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欣賞不完美但完整的自己

    自己二十幾歲時,曾經在家庭教育中心認識了我的啟蒙老師,老師曾經陪了我走過一段路,當年的我立下一個心願,希望我未來能夠像老師一樣成為助人者。
    老師還在中壯年時就因病過世了,我也曾為此感到非常的失落,總覺得失去一位很重要的人生導師。
    後來在成長中的跌跌撞撞撞,一度的迷失、困惑、最後放棄,甚至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卻也在五六年因為偶然的機會接觸到薩提爾的成長模式。
    當時的自己幾乎有時間、有機會就上課,因為覺得生命被滋養,但仍在摸索方向。有些常一起學習的夥伴覺得我很認真,其實只有後來的璣如老師看到我內在的動機,其實那是我在求生存,我想活下來,想活得不一樣,也想活得好。
    陸續上了很多課程,也重新喚醒了當年受啟蒙老師影響,想要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的願望。
    當我有機會在一些地方上課時,我常想起要怎樣跟帶領過我的老師一樣,我希望能夠跟他們一樣優秀。
    最早曾經上過阿建老師的課,覺得他在課堂上的對話簡直是神奇的不得了,幾分鐘就迅速地跟來訪者建立有效的對話。
    那段時間他簡直是我的偶像,我跟一群朋友成立學習團體,時常利用時間聚會分享,有時在小組練習中,還有夥伴說我是阿建老師上身,我雖暗自竊喜,但也知道那只不過是像九官鳥一樣,學著聲音、說著話術,但深度並不到位。
    後來我漸漸明白阿建老師的對話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跟自己相處的質地夠穩固,亦才了解是我望塵莫及的。
    後來我持續的上課學習,遇到不同的老師,如第一次接觸到薩提爾在新竹的貴君老師,後來的璣如老師,以及瑤華老師,當然還有很多的老師,只是這幾位是自己較有機會親近的。
    因為有這些學習,讓我看到這些老師的風采,卻讓我更確信自己想要跟他們學習,但我也在思考除了他們的專業,個人的風格跟生命歷程是我學不來的呀。
    於是我再簡化了一下,自己從小的信仰中,就對觀世音菩薩還有文殊菩薩有印象,而我又剛好在璣如跟瑤華身上看到這些特質。
    我常認為璣如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有著滿滿的慈悲。而瑤華就像是充滿智慧的文殊菩薩。當然這純屬我個人的局限與分別心所見,也許真正的慈悲就蘊含著智慧,而真正的智慧也不離慈悲。
    我只是想剛好自己可以從日常生活所見這兩個特質上有具象的人物來代表,也是讓自己有可以學習的典範。畢竟慈悲與智慧都是我所缺乏的。
    另外還有一位必須提到的就是志仲老師,他可以說是開啟我勇於書寫的一位老師,比較特別的是我們像一種師生又像朋友的關係(我自己認為啦)。
    我在他身上更多的學習是在互動中,在生活裡。我還無法用我自己所知的概念形容,也許我覺得他更像一位隱士,在我的信仰中稱之為羅漢的修行人。雖稱穩士,但卻隱於城市與人連結,又時常展現一種仙風道骨的樣貌。
    會用這些形容,我說過不代表真實的他們,那只是我自己有局限的眼界中看到的樣貌,但會這樣的敘述是因為他們在我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所不能及的形象。
    這幾年自己也有機會在一些單位上課,但這些老師都有一個我心目中認為是滿分的樣貌,我總是在這些老師身上獲得啟發。但我也始終擔心我自己如果在課堂上沒有辦法像這些老師一樣對人有幫助,那我就是在耽誤他人寶貴的學習。
    這些年有機會上課時,我沒有一刻是放鬆的,我總是感到焦慮、感到壓力,但我也知道自己不會放棄,只是我希望跟這些老師一樣的優秀。
    漸漸的我發現,我依然想要成為像璣如老師一樣的溫暖,但我是男生,好像還是有些的受限。我想過像瑤華一樣,但我覺得她有一種睿智的氣質又是我學不來的,至少那頭白髮就是我所沒有的。
    至於志仲有點像學者與苦行僧的特質,我想自己還是有些享樂主義的個性也是學不來。
    近幾年因為專訓後接觸到天安老師,我總覺得這個人有某方面上述三個人的特質,加上一顆理工腦,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轉為具體的論述清楚的傳遞。這能力剛好是我所沒有,也想要學習的。
    於是這四個人的影子,就在我備課,在課堂現場常會在內心隱隱浮現。我想也是因為他們太優秀,我總是會拿他們做標準。
    我之所以會有這些發現並不是我原來就知道,而是在這兩天,我聽到志仲老師跟亞芸一起推出的Podcast,尤其在推出的第二集,志仲老師提到他是如何的做自己。
    一早我聽了兩次,我所有上述的明白才出現在我內心,這些年我雖然學欣賞自己,照顧自己,但在教學跟課程帶領上,我還是一直希望成為別人。
    尤其是將這些優秀的老師設為標竿時我更是看不到自己,我就算課綱都整理好,我擔心自己在課程現場沒有辦法像這些老師一樣信手捻來,沒有辦法像他們輕鬆自在地掌握學習要點,清楚地把薩提爾的精神傳遞出去。
    有了這個發現,我開始變得放鬆,我覺得可以換個視角看看自己,我想到如果繼續跟他們比較,我將持續的只會看的自己的不足。
    於是我將視角轉向自己,我立刻得到一個對自己的提問,「如果只又從自己學習歷程看,你覺得自己有進步嗎?」
    有耶~
    我從初期帶領團體的膽怯,到現在,我至少還可以穩穩地站在那裡,這就是進步呀。
    我覺得在特別的地方帶領團體有很多的挫敗感,但我都沒有放棄,尤其面對直接的挑戰跟批判我還是想要成為一個帶領者,也持續的在學習跟成長,這是我自己很重要的特質呀。
    我回想這幾年前開始帶領課程,自己的進步是上升曲線的,學員給予的回饋也持續的有進步,授課單位的評價也不錯呀。
    當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己感覺放鬆,我也放下了想要成為別人的期待。而這個期待放下時,有些東西似乎也浮上來。
    我可以成為自己嗎?那又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呢?
    當我有了這些提問,當我開始朝向可以成為怎樣到自己時,我覺得那個放鬆的感覺又更鬆了。
    也許要成為怎樣的自己,一時還沒有答案,但總覺得放下想要成為別人的期待時,自己就覺得有無限的可能,當下也倍感自由。
    聽完那段Podcast,晚上就有課程,也決定從那一刻開始,要學習成為自己,成為任何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那是最貼近內在渴望,也是最具有能量的。
    課綱早就準備好,自己還糾結在推敲課程進行時,能否掌握所有的環節,自己準備的內容能否適當的舉例出來等,這些我暫時放下了。
    我讓自己享受在與內在相處,什麼都不做的時刻,下午提早到社大的授課地點一樓的佛堂靜坐,那是與跟自己深刻相處的時間,到了課程開始,我全然地相信自己,信任團體,只掌握時間與進度,其餘就信任整個歷程。
    課程進行到一半時,我就感受到比自己預期的還要好,應該說沒有預期,一直到結束,在回程的路上,我覺得自己又進步了。那個進步未必是覺得自己厲害,而是我開始看見自己,也看重自己。
    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這件事,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發酵,每覺察到一個可能性,每想到一個對自己的探索,就感覺有一種愉悅。
    也許依然對成為怎樣的自己還沒有答案,可是光開始想這個問題,就是一個貼近自己的旅程,內心也會被觸發(或者對岸稱之為激活的感受),但我相信那是一個跟自己身生命力接觸的喜悅。
    這篇文章有點長,其中提到的人是我認識很優秀的老師,並不是否定其他人,而是這些老師我比較有機會親近,也身受其行誼影響,這對我都是正向的滋養,我充滿感謝,也是我內心的感受。
    我分享自己藉由認識這些老師進而認識自己的學習過程,除了抒發,也整理自己的發現,提到這些名字如果造成困擾,我也予以致歉。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只要想到可以專注在如何成為自己這件事,我就感到無比的興奮跟喜悅,這真是我未曾有過的感受,但它就這樣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