點,也許就是正好這四百年的期間,麻六甲與蘇門答臘之間無法航行而已。
今天的麻六甲海峽,當年可能是一個「淺水灣」。
驗證還需要更多的不同文獻,以及地質證據。
不過我到這邊就好。
不論是過去、今天、將來,任何的記錄、著作,都未必是完全的事實。要相信還是懷疑,其實不是單純的二分法。
重點是,藉由「他人的視野」,我能看到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