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主題之前,先來點前情介紹。
那就是走到「自殺」是最終的結果和結束,一個個體會走到這個終點,通常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程,起點是心理健康,走不好就走到心理疾病,再走下去沒路、沒資源就只剩結束生命。
在大專院校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對此不無一些感觸。雖說三級輔導,在校內相關人員都是一份子,何謂相關人員?關係淺的,各處室會遇到學生來申請或協辦各式業務;關係較深的,可能是系上的祕書、助教、授課教師,還有應該負有直接輔導學生之義務的各導師(教授)。
但普遍上來說,大眾缺乏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和「心理疾病」的理解,包括各大學的上述各相關人員。
無論公私立大學,各行政人員的業務繁重,量壓縮質的關懷,後者需要有心力和時間,更無法呈現KPI漂亮的數字給長官看。而由教授兼任的各導師們,重研究的大學中,較年輕有活力的助理教授,可能被分派到的行政工作和自身的研究數量要求,時間就被壓縮的有心無力;資深的教授可能研究和教學的負擔較輕,卻可能已無想了解和幫助學生的興趣。甚至學生到大四參加畢業典禮了,都不知道系上分派的「導師」是哪一位。又或是即使是被叫去「關心」,也感到是被虛應故事,充輔導次數的。若不幸相處的過程中,感覺到這個學生「怪怪的」,就會直接交給校內相關『專業人員』處理,並自謙無此相關知能。
結果到最後所謂三級輔導、全員投入,只剩專業人員一條龍式的提供。
而往往最嚴重的,就是一群從家裡被丟到學校、再從學校被丟到『專業處理』的學生們。
行文至此,很想寫一個解方。如果只是避免學生去「死」,只怕還是落在這個無解題中。告訴學生「怎麼活」「為什麼而活」…生活的意義感,來自於被他人所關愛,和他人的連結感。常常,走到這一步的孩子,其實是需要他人關心的最後一步死裡求生的棋,最後的一個和外界溝通的方式,如果還求不到,那真的生無可戀。
身為家長,是否,我們可以這樣發自內心的去關懷孩子,除了學業成就、社會比較…呢?
身為學校行政高層,是否,可以好好讓專業輔導人員,好好的做他們的專業工作,空下時間,好好的和需要關心的孩子建立關係和連結,而不是只是擠出行政工作的"空閒"時間去虛應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