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也許太極端,但治療師和病人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敏感性」,所以情感容易被觸動及影響其內在平衡狀態。對他人,所謂刺激或許微如輕風拂面 ,影響小而時間短,對於此種特質的人,則可能長久而深遠。但治療師或因較能有所覺察、因應而調整回平衡狀態。
今年出版,黃志豪律師翻譯的兩本厚硬的「司法心理學」,開頭譯者序中提到「…據說,對於心理學有著深刻感觸的人,心裡往往有傷,又或許對『人』帶著疑惑。」亦說到治療師本身的特質,其實常是和來訪的案主有所呼應。
而帶著傷卻能知其重而負重前行的治療師,亦往往較能帶領案主走得深入而到位。一個沒有見過「苦」的人,只能想像它是什麼樣子,和身在當中的難受。而走過這個歷程,真實的經驗到「痛」和「苦」和在當中人們仍試著爭扎而非任其沈淪的難,也能理解為何身在其中的治療師和案主需要「慢」和「退」。
會來到治療師面前的人,都是在「苦」中爭扎的人,帶來的苦因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受苦的感受。能同在『苦』中,才能一起在當中找到一些改變的光和希望。因為曾在苦中待過,知道生活之苦、生命之苦,才能發自內心的讚嘆人們身在其中仍展現的生命力,而非輕賤其生命。
每個治療師心中,對於來訪的案主,都有著描繪其內心地圖的能力,有的輕描出輪廓,有的下筆有深有淺,知何為圖畫中重墨所在。世界上的苦百百種,不可能每個治療師都有如同的經驗,但『苦』是共同的,身歷其苦,方能若感其苦。唯有經歷過生命的苦痛,而沒有壞掉,淬鍊出的生命之光,方能同在案主的黑暗中,看見黑暗中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